北京伯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高凱及第三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通州支行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一案
——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2008-6-6)
北京伯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高凱及第三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通州支行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一案
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8)通民初字第04146號
原告北京伯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通州區梨園地區魏家墳。
法定代表人王玉武,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張學敏,男,漢族,1972年9月28日出生,北京伯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職員,住(略)。
委托代理人胡振榮,女,漢族,1964年5月29日出生,北京伯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副經理,住(略)。
被告高凱,男,漢族,1983年10月21日出生,住(略)。
委托代理人張曉光,北京市博道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通州支行,住所地北京市通州區玉帶河大街151號。
負責人韓少卿,行長。
委托代理人張毅,男,漢族,47歲,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通州支行職員,住(略)。
委托代理人呂慶生,男,漢族,43歲,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通州支行職員,住(略)。
原告北京伯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原告)與被告高凱及第三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通州支行(以下簡稱第三人)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李士剛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胡振榮,被告高凱委托代理人張曉光,第三人委托代理人張毅、呂慶生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2006年2月15日,我公司與被告高凱簽訂了北京市商品房預售合同。根據合同約定被告高凱購買我公司開發的位于北京市通州區魏家墳村久居雅園5#205復式住房一套,該房總價為800 573元。2006年3月13日,我公司與被告高凱及第三人共同簽訂個人住房借款合同,由第三人向被告高凱發放貸款56萬元,用于被告高凱購買我公司的商品房,并由我公司為被告高凱借款擔保。上述合同簽訂后,各方開始履行。但因被告高凱從未按合同約定按期償還第三人的借款,致使我公司多次向第三人償還借款承擔保證責任。按照我公司與被告高凱簽訂的北京市商品房預售合同的有關約定,逾期付款超過60日后,我公司有權解除合同。后經多次與被告高凱協商解除商品房預售合同未果。至此,訴至法院。請求1、解除與被告高凱簽訂的北京市商品房預售合同,并辦理解除預售登記手續;2、訴訟費由被告高凱承擔。
被告高凱辯稱,1、原告所訴解除商品房預售合同不能成立,此案起訴案由應是借貸糾紛而不是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因被告高凱的購房款在與第三人簽訂借款合同后已由第三人一次性注入原告賬戶,原告已得到全部購房款項。至于被告高凱是否還第三人款項與原告無關,現原告要求解除商品房預售合同理由不足;2、按照合同違約條款的約定,雙方按第“壹”種方式處理,第(1)種方式中約定償付違約金可繼續履行合同;第(2)種方式約定了解除權,而第(1)種方式中并未約定解除權。綜上,不同意原告訴訟請求。
第三人述稱不參與原告與被告高凱之間的解除商品房預售合同之間的糾紛,亦未提出獨立的訴訟請求。
經審理查明:2006年2月15日,以原告為出賣人,被告高凱為買受人簽訂了北京市商品房預售合同。約定買受人購買出賣人開發的位于北京市通州區梨園鎮魏家墳久居雅園小區B區5#205號住房一套,建筑面積192.03平方米,套內建筑面積175.47平方米。該房總價款為800 573元。買受人可采取貸款方式付款,首期支付購房總價款的30%,其余價款可以向商業銀行或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借款支付。逾期付款責任,買受人未按照約定的時間付款的,按照下列第“壹”種方式處理:1、按照逾期時間,分別處理[(1)和(2)不作累加]。(1)逾期在60日之內,自約定的應付款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至實際支付應付款之日止,買受人按日計算向出賣人支付逾期付款萬分之二的違約金,并于實際支付應付款之日起15日內向出賣人支付違約金,合同繼續履行。(2)逾期超過60日[該日期應當與第(1)項中的日期相同]后,出賣人有權解除合同。出賣人解除合同的,買受人應當自解除合同通知送達之日起30日內按照累計的逾期應付款1%向出賣人支付違約金,并由出賣人退還買受人全部已付款。買受人愿意繼續履行合同的,經出賣人同意后,合同繼續履行,自約定的應付款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至實際支付應付款之日止,買受人按日計算向出賣人支付逾期應付款萬分之四[該比率應當不小于第(1)項中的比率]的違約金,并于實際支付應付款之日起15日內向出賣人支付違約金。 2、/。……。2006年3月13日,原告與被告高凱及第三人共同簽訂個人住房借款合同。約定由第三人向被告高凱發放貸款56萬元,用于被告高凱購買原告開發的位于北京市通州區梨園鎮魏家墳久居雅園小區B區5#205號住房一套,并由原告為被告高凱借款擔保。借款期限為300個月,即從2006年3月13日起至2031年3月13日止。貸款利率為月利率。首付款金額為人民幣240 573元。本合同用款計劃為本合同生效之后,第三人將款項一次劃入被告高凱指定賬戶。結息日為每月的月末日。首次劃款當月利息和最后一期當月利息按實際天數計收。首次劃款當月結計的利息在首次結息日與次月還款額一并收取。還款原則:被告高凱采取委托代扣方式還款,委托扣款日為每月的25日至月末的法定工作日(年末最后一個工作日除外),首次委托扣款日為2006年4月25日,最后一期委托扣款日為2031年3月12日。采用等額本息還款方法,在本合同簽訂時的貸款利率水平下,每月歸還本息金額為人民幣3441.57元。擔保方式:抵押加階段性保證。保證期間:本合同保證條款生效之日起至將抵押物的他項權利證書、抵押登記證明文件正本及其他權利證書由第三人核對無誤、收執之日止。……。此外,上述合同還約定了其他內容。合同簽訂后,第三人依約履行發放貸款義務,被告高凱未支付首付款也未按約定每月向第三人支付銀行按揭。逾期后原告為其墊付首付款,并代其支付銀行按揭。
上述事實,有原告向本院提供的北京市商品房預售合同、個人住房借款合同及各方當事人在法庭上的陳述等證據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高凱簽訂的北京市商品房預售合同及原告與被告高凱、第三人簽訂的個人住房借款合同系各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均應屬有效。各方當事人應恪守履行。被告高凱依據個人住房借款合同取得第三人發放的貸款后,理應按合同約定按期歸還借款本息,但其未支付首付款也未按約定每月償付銀行按揭,其行為已構成違約。后原告按個人住房借款合同約定履行擔保義務為被告高凱墊付首付款,并代其支付銀行按揭。原告與被告高凱所簽北京市商品房預售合同明確約定了解除合同的條件“……買受人未按照約定的時間付款的,逾期超過60日(該日期應當與第(1)項中的日期相同)后,出賣人有權解除合同。”現合同中約定的解除條件成就,該合同應予解除。對于被告高凱辯稱其是否還第三人款項與原告無關,原告要求解除北京市商品房預售合同理由不足的答辯意見,與雙方所簽合同條款約定及事實不符,本院不予支持。雙方所簽北京市商品房預售合同第十條約定的按第“壹”種方式處理,包括(1)、(2)兩項,其中第(2)項約定了合同解除條件;而第2種方式未作約定。故關于被告高凱辯稱逾期付款責任應按合同約定第“壹”種方式處理,第(1)種方式中并未約定解除權的答辯意見,與合同條款約定不符,本院不予支持。本案第三人表示不參與原告與被告高凱之間的解除商品房預售合同之間的糾紛,亦未提出獨立的訴訟請求。至此,原告要求解除與被告高凱簽訂的北京市商品房預售合同,并辦理解除預售登記手續的訴訟請求合理,證據充分,本院予以支持。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原告北京伯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被告高凱于二ΟΟ六年二月十五日簽訂的北京市商品房預售合同予以解除,雙方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到有關部門辦理解除商品房預售登記手續。
訴訟費三十五元,由被告高凱負擔,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交納相應上訴案件受理費,上訴于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如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未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員 李士剛
二 ΟΟ 八 年 六 月 六日
書 記 員 李 雪
===================================================
聲明:
本站收錄的二十萬件裁判文書均來自法院官方網站公開信息,
本站裁判文書欄目不會接受任何個人或企業提供的裁判文書。
如您認為內容涉及個人或企業隱私,要求修改或刪除的,
請將網址發郵件至:
![](../images/law1.gif)
我們將在一個工作日內和您聯系妥善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