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滬二中行終字第503號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4-9-10)
(2014)滬二中行終字第503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薛文娟。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市普陀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法定代表人胡月華。
原審第三人上海泰利置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戴作為。
原審第三人喬宗鸞。
上訴人薛文娟因房屋拆遷裁決一案,不服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2014)普行初字第51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認定,上海泰利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利公司”)于2010年11月18日取得滬普房管拆許字(2010)第0005號房屋拆遷許可證,拆遷實施單位為上海中盛房屋動遷有限責任公司,該證記載的拆遷范圍為“安遠路38弄全部,安遠路XXX弄XXX-XXX號,安遠路XXX-XXX號(雙號)”,該拆遷基地為錦繡里南塊一期項目建設,為征詢制試點,泰利公司在拆遷過程中就拆遷安置方案、獎勵及補貼標準等事項進行了公告。拆遷期限自2010年11月18日至2011年5月31日,后經批準延長至2014年5月31日。喬宗鸞系本市普陀區安遠路XXX弄XXX號統樓、后客房屋承租人。該房屋類型為舊里,居住面積為26.40平方米,計算建筑面積為40.66平方米。經上海申房房地產估價有限公司評估,以2010年11月18日為估價時點,評估單價統樓為人民幣(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22,248元/平方米,后客為21,168元/平方米,泰利公司愿意按照22,248元/平方米的評估價格計算該戶被拆房屋的價值補償款。該房屋中需移裝設備包括煤氣兩門、有線電視一端、電話一門、空調兩臺、淋浴器一臺。泰利公司提供本市普陀區竹柳路XXX弄XXX號XXX室,建筑面積76.82平方米,政府定價為8,640元/平方米;本市普陀區竹柳路XXX弄XXX號XXX室,建筑面積77.55平方米,政府定價為8,610元/平方米的配套商品房給喬宗鸞戶作為安置房。拆遷期間,拆遷方曾多次通過談話、開協調會等方式與喬宗鸞戶協商房屋拆遷補償安置事宜,但均未能協商一致。2013年11月19日,泰利公司向喬宗鸞戶送達了該戶的拆遷安置方案和看房通知。2013年12月2日,泰利公司向上海市普陀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以下簡稱“普陀房管局”)提出裁決申請,普陀房管局于同日受理,并于同日向喬宗鸞戶送達房屋拆遷裁決申請書(副本)、受理通知書及會議通知。裁決期間,普陀房管局于2013年12月4日組織拆遷雙方第一次調解,由于喬宗鸞戶對居住困難戶的評定結果存有異議,要求重新評定,故普陀房管局中止裁決審理。2013年12月11日普陀區舊區改造事前征詢評議小組、普陀區舊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作出復核意見,即喬宗鸞戶不符合居住困難戶認定標準。普陀房管局遂恢復審理程序,再次召集拆遷雙方調解,但拆遷雙方仍未能協商一致。2013年12月31日,普陀房管局作出普房拆裁發[2013]83號房屋拆遷裁決,并于同日將裁決書送達喬宗鸞戶。該裁決中認定喬宗鸞戶被拆除居住房屋價值補償金額為1,310,343.80元(算式:22,248元/平方米×80%×40.66平方米+21,570元/平方米×15平方米+21,570元/平方米×40.66平方米×30%),裁決內容如下:一、被申請人喬宗鸞戶安置本市普陀區竹柳路XXX弄XXX號XXX室建筑面積76.82平方米房屋、本市普陀區竹柳路XXX弄XXX號XXX室建筑面積77.55平方米房屋,兩套房屋價值合計為1,331,430.30元,被申請人戶應支付給申請人房屋差價21,086.50元;二、被申請人喬宗鸞戶收到本裁決書次日起十五日內遷出本市安遠路XXX弄XXX號統樓、后客房屋,遷入本市普陀區竹柳路XXX弄XXX號XXX室、本市普陀區竹柳路XXX弄XXX號XXX室安置房屋。并將現居住使用的本市安遠路XXX弄XXX號統樓、后客房屋及其附屬建、構筑物交申請人拆除;三、申請人按規定支付被申請人戶家用設備移裝費。喬宗鸞不服,向普陀房管局上級機關申請行政復議,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于2014年4月28日作出滬房管復決字(2014)第70號行政復議決定,予以維持。薛文娟對復議結果仍不服,起訴要求撤銷該房屋拆遷裁決。
原審法院認為,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六條、《上海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第二十四條之規定,普陀房管局有權作出房屋拆遷裁決。泰利公司持有合法的房屋拆遷許可證,進行拆遷建設,本市安遠路XXX弄XXX號房屋處于拆遷范圍和拆遷期限內。因泰利公司就拆遷安置方案多次與喬宗鸞戶協商未果,向普陀房管局提出裁決申請,普陀房管局予以受理,符合法律規定。普陀房管局受理該申請后,及時向喬宗鸞戶進行送達,并組織了兩次審理調解會議,在泰利公司與喬宗鸞戶未達成一致意見的情況下,普陀房管局在受理申請后30日內作出被訴房屋拆遷裁決,程序合法。經審查,普陀房管局在普房拆裁發[2013]83號房屋拆遷裁決中所認定的被拆房屋、安置房屋等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裁決所確定的本市普陀區竹柳路XXX弄XXX號XXX室、本市普陀區竹柳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屬于拆遷項目的安置房源,符合安置條件,普陀房管局依照《實施細則》第二十四條之規定,裁決將喬宗鸞戶安置于上述房屋內,與法不悖。普陀房管局按照滬房管拆(2009)88號文第二條、普府[2010]71號文的規定,認定喬宗鸞戶被拆房屋的補償金額為1,310,343.80元、安置房屋的總價為1,331,430.30元,喬宗鸞戶需支付泰利公司差價款21,086.50元,經審查,法律適用及數額計算均無誤,予以確認。普陀房管局依照《實施細則》第四十二條之規定,裁決由泰利公司按規定支付喬宗鸞戶家用設備移裝費合法。對于居住困難戶,該基地評議小組根據喬宗鸞戶的申請作出評定結果,認定該戶不符合居住困難戶的標準,普陀房管局據此依照非居住困難戶的標準對該戶進行補償,裁決內容亦符合《“普陀區錦繡里舊區改造(土地出讓范圍)”(試點基地)拆遷補償安置征詢方案》的基地政策,并無不當!秾嵤┘殑t》第五十四條第二款規定,拆遷人給予房屋承租人的貨幣補償款、安置房屋歸房屋承租人及其同住人共有。若薛文娟認為其符合同住人的條件,可以通過家庭內部協商、民事訴訟等途徑解決爭議。薛文娟所提出之其他各項意見,經審查,亦不足以否定被訴房屋拆遷裁決的合法性。綜上,普陀房管局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具有法定職權,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薛文娟要求撤銷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訴訟請求,依法不能成立,不予支持。原審法院遂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第(四)項之規定,判決駁回薛文娟的全部訴訟請求。判決后,薛文娟不服,上訴于本院。
上訴人薛文娟上訴稱:本市澳門路XXX弄XXX號XXX、XXX室系上訴人與喬劍(前夫)用貨幣購買,并非福利分房所得。上訴人并非上海市服裝公司的職工,不可能由該公司福利分房,當時買房時為了節省5,000元錢,沒有開具購房發票。安置房屋已經抵押給銀行,違反法律規定。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請求撤銷原判。
本院經審理查明,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清楚,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普陀房管局具有作出房屋拆遷裁決的職權。本案中,原審第三人泰利公司與喬宗鸞戶就拆遷補償安置事宜未協商一致,泰利公司向被上訴人申請房屋拆遷裁決。被上訴人受理后組織雙方調解,因調解不成,在法定期限內作出被訴房屋拆遷裁決,程序合法。就喬宗鸞戶是否符合居住困難戶的事宜,被上訴人在裁決審理過程中曾中止審理,由普陀區舊區改造事前征詢評議小組、普陀區舊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復核,復核結論為喬宗鸞戶不符合居住困難戶認定標準。上訴人認為澳門路XXX弄XXX號XXX、XXX室非福利分房所得,對此主張,上訴人并未提供充分的證據,且此主張也不能否定居住困難戶的認定結論。被上訴人作出的被訴房屋拆遷裁決,對房屋拆遷補償款及各類補貼的計算準確。裁決安置房屋產權清晰,原存在的抵押權現已被消除,可用于安置喬宗鸞戶。綜上,上訴人的上訴請求,缺乏事實證據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并無不當。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上訴案件受理費人民幣50元,由上訴人薛文娟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李金剛
代理審判員 田 華
代理審判員 張曉帆
二○一四年九月十日
書 記 員 沈 倪
===================================================
聲明:
本站收錄的二十萬件裁判文書均來自法院官方網站公開信息,
本站裁判文書欄目不會接受任何個人或企業提供的裁判文書。
如您認為內容涉及個人或企業隱私,要求修改或刪除的,
請將網址發郵件至:
![](../images/law1.gif)
我們將在一個工作日內和您聯系妥善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