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崇行初字第6號
——上海市崇明縣人民法院(2014-5-9)
(2014)崇行初字第6號
原告周士其。
原告周士麟。
被告崇明縣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馬樂聲。
委托代理人張宇峰,崇明縣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工作人員。
委托代理人施俊龍,崇明縣規劃和土地管理局副局長。
原告周士其、周士麟因要求撤銷被告崇明縣人民政府作出的行政決定,于2014年2月26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于當日受理后,于2014年3月3日向被告發送了起訴狀副本及應訴通知書。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4年4月1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周士其、周士麟,被告的委托代理人張宇峰、施俊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被告崇明縣人民政府于2014年1月15日對原告周士其、周士麟作出不予支持周某甲宅基地確權的決定。該決定認定周某甲房屋于2005年某路建造工程動拆遷工作完成時已不存在,原告提出申請宅基地確權已超過兩年,依據《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第五十二條之規定,對原告的請求不予支持。被告于2014年3月13日向本院遞交了答辯狀及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材料:
一、職權依據
《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的規定,以證明被告具有執法主體資格。
二、程序證據
1、原告的《申請書》1份,以證明原告提出請求,要求對周某甲一間十四平方米住房農村宅基地使用權進行確權;
2、《關于不予支持周某甲宅基地確權的決定》1份,以證明被告經過查實后作出處理決定,并向原告進行了送達。
三、事實證據
1、周某甲的《常住人口登記表》1份、原告及周某甲的1983年《社員住宅房屋人口調查表》3份、《建房用地申請書》2份、1992年《農戶宅基地實際確權表》4份、《民房建筑工程執照申請單》1份,以證明1983年周某甲名下有房屋一間,但之后因原告建房等變動,該房屋在1992年宅基地確權登記表中無登記資料,無證據證明該房屋在某路建造工程動拆遷前存在;
2、《房屋拆遷許可證》1份、《房屋拆遷期延長許可通知》2份、某縣某鎮某甲隊、某乙隊地籍圖1份,以證明2005年某路動拆遷后,該地塊已無房屋存在。
三、法律依據
《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五十二條之規定,以證明被告適用法律正確。
原告周士其、周士麟訴稱,原告周士其原有住房四間,父親周某甲原有住房一間。1980年原告周士其將自有住房四間、周某甲住房一間同時申請翻建,經審批同意拆建五間,增建一間,共建六間。但因經濟原因,翻建時原告周士其只在異地建房五間,父親周某甲一間住房未予翻建,直至2004年建造某路時由政府組織拆除。2011年兩原告向某縣檔案館查詢父親周某甲戶籍等資料,發現父親的宅基地使用權未登記。之前,原告一直認為周士其建房時已經將父親的份額用掉,故于1992年辦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登記時及2004年周某甲房屋拆遷時均未申請補登。根據《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的規定,原告于2013年9月23日向被告提出申請,要求對其父親的十四平方米房屋的宅基地使用權進行確權。被告收到后作出不予支持的決定。被告所作決定,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請求法院撤銷被告的決定。
被告崇明縣人民政府辯稱,被告根據原告的申請,經調查核實后,認定原告要求確權的宅基地上的房屋已經不存在,該地塊已被征用。根據《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的相關規定,被告作出決定。該決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告提供以下證據,以證明1983年周某甲有一間14.32平方米的房屋。該房屋從未拆除,直至某路建設時才被政府拆除。
1、群眾證明1份;
2、周士其、周某甲的《社員住宅房屋人口調查表》復印件各1份;
3、周士其的《農村人民公社社員建房用地申請書》復印件1份;
4、周士其的《建房用地申請表》復印件1份;
5、周士其兒子周某乙、周某丙的《某縣民房建筑工程執照申請單》復印件各一份。
經庭審質證,本院對證據作如下確認:
原告對被告的執法主體資格及執法程序無異議,原告對被告的事實證據真實性無異議,但對其證明內容提出異議,認為系爭房屋不屬應拆未拆房,屬可翻建未翻建之房,該房在某路拆遷之前一直存在。原告對被告的法律適用提出異議,認為原告父親的房屋所在土地被國家征用后屬國有土地,應當適用《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五條之規定。
被告除對原告提供的證據1真實性有異議外,其余證據無異議。本院認為,被告提供的證據來源合法,且與本案具有關聯性,本院予以確認。原告提供的證據1,不符合證據形式要件,本院不予確認;原告提供的其他證據來源合法,與本案具有關聯性,本院予以確認。
經本院審理查明:周某甲(于1986年死亡)系周士其、周士麟之父,原告周士其、周士麟系親兄弟關系。周某甲原有房屋一間,周士其原有房屋四間。1980年周某甲與周士其經批準拆遷上述五間房屋,并增建一間,批準建造房屋六間(1983年社員住房人口調查時尚未建造)。1983年社員住房人口調查表中反映周某甲原有房屋一間,面積14.32平方米,周士其家原有房屋四間,面積89.18平方米。1992年農村宅基地房屋統一登記時,周某甲原有的一間房屋無登記資料反映,原告也未向有關部門主張該房屋進行登記。2004年7月29日,某路建造工程開始實施房屋拆遷,2005年4月28日完成拆遷,房屋全部拆遷完畢。原告的房屋也在此次拆遷中,但對周某甲房屋一事未向有關部門提出主張。2011年12月16日,原告從某縣檔案館拿到周士其兩次建房申請表后,發現周某甲于1983年住宅人口調查表中登記房屋一間。為此,原告于2013年9月23日,書面向被告提出申請,要求被告根據《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對周某甲面積為14.32平方米房屋一間的農村宅基地使用權進行確權。被告收到原告的申請后,調取了周某甲及周士其、周士麟的建房等相關材料,查明2005年4月28日某路建造工程過程中,該地塊房屋已經全部拆除。為此,根據《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第五十二條之規定,被告于2014年1月15日作出《關于不予支持周某甲宅基地確權的決定》。原告不服,于2014年2月26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法院撤銷被告的具體行政行為。
本院認為,根據《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二條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土地管理部門承辦,被告可對轄區內的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進行確權。被告收到原告的申請后,經調查核實,認定原告要求確權的周某甲宅基地上的房屋在2005年某公路建造工程動拆遷工作完成時已不存在,原告于2013年9月23日提出宅基地確權申請時,已超過2年未恢復使用宅基地。依據《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第五十二條的規定,被告向原告作出不予支持的決定,并無不當。原告訴請認為,該房屋是被拆遷人拆除的,土地被征用后變更為國有土地,不適用《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五十二條規定,應當按照《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五條之規定確定。但《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五條適用宅基地超面積的確認,故原告的主張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據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第(四)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周士其、周士麟的訴訟請求。
本案案件受理費人民幣50元,由原告周士其、周士麟負擔(原告起訴時已預交)。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遞交上訴狀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沙衛國
審 判 員 沈麗平
人民陪審員 張中偉
二〇一四年五月九日
書 記 員 李清梅
===================================================
聲明:
本站收錄的二十萬件裁判文書均來自法院官方網站公開信息,
本站裁判文書欄目不會接受任何個人或企業提供的裁判文書。
如您認為內容涉及個人或企業隱私,要求修改或刪除的,
請將網址發郵件至:
我們將在一個工作日內和您聯系妥善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