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研究者的必讀之作。”《約翰·馬歇爾·哈倫:沃倫法院偉大的異議者》書評 ——
查看此書介紹
李連捷 2004-4-14 11:53:42
“最高法院研究者的必讀之作。”
作律師,他是“律師的律師”;
當法官,他是“法官的法官”;
逝世后,他被尼克松總統稱為“20世紀的偉人之一”。
當戴維·蘇特被布什總統提名為最高法院法官時,他引約翰·馬歇爾·哈倫以為楷模。這是引人注目的選擇。正如威廉·布倫南法官所痛挽的那樣,深受保守派人士及自由派同事所欣賞尊敬的哈倫是個人物,其“博學宏識”卻從未被充分認識。此外,他是繼其同名祖父后任職于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哈倫。但祖父是保守型法院重建政策坦率的支持者,小哈倫卻以沃倫法院公民權利自由擴張的批評者面目出現。
如今,在關于這位重要卻被忽視的法學家的第一部傳記中,作者詳細描述了哈倫的人生歷程,從優越的童年時代開始,一直寫到其退休直至逝世。作者考察了對哈倫法官法律哲學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的各種因素——他的早期生活、復雜的家庭關系、在普林斯頓與牛津大學的教育,禁酒時期的檢控工作、共和黨內的活動、戰時服役生活及作為卓越的公司法律師的執業活動(巔峰表現是在杜邦——通用公司反托拉斯案中為杜邦公司所作的辯護)等。但是,本書的重點是哈倫的法官生涯。作者探討了法官與同事、秘書等人的關系,考察了他在法院判決過程中的角色,分析了他的法律思想。哈倫法官的憲法解釋方式強化了判例對政府權力的尊重,嚴格的判決則緊緊依賴于案件事實;但是他也接受演進中的具有創建性的解釋方式,從而允許對憲法性權利的擴張解釋。作者細述了哈倫與法蘭克福特法官的密切關系,表明了無論在私人關系還是在司法關系中,哈倫在沃倫與伯格法院都具有自己的獨立地位,盡管他們是朋友也是同盟。作者還揭示了哈倫在米蘭達案與五角大樓文件案等著名案件中異議的主旨與意義。
調查詳盡,語言平實,論證有力,本傳記引人入勝地描述了有“律師的律師”及“法官的法官”之稱的偉大異議者的生活與職業生涯。現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已經采納了哈倫的許多法律理念,本書適時地向讀者提供了一個必不可少的視角,使人們能夠深入了解最高法院、公民自由以及在這兩個領域中的一個關鍵歷史人物。
========================================= 本欄書評僅代表撰寫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