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圭 2005-8-13 19:35:36
我不知道是否可以這樣來理解,本書雖然講述的是大洋彼岸的哈佛法學教育,但是如果我徹底的反思,我國的法學教育,我們不難發現我們同樣走進了這樣的教育發展怪圈,仿佛是大勢所趨,每一位抱著憤世嫉俗的熱血法學生們,在現實與理想嚴重背離的時刻,我們如何選擇?是隨波逐流,還是奮力抗掙?每個學生都在自己的道德底線徘徊猶豫?我選擇先入世,后出世。正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真正了解情況,才可能回歸正義與自由的正途。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我們沒有理由讓我們的法學生們個個囊中羞澀,而只在那抱怨社會的不公,司法的腐敗。為什么我們不可以不我們所學的法律知識很好的與市場有機的結合起來,讓我們不在為一日三餐奔波,謄出更多的時間用來進行我們的事業——從事公共法律服務,成為老百姓的律師,真正的為老百姓服務。只有我們富有了,才可能花更多的時間來研究中國的法律,提出更多符合中國本土的法律。鄧小平先生曾講過:“先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讓他們再帶動周圍的人富起來。”而我們讓法學生富起來是不無道理的,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法學生們帶動更多的人恢復對法律的理性思考。我們為什么不成為一位富有的法律服務者呢?這只是本人的個人觀點,以此拋磚引玉,望大家熱烈討論,共同來思考中國法學教育的出路,為所有迷茫的法學生指明一條合理的人生道路。謝謝各位!========================================= 本欄書評僅代表撰寫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