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琮軍 2013-6-11 16:45:58
在以往法律史學的研究中,很少有人涉獵秦漢刑事證據制度這一專門領域。如今,此部專著揭開了系統深入研究秦漢刑事證據制度的嶄新篇章,其學術創新與補白價值是不言而喻的。該篇論文在證據理論與原則上,突破了以往研究證據理論“主觀至上”的偏見與局限,大膽提出了證據理論的“客觀性”與“綜合性”的最新觀點。從而使全文有了靈魂與核心,列于學術前沿。該文通過大量收集、整理出土簡牘文獻,并將之與《史記》、《漢書》等傳世文獻相互印證,完整地歸納出秦漢時期的證據類別,包括物證、書證、言辭證據、勘驗爰書等項內容,使后人得以全面了解當時的證據使用的狀況。同時,他以證據理論的全面性為依據,將論文結合為一個嚴密的學術邏輯整體,并以流暢的文字加以表述。即在秦漢時期,勘驗是收集與確認證據的過程;起訴是依據證據立案的過程;審判是依法質證與裁判的過程;乞鞫重審是據證驗案的過程,而奏讞與錄囚則是司法監督的過程。由此,秦漢時期刑事證據鏈條貫穿于刑偵、訴訟審判、乞鞫重審的全過程,形成了統一的體系。從這一整體方位上加以認識,該部學術論著的重要理論與現實借鑒價值就一目了然了。========================================= 本欄書評僅代表撰寫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