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理與判例之間開啟正義之門《法官辦案手記叢書》的啟示 ——
李揚 2004-2-26 11:51:54
在法理與判例之間開啟正義之門
——《法官辦案手記叢書》的啟示
李揚
法律是一門實踐的學問。法律的進化不僅僅依賴于理性的立法活動,而且更加需要創造性的司法活動。司法,是法律獲得靈魂和生命力的關鍵環節。從這個意義上講,法律本身,很大程度上就是指司法活動。
在整個法律職業者當中,法官起著連接死的法律文本與活的社會生活的橋梁的作用,他們在每一個具體案件中適用法律的思維方式、推理過程,不但反映出自身的法律素養,而且反映出法律是如何具體改變復雜社會生活和當事人的命運的。更為重要的是,法官在適用法律處理具體案件的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遠比那些終日閉門造車的所謂法學家們幻想出來的假問題要深刻和有意義得多。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不但直接推動司法活動的進步,而且將直接導致成文法局限性的克服。立法活動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搜集、整理法官所發現的問題,并尋求解決的方案。
當然,司法活動也與公平、正義緊密相連。整個法律公平、正義的實現首先得以個案中的公平、正義的實現為前提。在個別正義的實現過程中,法官顯然扮演著天使和惡魔的雙重角色。究竟是天使還是惡魔,不但反映在法官和當事人、律師的關系上,而且反映在法官對法律精神的理解、對證據的判斷和運用上。法官在裁判案件時的推理過程最能說明問題。然而,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的司法制度長期以來并沒有要求法官在制作法律文書裁判案件時寫出詳細的推理過程,法律文書往往只是一個極為簡單的事實、法律、結論的三段論推理,這在很大程度上為司法腐敗提供了掩蓋工具。為了實現個別正義和整個社會正義,必須全面從制度的根上改革司法活動。其中一個急需改變的,就是法律文書的制作,應當明確要求法官寫出詳細的推理過程。
《法官辦案手記叢書》主要目的就在于四個方面:第一,讓立法者轉變思路,主動發現和解決法官而不僅僅是法學家們所發現的問題,從而推動立法和司法的進步。第二,推動法律文書制作的改革,從而推動整個司法制度的改革,維護法律的根本價值目標——公平與正義。第三,提高法官的素養,改變法官的形象。第四,給當事人提供一個鑒別法官的角度,以便有的放矢,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法官辦案手記叢書》(第一輯)包括三卷:《法官辦案手記·婚姻家庭卷》、《法官辦案手記·知識產權卷》、《法官辦案手記·涉外商事海事卷》,已經由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該套叢書最大的創新之處在于體例新穎,分四個層次展開:案情介紹(取材于近三年來法官辦案的第一手資料);焦點透視(從法的衡平角度,分析法官、當事人尋找的最佳契和點與技巧);審判推理(含審判結論和詳細推理過程,這是全書的重點部分);法官思考(在許可范圍內盡量張揚法官個性,就辦案中遇到的某一典型問題,自由裁量及司法公正,案件本身涉及的問題,如婚姻、情感、法與道德,等等方面擇一二分析思考)。為律師、檢察官、法官、企事業單位負責人提供了寶貴的執業參考,為高校法學專業師生編寫了新穎、真實的案例教材,給老百姓揭開了庭審的神秘面紗。
李揚 北京大學法學博士,武漢大學法學院博士后。主要從事知識產權法、競爭法研究。
========================================= 本欄書評僅代表撰寫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