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视频-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真不卡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歐盟法律研究在中國:過去、現在與未來-《歐洲法通訊》

    張海峰張小勁 已閱19745次

    查看此書介紹或購買此書


    《歐洲法通訊》



    歐盟法律研究在中國:過去、現在與未來①

    歐洲法

    回顧過去,歐盟法律研究在中國②是一塊無人開墾的法學研究的“荒地”;審視現在,歐盟法律研究在中國正在形成一種方興未艾的發展趨勢;展望未來,歐盟法律研究在中國將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勢必形成為一門可持續發展的新興法律學科。

    一、80年代以前的歐盟法律研究在中國:無人問津的“冷門”領域

    歐洲聯盟是當今世界上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性組織,其國際經濟和政治地位與日俱增,其法律體系獨具一格。半個多世紀以來,歐盟一體化的縱橫發展在世界范圍內開辟了新的研究領域,促使人文社會科學的教學與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增長點,甚至形成了或正在形成或很有可能形成新的學科分支,如歐盟政治學,歐盟經濟學,歐盟法學,歐盟歷史學,歐盟社會學,歐盟管理學,等等。
    我國的歐盟研究在不同的學科領域,發展很不平衡。從起步來看,中國對歐盟的研究始于經濟學界和政治學界。尤其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中國同當時的歐洲共同體建立正式外交關系后,有關這一新興實體的研究成果開始增多,盡管大多屬于介紹性的。與我國對歐盟政治、經濟和歷史等領域的研究相比,我國對歐盟法律的研究起步則要晚得多。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歐盟法律在我國的法學研究中仍然是一塊有待開發的處女地。據初步考證,1981年出版的統編《國際法》教科書中,在闡述一般國際法和區域國際法的分類時,首次提到歐洲共同體法,并認為“它并不是區域國際法……是接近‘聯邦法’的,或者是國際法與‘聯邦法’之間的一種獨特的法律”。③
    我國法學界對歐盟法律研究之所以滯后于歐美等國,之所以滯后于我國的其他學術界,主要有內外兩方面的原因。從外部來分析,20世紀 70年代末以前,由于西方國家長期在國際上實行孤立中國的政策,包括當時的歐共體在內的多數西方國家或國家集團沒有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從而客觀上難以認知戰后這一新型的區域一體化實體的法律制度及其運作。從內部來看,十年文化大革命不僅是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進程中不堪回首的一場人禍,而且使包括法律教育與法學研究在內的我國法制建設陷于癱瘓的境地。在文革期間,名義上全國只有北大、吉大和湖北大學保留法律專業,專門的法律研究機構也只有中國社科院還保留有法律研究所。在這樣的內外背景下,連正常的法律教育與傳統的法學研究都無法開展,更談不上捕捉國際法律和法學研究的前沿,開拓新的法學研究領域。因此,在歐盟最初的二十多年期間(從煤鋼共同體到歐洲議會第一次直接普選),歐盟法律研究在中國是一塊無人開墾的拓荒之地。

    二、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歐盟法律研究在中國:方興未艾的發展勢頭

    自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來,歐盟法律研究是中國法學研究中最具有生機、發展最快的新興領域之一。在最近幾年中,在中歐高等教育合作項目的強有力的帶動下,歐盟法律研究甚至正在成為中國法學研究的一個“熱門”。
    (一)中國歐盟法律研究的成就
    歐盟法律研究在中國蓬勃發展的現狀,概括地講,可以通過如下諸方面得以體現:
    第一,建立了一系列歐盟法律研究機構,造就了一批歐盟法律的研究隊伍。
    北京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社科院歐洲研究所和法學研究所、武漢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吉林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等,均先后設立了專門的歐盟法律研究室或長期擁有歐盟法律的專門研究人員。上述這些機構構成了中國歐盟法律研究的重要基地,其研究人員是中國歐盟法律研究的主力軍,其研究成果代表著中國歐盟法律研究的最高水平。
    第二,初步形成了中國研究歐盟法律的學術氛圍與條件。
    首先,雖然迄今為止在中國并沒有成立專門的歐盟法律研究的學術團體,但是中國歐洲學會和歐盟研究學會近年來也注重吸收法學界人士參與其學術活動,甚至在其年會或學術研討會的日程中單列歐盟法律專題進行探討。其次,雖然迄今為止中國還沒有創辦一個專門的歐洲法律研究刊物,但是,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舉辦的<歐洲)雜志和全國一些有影響的法學期刊在過去的10余年中經常刊載有關歐盟法律研究的論文;武漢大學法學院與武漢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合作,從1999年起,在《法學評論》中開辟固定的“歐盟法研究”專欄;法律出版社從2000年起不定期地出版《歐洲法通訊》,登載有關歐盟法律研究的學術論文,并及時介紹有關歐盟法律發展的最新情況。再次,在歐盟持續地支持下,中國社會科學院、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等機構先后建立專門的歐洲文獻資料中心,為歐盟法律研究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保證。最后,在中歐高等教育合作項目的推動下,近年來,全國一些歐洲問題研究中心舉辦了一系列歐盟法律的國際講習班和研討會,如武漢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從1997年起連續3年舉辦了“中南地區歐盟法律問題研討會”、“歐盟貿易法與中歐經貿關系中的法律問題講習班”和“歐盟與歐盟成員國環境法與環境規劃講習班”;北京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1999年舉辦的“歐洲機構、歐盟法律與中歐經濟關系講習班”;中國人民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2000年舉辦的“歐洲一體化與中歐法律教育合作研討會”。
    第三,開發了若干歐盟法律課程,有的學校甚至初步形成了歐盟法律專題課程系列。
    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中國只有極少數的幾所大學(北大、武大、吉大)為研究生開設了專門的歐盟法律專題課程。現在,全國有影響的政法院校和研究機構都相繼開發了有關歐盟法律的課程。僅以武漢大學為例。在中歐高等教育合作項目中,武漢大學共承擔課程開發9項,其中6項為法學項目,占全校總數的67%。已經開發的歐洲法律課程有“歐洲聯盟法概論”、“歐洲聯盟與國際組織”、“歐洲人權法”、“歐盟環境法”、“歐盟銀行法”、“歐盟對外關系法”,初步形成了歐洲法律專題課程系列。此外,近年來,一些傳統的法律課程中都涉及相應的歐盟法律的內容,如國際私法、國際貿易法、國際金融法、公司法、反壟斷法、民商法、經濟法,等等。
    第四,取得了歐盟法律研究的豐碩成果。
    1.歐盟法律的專著和譯著
    我國學者對歐盟法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直到90年代初期才陸續有專著、譯著出版。據初步調查統計,迄今已出版的有關歐盟法律研究的專著、譯著共37部,其中6部屬于中歐高等教育合作項目的成果,占 16.67%。在1997年之前,只有10本專著和譯著,內容涉及歐盟的對外關系法、對外貿易法律制度、海關制度、基本法、稅法和憲法性條約④。從 1997年到2001年8月,在僅僅4年中我國共出版了27本有關歐盟法律 (含有關歐盟成員國法律)研究的專著或譯著(詳見表¨。這些著作的內容既有歐盟基本法律制度的研究,又深入到過去不曾涉足的領域,如競爭法、環境法、行政法、經濟法、公司法等領域。⑤
    有關歐盟法律研究的專著(表1)
    年份 1997年以前 1997年以后 合計
    數量 10 27 37
    百分比 26% 74% 100%
    2.歐盟法律研究的論文
    我國學者在對歐盟法律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不僅出版了一些專著,而且也撰寫了大量有關歐盟法律研究的論文。從1994年至2001年8月,有關歐盟法律研究的論文共153篇(詳見表2),而且公開發表的論文數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詳見表3)。

    歐盟法律研究論文統計分析(1994—2001年8月)(表2)
    年份 1994—1996年 1997—2001年8月 合計
    數量 19 134 153
    百分比 12.5% 87.5% 100%
    歐盟法律研究論文年度數量比較分析(1994—2001年8月)(表3)
    年份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8
    數量 4 5 10 13 22 33 45 21
    百分比 3% 5% 8% 10% 14% 22% 29% 14%
    從上述,153篇論文的內容來看,幾乎覆蓋了歐盟法律的所有實質部門。其中有29篇論文涉及歐盟法律的一般性問題,25篇有關反傾銷法; 13篇有關環境法,10篇有關金融法,17篇關于競爭法,20篇關于知識產權,17篇關于司法制度,6篇關于科技法,另有16篇論文涉及電子商務和保護消費者權益等其他方面的法律問題(詳見表4)

    論文研究內容分類統計(表4)
    內容 一般法理 反傾銷法 環境法 金融法 科技法 競爭法 知識產權 司法制度 其他
    數量 29 25 13 10 6 17 20 17 16
    百分比 19% 16% 9% 7% 4% 11% 13% 11% 10%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全國的政法院校和有關科研院所的法學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選擇歐盟法律問題作為學位論文研究的人數呈上升趨勢。即使學位論文的選題不是歐盟法律,其論文的內容通常涉及到有關的歐盟法律制度或規則。究其原因,主要是歐盟法律的特殊性、先進性和全面性使得法學界幾乎在研究任何法律問題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對有關的歐盟法律進行比較探討。
    (二)中國歐盟法律研究蓬勃發展的成因
    中國的歐盟法律研究之所以能夠形成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如下若干因素不可忽視:
    1.中國開放政策的實行與深化創造的前提條件
    在推動中國的歐盟法律研究的諸因素中,首要的前提條件是我國自 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實行的對外開放政策。在此之前,雖然中國與歐盟已于70年代中期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系;但中歐關系發展史上的這一重大事件并沒有給中國的歐盟法律研究起到牽引的作用。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中歐建立外交關系主要是著眼于政治上的考慮,其意義更多的是象征性,沒有多少具體的實質內容。正是中國對內實行改革、對外實行開放的舉措,才使我國對歐盟法律的認識和研究具備了客觀條件,迎來了各種各樣的機遇。在對外開放的宏觀背景下,我國的法學界通過方方面面的財政和基金渠道,持續采用長、中、短期的“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先后對歐盟法律經歷了一個由最初的了解與學習到逐步進行研究、傳播和運用的發展過程。
    2.歐盟國際政治、經濟和法律地位的日益提高的推動作用
    隨著歐盟一體化領域的不斷擴展,尸體化空間的不斷擴大,一體化水平(程度)的不斷提高,歐盟不僅在西歐諸國樹立了自己的政治、經濟和法律權威,而且在全球的政治、經濟和法律事務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多極世界格局中的一極力量。作為一種新興的國際行為和國際法律主體,歐盟對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以前的關貿總協定)以及其他各種多邊、諸邊和雙邊機制的運作使現代和當代國際法律及其實踐的許多部門或領域面臨一系列新的問題,如國際法上的國家承認與政府承認、外交法中的外交使團和特權與豁免、國際組織的成員資格與表決制度、國際條約的類型與締結、國際責任制度、國際爭端解決,等等。⑥因此,無論是從理論上講,還是就實際需要而言,中國作為一個日益將自己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最大發展中國家,要為國際法律秩序的建立、維持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就必須從法律角度研究歐盟及其與國際法律的關系。
    3.中歐關系的發展帶來的活力
    在中國的對外關系中,中歐雙方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一直注重發展彼此間的各種交流與合作關系。繼1975年中歐建立外交關系之后,雙方于1978年簽訂了貿易協議,并于1985年簽訂了貿易和經濟合作協議,為中歐之間的貿易往來和全面的經濟合作關系奠定了法律基礎。進入90年代,中歐進一步建立了定期政治磋商制度。歐盟從70年代開始,實行共同的商業政策,在對外貿易領域享有排他權,即:取代了各成員國對外貿易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權⑦。因此,中國要發展同歐盟的經貿關系,并在彼此交往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就必須研究包括對外貿易法律制度在內的歐盟法。例如,自1979年以來,中國出口產品遭受外國反傾銷措施的案件累計300多件,其中來自歐盟的反傾銷措施最多。不難設想,如果不加強對歐盟反傾銷法的研究,就難以建立積極的應訴機制,盡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4.歐盟獨特的法律體系所產生的魅力
    歐盟法是國際法律中一種新型的法律秩序。⑧它既不同于國際公法,也不同于一國的國內法,可以稱為自稱一類的法律體系。⑨其獨特性在于:
    (1)歐盟的混合組織結構。其中既有國家或政府代表組成的機關,又有民眾直接普選的代表組成的機關、還有只代表歐盟利益的機關和不代表任何利益方,以維護法律、正義、公正和合法權益為己任的機關。歐盟的超國家因素使其法律不僅約束各成員國政府和歐盟機構,而且還可以直接適用于各成員國的公民和法人。
    (2)歐盟的司法體制。歐共體法院(通稱為歐洲法院)不僅在對人和對物的管轄權方面的廣泛性是其他任何司法機構所望塵莫及時,而且它通過其初步裁決權與成員國法院之間建立的合作關系,以保證歐盟法律在各成員國的統一解釋、統一效力和統一實施方面,更是在國際司法體制中獨樹一幟。
    (3)大陸法和普通法文化與傳統的交融。由于歐盟的創始成員國清一色地是歐洲大陸國家,歐盟法律制度從開始就帶有明顯的大陸法系特征,這在司法審查制度、司法機關的設立和管轄權以及法官審判案件的方式上表現得尤為突出。自幼世紀70年代之后,英國、愛爾蘭和丹麥的加入使歐盟法律制度的發展自覺或不自覺地受普通法文化和傳統的感染,尤其體現在判例法在歐盟法的地位與作用的變化方面。
    5.官方和民間交流與合作項目的吸引力
    歐盟法律研究之所以能在中國有如此長足的發展,各種官方民間交流與合作項目的設立與實施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早在80年代初、中期,國家就開始有計劃地安排法學專業的教師和研究生赴歐美進修或攻讀法學學位,其中有少數人在國外開始接觸歐盟法律并專門研究或選修歐盟法律課程。與此同時,一些中國著名大學法學院或法學研究機構,如北大、社科院、武大、吉大等利用各種歐美等國家或國際組織的對外援助計劃或民間基金項目或校際交流項目選派青年教師赴歐盟總部和歐美大學或研究機構從事歐盟法律的研修工作。可以說,正是20世紀80年代初、中期赴歐美留學人員,回國后率先在中國的有關高等院校開設歐盟法律課程,設立歐盟法律研究方向,從而開創了中國的歐盟法學研究的局面。1997年開始的中歐高等教育合作項目,是1949年以來中國法學乃至整個人文社會科學接受境外資金最多、受惠人員和單位最多、項目種類最多的國際合作項目d四年來,該項目的實施在中國掀起了一股歐盟法律研究的高潮,使中國的歐盟法律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參見表5)。

    中歐高等教育合作項目結果統計分析(包括人員交流與合作研究)(表5)
    科學領域 人數 比例
    歐盟經濟 318 52.3%
    歐盟政治與對外關系 137 22.5%
    歐盟法律 58 9.5%
    歐盟社會問題與社會政策 54 8.8%
    歐洲文化 34 5.6%
    歐洲歷史 11 1.8%
    (中歐高等教育合作項自管理辦公室提供)

    三、未來的歐盟法律研究在中國: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廣闊前景

    (一)中國歐盟法律研究現時的特點
    總結歐盟法律研究在中國20余年的歷史,我們似乎可以得出如下一些基本的認識:
    首先,盡管由于歷史的原因歐盟法律研究在中國姍姍來遲,但是。無論是從研究機構和人員來看,還是從研究成果的數量和質量上考察,或從研究的氛圍和條件著眼,均呈明顯的上升趨勢。
    其次,中國的歐盟法律研究活動已由最初的學者個人或所在單位的自發行為,發展到如今有中歐官方機構的大力扶持。
    再次,中國研究歐盟法律的方式由國內學者最初的單槍匹馬型向中外合作型方向發展。
    又次,中歐法律比較、歐美法律比較、歐盟法律與國際法律比較,構成中國歐盟法律研究的基本方法。
    最后,中國歐盟法律研究的內容已由最初只涉及歐盟的單個法律部門或專門法律問題,迅速深入到歐盟法的方方面面。現在,無論是歐盟的公法領域,還是私法部門,都有中國學者涉足其中。
    誠然,歐盟法學在中國畢竟還是一個幼稚學科,歐盟法律研究在中國畢竟為時不長,故其不足也是不可避免。依筆者看來,至少如下兩方面的缺憾不可忽視:
    其一,歐盟的法律研究在中國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無論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教育部基金項目,還是中歐高等教育合作項目,有關歐盟法律問題的立項均大大少于有關歐盟經濟和政治的立項。至于省級社科基金項目,幾乎是空白。這種狀況顯然與歐盟法律體系在當今世界各大法系中的地位是不相適應的。
    其二,從歐洲問題研究人員的專業方向結構來看,我國從事歐洲法律問題研究的人數與政治學界和經濟學界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根據有關的抽樣調查,⑩在120人的調查對象中,具有政治學和經濟學學歷的研究人員占有較大比仍,分別為32.5%和,37.5%,法學只占8.3%(參見表6)。同時,從最新完成的課題成果和當前進行的課題情況也可以看出,在歐洲問題研究中,屬于歐洲一體化問題的研究課題占43.3%,在這些課題中,政治為11個,約占21.1%;經濟打扮個,約占34.6%;國際關系和法律各為7個,各約占13,4%;其他包括社會文化和社會保障等課題9個,約占17.3%(見表7)。

    歐洲問題研究人員的專業方向結構(表6)
    學科 政治 經濟 法律 哲學 歷史 其他
    人數(120) 39 45 10 4 8 14
    百分比 32.5% 37.5% 8.3% 3.3% 6.6% 11.6%

    歐洲一體化研究課題的學科結構(表7)
    學科 政治 經濟 國際關系 法律 其他
    課題數(52) 11 18 7 7 9
    百分比 21.1% 34.6% 13.4% 13.4% 17.3%
    其三,從研究水平來看,盡管有不斷提高的勢頭,且在某些領域(如對外關系法、貿易法、競爭法等>接近歐美國家的水平,但目前總體水平不高。現行的很多成果大多屬于概論甚至是介紹性的。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迄今國內還沒有出版一部權威性的歐盟及其法律術語的中文工具書,也沒有一部權威的歐盟條約的中文譯本;盡管近年來有的人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但術語混亂現象十分突出,錯譯之處屢見不鮮。 (二)中國歐盟法律研究的可持續性
    展望宋來,歐盟法律研究將是我國一個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的新興法學領域。其可持續發展的趨勢至少可以從四個方面的可持續性來推定:
    第一,歐盟一體化的可持續性。種種跡象表明,歐盟一體化的地域空間和部門領域將在21世紀進一步發展。歐盟成員國不斷地向東歐和地中海擴大,必然對歐盟內部的組織結構、決策程序、一體化領域和進程等方面產生深刻變化,而作為調整歐盟一體化進程中各種社會關系和推動這種一體化進程的法律制度和規章必然隨之發生變化。歐盟一體化在經濟、社會、政治與安全和其他領域的縱橫推進,無疑要通過法律的形式進行。正是由于歐盟一體化的可持續性與法律的密切聯系,預示著歐盟法律研究發展的可持續性。
    第二,歐盟國際地位的可持續性。隨著歐盟一體化的范圍和水平的不斷提高,成員國之間的凝聚力的不斷加強,歐盟的國際地位勢必持續上升。作為對外享有排他貿易決策權和世界貿易組織的四強之一,歐盟對 21世紀多邊貿易機制的運作與作用以及國際經貿法律秩序的完善,無疑將繼續發揮其舉足輕重的影響。隨著第三支柱領域(司法與民政事務合作)的加強,歐盟在全球范圍內打擊跨國犯罪、司法協助、人道主義援助等方面勢必將有更大的作為。同樣地,隨著第二支柱領域(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合作程度的提高,歐盟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將持續地“用一個聲音講話”、“協調立場”和“盡量采取一致行動”,甚至進行軍事防務合作。因此,人類在建立21世紀國際政治、國際經濟和國際法律新秩序的過程中,不可漠視歐盟及其法律實踐的影響。
    第三,歐盟法律體系的可持續性。如前所述,歐盟法律是當今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法律體系。半個世紀的實踐證明:歐盟一體化的每尸個進程(關稅同盟、對外貿易權;對外關系權、共同市場、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司法與內務合作、經濟貨幣聯盟、政治聯盟等》都是通過其獨特的法律予以推動的,而這些一體化的階段性成果又反過來豐富著獨特的法律體系。毫無疑問,歐盟一體化的可持續性,決定了其法律體系的可持續性。正是歐盟法律的強大活力和特殊性為我國歐盟法律研究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第四,中歐關系的可持續性。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我國將全方位地對外開放,將全面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在這一宏觀背景下,我國同歐盟的關系,尤其是經貿關系,無疑將積極、穩妥地向前發展。不難預料,隨著中歐經貿數量的增加和領域的拓展,其中的糾紛勢必相應增多。經貿發展與經貿爭端是成正比的。發生爭端和爭端增多并不可怕,關鍵是爭端的當事方要充分、有效、及時地利用政治方法和法律方法來公正、公平地解決有關爭端。因此,我們的法律工作者和法學界應不斷跟蹤歐盟法律的新發展,研究中歐經貿關系中的法律問題,為解決中歐經貿糾
    紛作出可持續的貢獻。
    (三)加強中國歐盟法律研究的建議
    鑒于歐盟法律研究在中國的“美中不足”和可持續發展的前景,我們應該從戰略和戰術上高度重視并確實加強我國對歐盟法律的研究。
    就中國政府而言,首先,應重視對歐盟法律研究隊伍的建設,尤其在制定出國留學計劃和外國專家聘用計劃時,對從事歐盟法律教學與研究者有適當的名額安排。其次,建議調整學科專業目錄,將歐盟法學至少確定為三級學科。最后,在制定省部級、國家級科研項目指南時,每年應專門有歐盟法律問題的立項。
    就歐盟方面來講,中歐高等教育合作項目結束之后,建議繼續考慮設立專門的基金項目和財政預算扶植包括法律在內的歐盟問題在中國的研究。筆者以為,盡管未來的項目規模不大可能像中歐高等教育合作項目那樣,但項目的類型應該盡量多一些。具體項目建議是:(1)每年設立中國歐洲問題研究讓·莫內席位教授3—5人,其中法律教授至少1名; (2)中歐學者雙向人員交流,其中來中方的歐洲法律學者每年至少2名,赴歐洲的中國法律學者至少5人;(3)歐盟課程開發,其中每年歐盟法律課程至少2門;(4)設立包括法律在內的歐盟問題研究項目;(9)持續支持在中國基礎較好、力量較強、特色鮮明、具有地區代表性的歐洲問題研究機構和歐洲文獻資料中心的基礎設施和圖書資料建設。
    從歐盟法律教學與研究的機構和人員自身來說,首先,在課程安排上應該有專門的歐盟法律課程,其中本科生至少有一門歐盟法律概論的選修課。其次,在崗位設置和教學與研究人員的配備上在歐盟法律領域應有長期的、穩定的計劃和措施。再次,在研究方式上要注重跨學科的交叉研究,尤其是歐洲經濟、歐洲政治、歐洲歷史等學科的交叉探討。又次,在研究方法上,要加大歐盟法律與中國法、外國法和國際法的比較研究的廣度和深度。最后,在研究內容方面,在不忽視歇盟法律理論研究的同時,尤其要加強對歐盟案例(歐盟內部和世界貿易組織體制內)和中歐經貿關系中的法律問題研究。
    我們相信,在中國政府租歐盟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植下,歐盟法律研究在中國將具有更加廣闊的發展情景,勢必形成為一門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新興法律學科。

    (曾令良為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讓·莫內歐洲共同體法講座教授《Jean Monnet Chair of European Commwty Law);姚艷霞為武漢大學國際法學博士研究生)


    ① 本文是作者應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的邀請,在其舉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20周年所慶暨歐洲研究在中國國際研討會”(2001年10月22—24日,北京)上所做的專題報告。
    ② 歐盟法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上的歐盟法律僅指歐盟這個區域一體化組織的法律,而廣義上的歐盟法律還包括歐里各成頁國的法律在內。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狹義上的歐盟法律,其含義對不同的研究者或因研究內容的不同,也有不同的界定。從嚴格的法律意義上講,歐盟法律僅僅涉及自1993年11月1日生效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歐盟建立)以來的各種法律。從廣泛的歷史意義上講,歐盟法律應包括先前的歐共體法律,即:歐洲煤鋼共同體法、原了能共同體法和歐洲經濟共同體法。本文對“歐盟法律”在廣泛的歷史意義上進行界定,即:從煤鋼共同體的創立到目前歐盟整個一體化進程中所涉及的全部法律。本文對歐盟法律研究在中國的數據統計截止到2001年8月。
    ③ 參見王鐵崖主編:《國際法》,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第3頁。
    ④ 例如,曾令良著:《歐洲共同體與現代國際法》,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2年版,及其修訂版《歐洲共同體與現代國際法》,(臺)志一出版社 1994年版;蘇明忠譯:《歐共體基礎法》,國際文化出版社1992年版;黃勝強著:《歐洲共同體海關制度》,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版;戴炳然譯:《歐洲共同體條約集》,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芮木主編:《國際條約公約集成》,人民法院出版社1994年版;劉世元著:《歐洲聯盟法律制度》,吉林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劉星紅著:《歐共體對外貿易法律制度》,中國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宋英編譯:《歐洲聯盟法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等等。
    ⑤ 例如,阮方民著:《歐盟競爭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王曉曄著:《歐共體競爭法》,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高家偉著:《歐洲環境法》,工商出版社2000年版;[德]海因·克茨著,周忠海、李居遷、宮立云譯:《歐洲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朱淑娣主編:《歐盟經濟行政法通論》,東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劉俊海譯:《歐盟公司法指令全譯》,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等等。
    ⑥ 參見曾令良著:《歐洲共同體與現代國際法》,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2年版,及其中文繁體修訂版《歐洲聯盟與現代國際法》,(臺灣)志一出版社1994年版。
    ⑦ 參見Commiss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v.Counci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Case22/70)[ERTA],[1971]ECR263,[1971] CMLR 335.
    ⑧ 參見N.V.AlgemeneTransport-EnExpeditieOndememingVan Gend&Loosev.NetherlandslnlandRevenueAdministration,[1963]ECR 1,[1963]CMLRl05.
    ⑨ FrancisSynder著,宋英編譯:《歐洲聯盟法概論》,北京文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2頁。
    ⑩ 參見沈雁南:《論中國的“歐洲學”建設問題》;載《學術界》2000年第5期,第90--92頁。

    聲明:該書摘由本站掃描錄入,僅供介紹圖書使用,錯誤在所難免,引用時請與原書核對。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三级国产精品理论三级 |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 曰本女人色黄网站 | 成 人 黄 色 激 情视频网站 | 日本人成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 宫女淫春3在线观 | 成 人 亚洲 综合天堂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三级国电话系列 |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 波多野结衣视频免费观看 | 97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欧美 | 夜色邦合成福利网站 |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看 | 国产成人a福利在线观看 | 日韩黄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精品一区二区 | 视频一区精品 |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一区 | 一级在线视频 | 成人在线视频免费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 成年人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 日韩在线亚洲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蜜臂 | 国产老鸭窝毛片一区二区 | 国产年成美女网站视频免费看 | 欧美成人毛片一级在线 | 香蕉久久综合精品首页 | 国产a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在线 |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 | 中文在线观看视频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九九九精品 | 97国产在线视频公开免费 | 特黄的欧美毛片 | 亚洲午夜在线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 收集最新中文国产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