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國法治發展展望
在2008年法治狀況取得較人進腱的基礎上,2009年,中國必將立足科學發展,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
2009年,中國將進一步加強法律的制定與修改,《食品安全法》、《國家賠償法(修訂)》、《社會保險法》、《刑法修止案(七)》等多部重要的法律有望在2009年獲得通過,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8年11月28日召開會議討論了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原則同意中央政法委員會《關于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意見》,要求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要從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出發,以維護人民利益為根本,以促進社會和諧為主線,以加強權力監督制約為重點,緊緊抓住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關鍵環節,進一步解決體制性、機制性、保障性障礙,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規范司法行為。在此次會議精神的指導下,2009年中國司法改革有望得到進一步深化。
大力推行依法行政、打造服務型政府仍將是今后中國法治發展的重點。新的一年中,中國的行政法治必將在推行公開、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行政執法機制等方面加大:1。作力度。2009年,政府運行透明度將進一步提高。隨著《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進一-一步貫徹實施以及廣大公眾權利意識的不斷提升,政府機關推行政府信息公開的力度將繼續加大。不過,由于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公開意識的提升不能一步到位,政府信息公開的許多配套制度還有待完善,因此,《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實施在2009年將面臨許多挑戰。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仍舊需要繼續大力推進。2008年的機構改革啟動了中國漸進式推進大部制改革的歷程,這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在中央國家機關的改革初步告一段落之后,地方政府面臨著如何在本地推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仟務。同時,怎樣從根本上劃清行政權力的界限,合理配置行政職能,也將是今后行政法治關注的重點。
探索如何完善行政執法體制是中國行政法治的重要任務。2008年,各類安全生產事件的發生暴露出中國行政執法體制上存在的問題,也進一步印證了過分依賴市場機制可能帶來的巨大危害,政府不是管得越少越好,而是要管好該管的事。如何合理配置行政權力,確保政府對經濟、社會的有效監管,將是2009年中國政府需要著力研究解決的問題.
2009年,為了應對金融危機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巨大影響,中國將繼續貫徹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強宏觀調控,確保宏觀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金融危機暴露了一些發達國家金融監管體制存在的致命缺陷,給中國的金融監管敲響了警鐘2009年中國有關部門勢必將在加強金融監管,有效防范金融風險方面有
所作為,比如,中國將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金融法制,包括建立和健全信用評級制度、加強資產證券化的風險險控制和監管、進一步完善金融調控法和金融監管法、加強金融衍生品監管等。
2009年,中國在民生方面的法治進展尤其值得關注。《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農村地權改革的方向,2009年.中國政府為此所可能出臺的各項配套措施值得期待。
面對金融危機所造成的就業壓力,中國將在2008年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勞動者權益保障,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促進勞動者創業、就業。中國有關部門將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擴大就業,并將繼續加強勞動執法檢查力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2009年,社會保障的法治發展仍將是公眾的關注重點。新一輪醫療改革方案將逐步得到落實。在此次改革中,中國將進一步扭轉醫療衛生領域的市場化、商業化傾向,堅持“醫改”的公益性方向。為此,政府補助要到位,同時改革保障的一體化發展,確保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推動城鄉醫療資源公平分配,使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的資源分布到城市基層社區醫院和農村基層衛生院,為大多數民眾而不是“少數人”提供醫療服務。此次醫改還將會逐步實現公立醫院與營利性醫院分離、醫院“管辦分離”和“醫藥分離”,醫院從“以藥養醫”逐步走向“以醫養醫”,真正降低藥品消耗費用,減輕群眾負擔。新“醫改”方案已經于2009年1月21日出臺。
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發展,中國城市住房的需求壓力很難在短期內得到緩解,如何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機制,尤其是如何不斷提升中低收入者的住房水平,這將是今后中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摘自:李林著《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7(2009)(附光盤)/法治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