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images/40818.jpg)
利用階段的風險對應
企業取得知識產權后,通過企業自身實施或者轉讓、許可使用等形式加以利用,以實現知識產權的經濟價值,這也是企業知識產權權利化的目的之一。但是不可否認,在現實的市場經濟活動中,每種利用形式都不可避免的隱含著內在的風險。企業必須注意并采取有效手段予以預防或規避。
1.信息泄露的風險及對應
在知識產權的利用階段,不管是企業自己實施還是許可他人使用,信息的保密都極為重要。企業自己實施的,應該強化內部管理體制,加強對員工的管理。實施轉讓或許可使用的,企業首先需要選擇許可的對象,企業應該選擇信用良好的合作伙伴,并從各方面予以考察。然后進入合作商討階段,不管最后是否成功實施許可,雙方都需要先交換信息,尤其是關于許可對象的信息,與研發階段相同,此時必須首先簽署保密協議,約定保密信息的范圍和保密措施。之后進入實質性業務合作階段,雙方就合作的合同條件進行協商,合同條款中也有必要重申保密條款,限制被許可方使用的范圍和方式。現實中經常存在專利技術與商業秘密一并許可使用的情形,此時保護信息的安全就更加重要。
2.合同風險及管理
知識產權的轉讓許可都屬于法律行為,雙方需要簽署一系列的合同來規定合作的條件和雙方的權利義務。對于上述合同企業應該進行妥善管理。合同管理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①簽署合同前的審查:合同需經雙方協商達成一致才能簽署。因此,只要雙方協商一致,無論書面、口頭、電話等何種形式都可以形成合同關系。因此,應該對于合同相關的細節逐一進行個別審查。對于對方企業的規模、信用、所涉的糾紛等情況都要有所了解。例如,企業可以建立合作伙伴信用審查體制,以減少風險。企業也可以根據企業的經營活動,實現擬定合同樣本,對合同進行統一管理。
②合同條款的遵守:合同一旦簽署,雙方必須遵照履行。如果違反合同,就可能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等。合同是證明雙方意思表示一致的書證,合同的標題與法律效力并沒有實質的關聯性。但是,經常存在這樣一種誤解,認為備忘錄、意向書等文件的法律效力比較低。實際上只要雙方達成一致,即使只是口頭協議,合同也是成立的。因此,忽視備忘錄、意向書的法律效力是很危險的。
③合同有效期的管理:合同一般都規定有效期間,一旦期滿就失去了法律效力。特別是在專利許可等合同中,除了合同本身的有效期外,還規定了特殊條件下的不同有效期。例如許可合同的有效期為5年,但是保密條款中可能會約定,保密義務在許可合同有效期滿后5年內繼續有效,因此,在許可合同期滿后的5年內,企業仍應遵守保密義務。
摘自:江平著《中國如何煉成軟實力?:法學家談法律與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