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视频-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真不卡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海運貨物保險適用的法律及其完善思考--國際貿易法研究

    沈木珠 已閱11138次

    查看此書介紹或購買此書


    海運貨物保險適用的法律及其完善思考

    在我國尚未有一部海上保險單行法。然而,有關調整海上保險合同關系的法律則主要規定于《海商法》第12章和《保險法》之中。根據2009年2月28日修訂通過并于同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保險法》第184條“海上保險適用海商法的有關規定;海商法未作規定的,適用本法的有關規定”的規定,海上保險合同理當優先適用《海商法》的有關規定。但是,在《海商法》與《保險法》的規定不同或不完全相同,或者兩法規定不夠明確或未作規定的情況下,海上保險應如何適用法律,以及有關法律應當如何完善等,均亟須進行探討。

    (一)海運貨物保險適用法律的一般原則

    《海商法》和《保險法》是我國海運貨物保險法最主要的淵源!逗I谭ā返12章是調整海上保險合同關系的主要法律,而《保險法》則是調整所有保險合同關系的法律。在《海商法》和《保險法》實施之前,調整海上保險合同關系的法律、法規還包括《經濟合同法》、《涉外經濟合同法》和《財產保險合同條例》。但由于《保險法》和《合同法》的公布實施,原《經濟合同法》、《涉外經濟合同法》和《財產保險合同條例》均已廢止。因此,《海商法》、《保險法》和《合同法》即成為我國海上保險法的重要表現形式。然而,這些法律畢竟不是海上保險單行法,其規定也就不可能面面俱到、應有盡有和完全統一。這就必然會給保險合同當事人和關系人、法院和仲裁機構在正確適用法律上帶來難題。為此,我們必須認真研究,特別在適用法律時嚴格遵守以下一般原則:

    (1)《海商法》有規定的,適用《海商法》的規定;

    (2)《海商法》沒規定的,適用《保險法》的規定;

    (3)《海商法》、《保險法》均有規定,但其規定相抵觸或不完全相同的,仍適用《海商法》的規定;

    (4)《海商法》、《保險法》均沒規定的,適用《合同法》、《民法通則》和其他民事法規的規定;

    (5)《合同法》、《民法通則》和其他民事法規也沒規定的,適用相關的國際慣例。

    (二)海運貨物保險若干問題的法律適用

    1.合同的當事人問題

    我國《海商法》第12章是海上保險合同的專章規定,其中關于合同當事人的規定僅指保險人和被保險人,始終未提及投保人這一概念,同時也未見對保險人和被保險人下定義。對此,人們必然要問:海上保險合同能否是為第三人利益而訂立的涉他合同?如肯定回答,其法律依據是什么?又應如何適用呢?

    從我國的海上保險實踐來看,投保人在一般情況下就是被保險人本人,但在某些場合,投保人則是被保險人的代理人。因此,為他人利益而與保險人訂立海上保險合同的情況是屢見不鮮的。例如,國際貨物買賣中的CIF合同,賣方負有自費為買方投保的義務,買方為保險單的被保險人,而賣方則是投保人,代買方與保險人簽訂海運貨物保險合同。又如,自我國確立保險經紀人制度以來,保險經紀人接受被保險人的委托并為被保險人的利益而投保,成為與保險人訂立海上保險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即投保人)。以上情況均表明海運貨物保險合同具有涉他性。

    我國《民法通則》第63條以及我國民事法律的理論與實踐均確認和承認合同當事人可以為第三方的利益而訂立合同;特別是《保險法》的公布實施,更明確了保險合同的當事人為保險人和投保人,并給投保人、保險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下了定義,同時還確立了保險經紀人制度。同樣,保險合同的涉他性在各國海商法和保險實務中也都得到肯定和承認,如英國MIA 1906第14條第2款規定:“受押人、受讓人或其他具有保險利益的人可以以自己的名義為自己的利益或他人的利益進行投保!倍覈逗I谭ā逢P于海上保險合同當事人(僅指保險人和被保險人)的規定顯然不能適用于投保人為他人利益而與保險人訂立的海上保險合同。有鑒于此,筆者認為,在對有關涉他合同的法律適用上,既然《海商法》不能滿足這一需要,那么我們則可將調整保險合同關系的普通法,即《保險法》第10條、第18條第2款、第12條第5款和第18條第3款關于合同當事人身份的規定適用于海上保險合同。這樣,一方面彌補了《海商法》的缺陷,另方面又確認投保人既可以為自己的利益投保而成為海上保險合同的被保險人,也可以為他人的利益而與保險人訂立合同并在其上約定被保險人、受益人或保險賠款領受人。不過,這一法律適用必須通過司法解釋或其他方式予以確定。

    2.合同的基本原則問題

    海上保險合同的基本原則是最大誠信原則和保險利益原則等。最大誠信原則成為海上保險合同的基本原則早已為英國MIA 1906所確立,現已為各國海上保險法所接受。該原則之所以成為海上保險合同的基本原則,是因為它貫穿于訂立合同和履行合同的全過程。它不但要求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恪守誠信,同時也要求保險人恪守誠信,即最大誠信義務的履行是相互的。@該原則要求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履行如實告知和嚴格遵守保證兩項義務,而保險人則應盡依法經營和明確說明等義務。我國《海商法》對最大誠信原則未作規定,而且《海商法》第222條的規定僅強調被保險人負有如實告知的義務,但對被保險人應負的嚴格遵守保證的義務和保險人應盡的義務則只字未提。這顯然也是《海商法》之不足,它不利于最大誠信原則在我國海上保險合同上的適用。

    我國《海商法》的這一不足,很容易引起人們對最大誠信原則內容的兩點誤解:(1)認為被保險人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就是履行最大誠信義務;(2)最大誠信義務是被保險人的單方義務,與保險人無關。此外,《海商法》規定被保險人的義務條款較多,且限定了履行義務的具體時間,如《海商法》第222條使用的“合同訂立前”,第234、235、236條規定的“立即”等;但規定保險人的義務條款則較少,且對其履行義務的時間未明確限定,如《海商法》第237條使用“及時”這一彈性詞語作為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支付保險賠款的時間。這些規定顯然授予人們對《海商法》偏袒保險人之口實,因此,作為海上保險合同基本原則之一的最大誠信原則是很難適用于我國海上保險合同的。筆者認為,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將《保險法》第5條的“誠實信用原則”、第17條“保險人應當說明”和《保險法》第4章“保險人依法經營”的有關規定也適用于海上保險合同,并且在《海商法》中增加被保險人嚴格遵守保證義務條款,才能使最大誠信的各項義務得以切實履行。另外,還應將《保險法》第23—25條“保險人支付保險賠款的具體時間”同樣適用于海上保險合同,以彌補《海商法》第237條之不足。

    至于保險利益原則,在21世紀初就已被確認為海上保險的基本原則。由于保險合同是一種賠償合同,因此要求獲得保險賠償的人必須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利益原則作為海上保險合同的基本原則最早規定于英國MIA 1906中,但我國《海商法》則未對其作出任何規定。對此,我們本可以將《保險法》第12條第2款關于保險利益原則的規定適用于海上保險合同。

    3.合同的變更、轉讓問題

    《海商法》第12條第2款對海上保險合同的訂立、轉讓和解除作出了規定,但對合同的變更未涉及。海上保險合同在履行過程中,出現變更情況是不可避免的,《海商法》對此未作規定顯然不妥。那么,在《海商法》沒有規定變更的情況下,當事人能否改變合同的內容呢?根據《保險法》第20條的規定,回答是肯定的。該條明確規定:“投保人和保險人可以協商變更合同內容。變更保險合同的,應當由保險人在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批注或者附貼批單,或者由投保人和保險人訂立變更的書面協議!币虼,在海上保險實踐中,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應當依據《保險法》第184條的規定,將《保險法》第20條的規定適用于海上保險合同的變更。

    關于海上保險合同的轉讓,在《海商法》第229、230條中已有規定,但該兩條規定僅涉及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船舶保險合同的轉讓,沒有涉及其他海上保險合同的轉讓問題。這顯然也是《海商法》的疏漏。關于其他海上保險合同的轉讓,可依照以上適用原則之二,適用《保險法》第49條之相關規定。

    4.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問題

    海上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一種法定權利,無論我國《海商法》第252條、《保險法》第60條,還是英國MIA 1906第79條都有關于保險人取得代位求償權的規定;《海商法》第253、254條和《保險法》第60條還就保險人行使代位求償權作了規定。但正由于《海商法》和《保險法》都對保險人代位求償權問題作了規定,從而導致了我國法律對以下兩個問題的規定產生了差異:

    第一,在代位求償權的概念和性質上,《海商法》第252條的規定,沒有完全提出代位求償權的概念,僅提出保險人取得代位求償權的條件,并使用“被保險人向第三人要求賠償的權利,自保險人支付賠償之日起,相應轉移給保險人”的詞句。該條規定顯然沒有強調代位求償權的性質,而僅僅說明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的取得是請求權的轉移。如照此規定,被保險人在獲得保險賠款后,不論是否獲得足額賠償,都不得再向第三方請求賠償;另外,保險人也只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代位求償權;再者,保險人只要證明自己已支付了保險賠償,即可向第三方追償而無須持被保險人簽署的權益轉讓證書。

    《保險法》第60條的規定,既明確了代位求償權的概念,也明確了代位求償權的性質,即代位求償權是代位權而不是請求權的轉移。據此,保險人行使代位求償權既可以以自己的名義,也可以以被保險人的名義;另外,保險人行使代位權,“不影響被保險人就未取得賠償的部分向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

    第二,在對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的保護上,《保險法》第61條第2款和《海商法》第’253條后半部分均作了相同的規定,即由于被保險人的過錯致使保險人不能行使代位求償權的,保險人可以相應扣減保險賠償金。但是,對于因被保險人的故意而放棄第三人追償的懲罰程度,兩法規定差別顯然!侗kU法》第61條第1、2款分別規定:“保險事故發生后,保險人未賠償保險金之前,被保險人放棄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的,保險人不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保險人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后,被保險人未經保險人同意放棄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的,該行為無效!倍逗I谭ā返253條前半部分則規定,被保險人未經保險人同意放棄對第三人追償的,保險人可以相應扣減保險賠款!侗kU法》對故意損害代位求償權的行為規定給予嚴懲,即規定“保險人不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而《海商法》對同樣行為的懲罰則較寬松,僅規定“可以相應扣減保險賠償”?梢,《保險法》對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的有效行使更有保障,更有助于保險人實現其代位求償權。

    由于《海商法》與《保險法》在對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的取得和行使方面的規定存在差異,人們在對其理解和適用上便難免發生爭議;因此在對兩法的適用上,有必要明確。根據《保險法》第184條的規定,海上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應當優先適用《海商法》的有關規定,盡管兩法在對該問題的規定上不完全相同,但在沒有新的統一規定之前,優先適用《海商法》的有關規定更符合法律適用的一般原則。

    (三)完善海運貨物保險立法的幾點意見

    我國海運貨物保險雖已有特別法和普通法可依,但立法的完善程度與海上保險法發源地的英國相比,差別還較大。為了盡快完善我國海運貨物保險法,促進我國海運貨物保險業的迅速發展,筆者認為有必要盡早考慮做好如下幾項工作:

    1.通過立法明確規定海運貨物保險適用的法律

    (1)《海商法》、《保險法》和《合同法》實施之前,海運貨物保險合同關系受《經濟合同法》、《財產保險合同條例》和《涉外經濟合同法》的調整,但在《海商法》、《保險法》施行以來及《合同法》公布后,并未見有立法明確規定海運貨物保險合同關系不再受三項合同法調整,這很可能造成合同當事人或關系人在適用法律上的混亂而導致糾紛的產生。(2)《海商法》、《保險法》實施前后,國內執行的旨在調整保險合同關系的法律規范,也難免會有與該兩法相抵觸的規定,而該兩法又都沒有關于“與本法有不同規定者,以本法為準”的規定,尤其是在該兩法實施后而公布執行的某些規定@若與該兩法發生抵觸,按法律優于法規的法律適用原則,無疑應適用兩法的規定,但按后法優于前法的法律適用原則,似乎又應適用后來的規定。(3)當《海商法》與《保險法》的規定不一致時,應優先適用調整保險關系的普通法(即《保險法》)。以上問題都必須通過立法形式予以明確。

    2.通過司法解釋明確《保險法》在多大范圍內適用于海上保險,包括海運貨物保險

    《保險法》第184條雖已明確規定“海上保險適用海商法的規定,海商法未作規定的,適用本法的有關規定”。按該條規定可以推知,凡《海商法》未作規定而《保險法》有規定的都可全部適用于海上保險。但有學者認為,《保險法》是一部調整各種保險合同關系的普通法,它自然較多地考慮其普遍性,而無法顧及其特殊性。更何況,海上保險合同多為具有國際性和涉外性的保險合同,《保險法》的某些規定即使在《海商法》沒有規定時,也不能全部適用于海上保險。例如,《保險法》第12條第2款“財產保險的被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生時,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第17條關于“保險人應當向投保人說明合同的內容”;以及第30條“逆利益解釋原則”的規定等。筆者認為,如根據《保險法》第184條的規定,只要《海商法》未規定的,《保險法》的規定都可適用于海上保險,那么,海上保險就會出現許多不必要的紛爭!侗kU法》的規定是否完全符合調整海上保險關系,應當通過實踐加以檢驗。筆者認為,《保險法》的如下規定是完全適用于海上保險的,如最大誠信原則的規定,包括保險人明確說明和依法經營的義務條款;有關保險合同當事人身份的規定和保險合同變更的規定等。這些規定都是調整海上保險合同關系的必要法律規范。除此之外,《保險法》中其他由于《海商法》未規定而應當適用的條款。有關機關應對其進行斟酌,并通過司法解釋予以明確規定。

    3.在《海商法》中增補被保險人遵守保證的義務條款

    在海上保險合同中,保證是被保險人向保險人作出的承諾或確認,而保險人正是基于這種承諾來承保風險的,故稱之為承諾性保證。海上保險的特殊性要求合同雙方遵循最大誠信原則,據此,被保險人除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外,還負有嚴格遵守保證的義務。原因是,告知義務是在合同訂立前履行的,而合同成立后,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實際情況是無法控制和掌握的,為把風險限定在合同訂立時預計的范圍內,故要求被保險人嚴格遵守保證。

    雖然從我國《海商法》第235條的規定已可看出,被保險人的保證義務,保險人的解約權和“續!钡纫呀浀玫搅舜_認,但是作為最大誠信原則的一項重要內容,僅用一項簡單的條文予以規定,未免使當事人在實際業務中無所適從。因此,我國立法機關應當盡早著手對《海商法》的修訂工作,考慮在《海商法》第12章第2節或第3節中增加被保險人的保證義務條款,規定保證的法律性質、形式、內容以及違反保證的免責等。

    4.修改《海商法》關于物上代位權的規定

    所謂物上代位權,是指保險人在保險標的發生推定全損,且接受被保險人的委付后,有直接取得保險標的物權的權利。關于物上代位權,我國《海商法》第250條已有規定,即“保險人接受委付的,被保險人對委付財產的全部權利和義務轉移給保險人”。該條規定并未明確保險人取得物上代位權的時間,因此,我們可以參照英國MIA 1906第79條的規定,在《海商法》第250條中明確規定保險人一旦取得保險標的的物權,其物上代位的效力應追溯到保險事故發生之日。另外,《海商法》第250條既然規定的是“全部權利和義務轉移給保險人”,那么保險人一旦接受委付,即承擔了保險標的的全部權利和全部責任。因此,在《海商法》第254條第2款中應明確規定“保險人基于物上代位權而行使的代位求償權除外”,使其與權責對等原則相吻合。

      摘自:沈木珠著《國際貿易法研究》

    聲明:該書摘由本站掃描錄入,僅供介紹圖書使用,錯誤在所難免,引用時請與原書核對。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波多野结衣在线 | 黄色天堂在线 |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 | 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俄罗斯 |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九草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 99久久伊人一区二区yy5099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成人欧美网站免费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2020 | 亚洲第一免费网站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精品产 | 萌白酱白丝护士服喷水铁牛tv | 免费成人 | 噜噜噜狠狠夜夜躁精品 | 97国产精品 | 97视频久久| 日韩欧美国产视频 |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美女一级在线观看 |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 亚州不卡| 国产真实女人一级毛片 | 成年男女男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网站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国产视频 |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播放 | 欧美日韩亚洲v在线观看 |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4 | 日韩欧美视频一区 | 国产一级久久免费特黄 | 香港日本韩国三级网站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网址 | 国内精品视频成人一区二区 | 中国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