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實行菜單式培養模式的可行性
1.有利于實行法律碩士菜單式培養的政策背景
2009年,教育部多次召開了關于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及改革工作的會議,并出臺了《關于做好全日制攻讀碩十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轉發各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全日制碩十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等文件。研讀這些最新的會議和文件精神,傳達出了這樣一些信息:一是鼓勵創新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二是要著力解決專業學位研究生辦學理念、培養模式與社會、行業及企業結合不夠的問題。此外,吉林大學霍存福教授在制定《法律碩十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合格評估方案》草案時,也提出鼓勵法律碩十專業教育在基礎過硬的情況下形成特色和傳統。法律碩十菜單式培養模式,正是以提倡辦學與社會對接為基本思路,突出法律碩十的職業特色,是在現有基礎上對法律碩十培養模式進行改進的大膽嘗試。
2.國外成功的范例
從國外的情況看,日本的法律碩十教育中,考生填寫報考申請表時,必須明確填寫自己的“希望專攻領域”,以促使學生盡可能對其未來的研究目標做到早期確定。入學后,培養過程中也注重培養“專攻領域”的高級人才,具體要求就是了解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熟悉自己的專業。美國法律碩十教育的主要授課方式是案例討論,選課基本上是系列選修課群,學生可充分自由選擇某一方向的選修課,以形成自己職業方向所需的專業性知識,再通過現場實習發展學生專業方向上的訴訟、辯護、起草合同、談判等職業技能。由此可見,日本法律碩十教育中的確定研究方向、美國法律碩十教育中的選修課群,實際上也體現了菜單式培養模式中自主選課、按方向培養的思想。
3.菜單式培養模式具可行性
從我同目前各高校的教學基礎上看,實行法律碩十菜單式培養模式也是具有可行性的。實行菜單式培養模式最大的難點,就是要提供一份科學完善的“培養菜單”,同時菜單上的內容有配套的落實機制。對于招生規模較大的學校來說,菜單式培養是對已有教學模式的精細化,培養成本雖然上升,但成本的上升所帶來的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升則會更加顯著。對于招生規模較小的學校來說,提供的“培養菜單”可以采用模塊化的方法,將多門課程捆綁在一起,以節省教學資源。
摘自:包玉秋 主編 《法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