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视频-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真不卡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中國銀保監會就《銀行保險機構恢復和處置計劃實施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

    Law-lib.com  2021-2-27 9:25:03  銀保監會網站


    為建立銀行保險機構恢復和處置計劃機制,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保障關鍵業務和服務不中斷,實現有序恢復與處置,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維護金融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我會起草了《銀行保險機構恢復和處置計劃實施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反饋意見:

    一、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發送至:gzzx@cbirc.gov.cn,并在郵件主題注明“恢復和處置計劃意見”字樣。

    二、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郵寄至: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甲15號中國銀保監會法規部(100033),并在信封上注明“恢復和處置計劃意見”字樣。

    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1年5月25日。

     

                                       中國銀保監會

                                     2021年2月26日

     

    銀行保險機構恢復和處置計劃實施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制定目的及依據) 為建立銀行保險機構恢復和處置計劃機制,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保障關鍵業務和服務不中斷,實現有序恢復與處置,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維護金融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概念界定) 本辦法所稱恢復計劃是指銀行保險機構預先制定,并經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認可的應對方案,在重大風險情形發生時,該方案主要通過自身與股東救助等市場化渠道解決資本和流動性短缺,恢復持續經營能力。
    本辦法所稱處置計劃是指銀行保險機構預先建議,并經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審定的應對方案,在恢復計劃無法有效化解銀行保險機構重大風險,或者可能出現引發區域性與系統性風險情形時,通過實施該方案實現有序處置,維護金融穩定。
    恢復和處置計劃是銀行保險機構與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在危機情景中的行動指引,但不排除在危機情景下實施其他恢復和處置措施。
    第三條(基本原則) 銀行保險機構建立恢復和處置計劃機制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依法有序原則;謴秃吞幹糜媱潙凑辗ǘ嘞藜俺绦蛑贫ㄅc實施,充分維護各方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實現有序恢復與處置,維護金融穩定。
    (二)自救為本原則;謴秃吞幹糜媱潙獔猿质褂勉y行保險機構自有資產、股東救助等市場化渠道籌集資金開展自救,自救資源應符合合格性和充足性要求。僅在自救無效且可能引發區域性與系統性風險、危及金融穩定時,方可由有關部門以成本最小化方式依法處置。
    (三)審慎有效原則;謴秃吞幹糜媱潙浞挚紤]所在行業特征與不同壓力情景,并符合銀行保險機構實際和本地金融市場特點,流程清晰,內容具體,具備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四)分工合作原則;謴秃吞幹糜媱澋闹贫ㄅc實施應有明確的職責分工,銀行保險機構及其股東應嚴格落實主體及股東責任,各有關部門應加強統籌協調,嚴格落實法定職責,形成合力。
    第四條(適用范圍) 符合以下條件的銀行保險機構,應按本辦法要求制定恢復和處置計劃:
    (一)按照并表口徑上一年末(境內外)調整后表內外資產(杠桿率分母)達到3000億元人民幣(含等值外幣)及以上的商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眾存款的金融機構以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公司;
    (二)按照并表口徑上一年末(境內外)表內總資產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含等值外幣)及以上的保險(控股)集團和保險公司;
    (三)雖不符合上述條件,但基于業務特性、風險狀況、外溢影響等因素,經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指定應制定恢復和處置計劃的其他銀行保險機構。
    銀行保險機構與其控股集團均符合上述條件的,一般應在其控股集團統籌下分別制定恢復和處置計劃。但是,保險(控股)集團及其附屬保險公司均符合上述條件的,由保險(控股)集團統一制定恢復和處置計劃。
    第五條(總體要求) 恢復和處置計劃應考慮銀行保險機構經營的特定環境,全面體現機構的性質、規模以及業務的復雜性、關聯性和可替代性等,通過梳理本機構風險領域和薄弱環節,有效提高透明度,降低復雜性,提升自救能力,防范系統性風險。
    恢復和處置計劃應分別考慮單個銀行保險機構或其控股集團和整個金融體系的壓力情景,并考慮危機情形中風險跨市場、跨行業、跨境傳遞的潛在影響。如有需要,銀行保險機構應調整壓力測試情景假設或增加額外壓力情景。
    第六條(信息收集與報送要求) 銀行保險機構應建立與恢復和處置計劃相適應的信息管理系統,確保能夠及時收集、報送與恢復和處置計劃制定、認可、演練以及可處置性評估等所需的相關信息。
    第七條(機構內部架構要求) 銀行保險機構應當構建與本機構相適應的恢復和處置計劃治理架構,明確制定、審批與更新流程。
    銀行保險機構制定或更新的恢復計劃和處置計劃建議應由董事會審批,銀保監會另有規定的除外。董事會對恢復計劃和處置計劃建議的制定及更新承擔最終責任,高級管理層承擔管理責任,股東按照法律法規或公司章程規定承擔股東責任。
    銀行保險機構應當指定專門委員會或具體部門負責恢復和處置計劃管理工作,并建立內部考核和問責機制。
    第八條(整體工作機制安排) 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應對銀行保險機構恢復和處置計劃的制定及實施承擔監管責任。
    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應當依法與人民銀行、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證券監督管理部門、財政部門以及地方政府等共享銀行保險機構的恢復和處置計劃。
    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應協調各有關部門按照法定職責對銀行保險機構恢復和處置計劃的制定及實施提供支持。
    第二章 恢復計劃
    第九條(制定恢復計劃的基本目標) 恢復計劃的目標是,使得銀行保險機構能夠在重大風險情形下通過采取相關措施恢復正常經營。
    第十條(恢復計劃應包含的主要內容) 恢復計劃主要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經營情況、組織架構等基本概況,實施恢復計劃的治理架構,關鍵功能、核心業務、重要實體識別,壓力測試,觸發機制,恢復措施,溝通策略,恢復計劃執行障礙和改進建議等。
    恢復計劃具體要素可根據機構類型與自身特點,參考本辦法附件1《恢復計劃示例(商業銀行版、保險公司版)》作適當調整。
    第十一條(恢復計劃的認可流程) 首次制定恢復計劃的銀行保險機構應于下一年度8月底前,將恢復計劃根據監管職責分工報送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
    恢復計劃未獲認可的,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應自收到恢復計劃之日起2個月內提出書面意見。銀行保險機構應按照要求在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規定的時限內完成修改并重新報送。
    第十二條(恢復計劃的更新維護) 銀行保險機構上一年度恢復計劃已經獲得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認可的,應于每年8月底前完成年度更新,并根據監管職責分工報送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
    恢復計劃的更新未獲認可的,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應自收到恢復計劃之日起2個月內提出書面意見。在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規定的時限內,銀行保險機構應按照要求完成修改并重新報送。
    在管理架構、經營模式、外部環境等發生重大變化,或者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認為有必要時,銀行保險機構應及時更新恢復計劃并按照前述要求報送,以使恢復計劃與銀行保險機構經營風險情況相適應。
    銀行保險機構應在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的指導下,加強對恢復計劃的實施演練,以提升恢復計劃的可執行性與有效性。
    第十三條(恢復計劃的啟動與實施) 銀行保險機構發生重大風險,符合恢復計劃啟動標準的,經董事會或董事會授權的有權人批準,可啟動實施恢復計劃,并按照相關規定自批準啟動實施的24小時內向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報告。
    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認為有必要的,可以依職權要求銀行保險機構啟動實施恢復計劃,銀行保險機構應予以執行。
    第三章 處置計劃
    第十四條(制定處置計劃的基本目標) 處置計劃的目標是,通過預先制定的處置方案,使得銀行保險機構在無法持續經營或執行恢復計劃后仍無法化解重大風險時,能夠得到快速有序處置,并在處置過程中維持關鍵業務和服務不中斷,以維護金融穩定。
    第十五條(處置計劃建議應包含的主要內容) 處置計劃建議的主要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經營情況、組織架構等基本概況,實施處置計劃的治理架構,關鍵功能、核心業務、重要實體識別,處置資金來源及資金安排,處置計劃實施所需的信息和數據,處置計劃的實施方案、溝通策略,處置對本地和宏觀經濟金融的影響,處置實施障礙和改進建議等。
    處置計劃建議具體要素可根據機構類型與自身特點,參考本辦法附件2《處置計劃建議示例(商業銀行版、保險公司版)》作適當調整。
    第十六條(處置計劃的制定流程) 首次制定處置計劃建議的銀行保險機構應于下一年度8月底前,將處置計劃建議根據監管職責分工提交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
    處置計劃建議未獲認可的,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應自收到處置計劃建議之日起2個月內提出書面意見。銀行保險機構應按照相關要求在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規定的時限內完成修改并重新報送。
    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應根據處置計劃建議,按照處置的法定權限和分工,綜合考慮處置資源配置等因素,商各有關部門,形成銀行保險機構的處置計劃。
    第十七條(處置計劃的更新維護) 銀行保險機構上一期處置計劃建議已經獲得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認可的,應于第二年度的8月底前完成更新,并根據監管職責分工報送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
    處置計劃建議的更新未獲認可的,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應自收到處置計劃建議之日起2個月內提出書面意見。在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規定的時限內,銀行保險機構應按照要求完成修改并重新報送。
    在管理架構、經營模式、外部環境等發生重大變化,或者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認為有必要時,銀行保險機構應及時更新處置計劃建議并按照前述要求報送。
    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應至少每兩年更新一次處置計劃,充分考慮銀行保險機構以及整個金融體系面臨的經濟環境、法律環境等變化因素,提升處置計劃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第十八條(處置計劃的啟動與實施) 銀行保險機構恢復計劃的實施無法有效化解重大風險或者可能引發區域性與系統性風險,需啟動實施處置計劃的,應按照法定權限與風險處置職責,由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會同有關部門應對處置。
    處置過程中應當明晰處置責任,既要守住底線,防范區域性與系統性風險,又要依法合規,防范道德風險,實現有效與有序處置。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十九條(可處置性評估) 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應會同有關部門定期開展可處置性評估。
    可處置性評估是指對銀行保險機構的組織架構、經營模式等是否適應實施處置計劃所開展的持續性評價活動。
    第二十條(可處置性評估的內容)可處置性評估應關注處置計劃實施的可行性與可靠性,以及銀行保險機構提高可處置性需改進的方面。
    可處置性評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處置機制和處置工具是否合法可行、處置資金來源及資金安排是否明確、銀行保險機構的關鍵功能識別方法是否合理、關鍵功能在處置中能否持續運行、組織架構及管理信息系統能否支持處置、處置的協調合作和信息共享安排是否可行、處置措施是否與實際情景較好匹配,某階段采取的處置措施是否影響其他處置措施生效、處置對本地和宏觀經濟金融的影響等。
    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可以根據可處置性評估情況,調整處置計劃更新頻率,實行差異化管理。
    第二十一條(特殊情形下開展可處置性評估的要求) 銀行保險機構發生兼并、收購、重組等重大變化的,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應及時評估其可處置性的變化情況。
    第二十二條(排除處置障礙) 為提高銀行保險機構的可處置性,在必要時,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可依法采取監管措施,要求銀行保險機構改變經營方式、調整組織架構等,以排除處置實施的障礙,降低處置難度和成本費用,提升處置有效性。
    第二十三條(指導監督要求) 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應按照監管職責分工,加強對銀行保險機構的指導和監督,通過制定和更新恢復和處置計劃,強化銀行保險機構及其股東自救為本的理念,持續提升機構風險管理水平與防范化解風險能力。
    第二十四條(監督問責措施) 銀行保險機構未按照本辦法要求制定和更新恢復和處置計劃的,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應依法責令限期予以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或者其行為嚴重危及機構穩健運行、損害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可依法采取相應監管措施或實施行政處罰。
    第二十五條(危機管理小組) 對于銀行保險機構可能引發區域性與系統性風險的,可成立各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參加的危機管理小組,共同研究決定處置事宜。
    第二十六條(豁免保障措施) 因實施恢復和處置計劃以應對重大風險、維護金融穩定的需要,銀保監會可以依法豁免對銀行保險機構適用部分監管規定。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名詞定義) 本辦法所稱銀行保險機構,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商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眾存款的金融機構以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人身保險公司、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等從事商業保險經營活動的公司。
    第二十八條(特殊適用) 對于全球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國內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等關于恢復和處置計劃的監管要求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信托公司、財務公司、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金融資產投資公司、銀行理財子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等由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監管的其他金融機構參照適用本辦法的規定。
    第二十九條(境內外協調) 銀行保險機構設有境外分支機構的,境外分支機構應根據東道國或地區監管部門要求,在符合母公司處置策略的前提下,制定與實施恢復和處置計劃。母公司恢復和處置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應當在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或危機管理小組的指導下,通過建立監管聯席會議等方式做好與東道國或地區監管部門的協調,以使恢復和處置計劃在境內外得以合法有效實施。
    在華外資銀行、外資保險公司應在符合境內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的前提下,根據母公司或集團的恢復和處置計劃制定本地恢復計劃和處置計劃建議,并在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或危機管理小組等跨境監管合作機制指導下,做好與母公司或集團的協同工作,以使恢復和處置計劃在境內外得以合法有效實施。
    第三十條(施行時間)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以前發布的相關辦法中與本辦法不一致的,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執行。
    附件:1.恢復計劃示例(商業銀行版)
    2.恢復計劃示例(保險公司版)
    3.處置計劃建議示例(商業銀行版)
    4.處置計劃建議示例(保險公司版)
     
    附件1
    恢復計劃示例(商業銀行版)

    一、概要
    (一)機構概況
    1.經營情況。機構整體經營情況,包括但不限于最新經營情況,發展戰略,經營模式,持有的牌照及主要業務開展情況等。
    2.組織架構。機構設置和組織架構情況,例如公司治理架構、風險管理架構、股權結構、組織架構圖等。
    3.主要分支機構和子公司情況。各主要分支機構/子公司情況,至少包括主要分支機構/子公司的列表、持股比例、業務經營范圍、主要經營情況等。
    (二)恢復計劃更新情況
    本次恢復計劃更新的主要內容,其他與恢復計劃更新相關的因素(首次制定時不需要)。
    二、恢復計劃治理架構
    (一)職責分工
    1.與恢復計劃相關的公司治理,包括董事會、高管層、相關部門在恢復計劃制定、審批、更新、執行等相關工作中承擔的職責;對于區域性金融機構,還應說明地方政府與恢復計劃公司治理的關系,包括是否有提名和任命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權力。
    2.恢復計劃的制定、審批、更新流程,包括向董事會或高管層報告的路線和頻率等;對于區域性金融機構,還應包括與地方政府匯報路徑和溝通形式。
    (二)管理機制
    實施恢復計劃的管理機制,包括恢復計劃的恢復目標、啟動機制、執行機制、終止機制等。
    (三)問責機制
    對于因相關人員履職不力導致機構啟動恢復計劃的,以及相關人員執行恢復計劃不力的,要明確對有關責任人員的問責機制。
    三、關鍵功能、核心業務和重要實體識別
    識別關鍵功能、關鍵共享服務、核心業務條線和重要實體等,對明確銀行關鍵業務,制定適當的恢復措施,確保運營連續性,降低恢復措施對市場的影響,切實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具有重要作用。
    (一)關鍵功能
    關鍵功能是提供給第三方的關鍵業務或產品等金融服務,當這些金融服務出現突發中斷時將帶來嚴重影響,可能引發市場風險傳染或恐慌。關鍵功能在恢復階段應優先保護,確保持續提供服務,或按計劃有序關閉。
    商業銀行的主要金融產品和服務包括至少5個方面:1.存款;2.貸款;3.支付清算托管與結算;4.同業融資;5.資本市場與投資活動(包括但不限于債券投資、特殊目的載體投資、理財產品、承銷、衍生金融產品交易、資金交易等)。商業銀行可以根據自身業務開展情況,對以上產品和服務再進行細分,例如,存款可以分為個人存款和公司存款。
    商業銀行可基于自身提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綜合考慮規模/余額、客戶數、市場影響、可替代性等因素,識別關鍵功能。
    (二)關鍵共享服務
    關鍵共享服務是由機構內部或外包提供,用于實現關鍵功能的服務,并由多個法律實體或業務條線共享。
    關鍵共享服務應具備以下三個要素:該服務由集團內部機構、集團內部獨立法律實體或第三方機構提供;服務對象是集團內部承擔關鍵功能的業務單元或法律實體;服務突然中止或無序關閉會對集團關鍵功能造成重大影響。
    商業銀行的共享服務包括與金融相關的服務和與運營相關的服務。金融相關服務包括資產負債管理、風險管理和估值、交易及資產管理、會計處理等;運營相關服務包括人力資源支持、信息技術、交易處理、不動產管理、法律及合規服務等。
    商業銀行可梳理自身的共享服務,通過建立共享服務與關鍵功能的對應關系,評估影響嚴重程度,識別本機構的關鍵共享服務。
    (三)核心業務條線
    核心業務條線在經營失敗時,可能導致機構收入、利潤和特許經營權價值受到重大損失。識別核心業務條線,有利于明確本機構盈利來源和牌照價值。
    商業銀行可根據自身業務開展情況,確定業務條線的分類,并結合各業務條線的資產、負債、收入、利潤或其他影響機構價值的因素,識別核心業務條線。
    (四)重要實體
    重要實體承載本機構核心業務條線和關鍵功能,對持續經營、維持關鍵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在恢復階段,應對重要實體的存續安排予以特別關注。
    商業銀行可根據實體情況,結合資產、收入、凈利潤、風險加權資產占比,以及是否承擔關鍵功能、監管部門是否直接認定實體的重要性等因素,識別本機構的重要實體。對識別出的重要實體,參照第一部分的要求,說明重要實體的具體情況。
    四、觸發機制
    (一)觸發指標
    1.確定恢復計劃觸發指標,用于監控機構風險和運營情況,識別是否需要進入恢復階段。
    商業銀行恢復計劃觸發指標一般至少包括資本和流動性兩方面的指標,可以包括定量和定性指標。根據各機構情況,監管部門可以要求機構設置特定的觸發指標。
    2.為觸發指標設定合理的閾值和監控頻率,例如,可以分別設置預警值和觸發值,或其他有效的指標監控機制。閾值設定應與監管要求和本機構風險偏好相銜接。
    3.除觸發指標外,還可以設置監測指標,用于監測機構風險水平變化情況,作為是否啟動恢復計劃的提前預警和輔助判斷。
    (二)觸發機制
    恢復計劃觸發機制,例如,指標在各閾值區間時,如何開展監測和報告,如何決定是否觸發恢復計劃。
    五、恢復措施
    (一)恢復措施概覽
    設定一系列恢復措施,提出恢復資本與流動性水平的備選措施與方案,并匯總分析。可參考的選項包括但不限于:降低或延期支付人員薪酬,減少股利分配,壓縮經營成本,調整資產規;蚪Y構,出售或處置資產,出售子公司、分支機構或業務條線,清收不良資產,增加資本金,發行普通股,發行優先股,發行二級資本債券,發行永續債,發行同業存單,短期融資,票據融資,出售債券,資產證券化等。
    商業銀行可不局限于以上選項,可提出其他有效的恢復措施。
    (二)恢復措施分析
    對每項恢復措施,至少從以下方面分析。
    1.恢復能力
    實施該恢復措施的具體方案和假設(例如規模、成本等),分析實施該恢復措施后,可能對機構資本、流動性、凈利潤等各方面的影響。
    2.執行時間
    恢復措施具體的執行步驟、審批程序和預計所需時間。
    3.可行性分析
    結合機構、市場、政策等各方面因素,分析該恢復措施在不同壓力情形下的有效性。
    4.金融基礎服務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方案
    分析恢復措施執行后可能對金融基礎服務以及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的影響,并做好應對安排。
    5.風險及困難分析
    分析在該恢復措施執行中,可能遇到的內外部困難和障礙,例如,操作流程較長影響恢復速度、外部負面影響較大、市場容量限制發行規模、其他可能影響恢復措施執行的因素等。
    六、壓力測試
    (一)壓力測試情景
    描述恢復計劃壓力測試的情景設置和主要情景指標。
    情景設置至少包括系統性壓力情景、自身壓力情景和混合壓力情景。系統性壓力情景指對金融體系或實體經濟基本面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的情景,例如,宏觀經濟衰退、金融市場資產價格下跌等。自身壓力情景指對單一機構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的情景,例如,流動性危機、重大信貸損失等;旌蠅毫η榫笆侵笗瑫r造成系統性壓力影響和自身壓力影響的情景。
    (二)壓力測試結果
    在每類情景下開展壓力測試,列明壓力測試結果。
    壓力測試結果至少包括資本和流動性水平的變化情況,并能體現與觸發指標的聯系。結合壓力測試結果,說明觸發指標及閾值設置的有效性。
    (三)恢復措施有效性檢驗
    根據壓力測試結果,結合恢復措施的恢復能力,測試機構在壓力下,通過實施恢復措施,是否能夠恢復資本和流動性水平。
    七、溝通策略
    在恢復計劃實施過程中,如何與監管部門、地方政府、股東、客戶、員工和社會公眾等開展有效溝通,提高恢復可行性,降低對外部的影響。
    八、執行障礙與改進建議
    機構在恢復計劃執行中可能遇到的障礙,既包括機構內部因素導致的障礙,例如,關聯方眾多、關聯交易復雜、信息系統支持能力不足、缺乏執行經驗等;也包括外部政策和經濟環境可能帶來的障礙,例如,政策有待明確、市場容量不足等。改進建議可以包括對機構自身的建議,也可以包括對國家和地方政策支持方面的建議。
    以上示例內容主要以商業銀行為例。關于關鍵功能、觸發指標、恢復措施等相關內容,各機構可結合業務開展情況及監管要求,參考示例中的要素,對分析內容進行必要調整,以適應本機構經營情況。
     
    附件2
    恢復計劃示例(保險公司版)

    一、概要
    (一)機構概況
    1.經營情況。機構整體經營情況,包括但不限于最新經營情況,發展戰略,經營模式,持有的牌照及主要業務開展情況等。
    2.組織架構。機構設置和組織架構情況,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治理架構、風險管理架構、股權結構、組織架構圖等。
    3.主要分支機構和子公司情況。各主要分支機構/子公司情況,至少包括主要分支機構/子公司的列表、持股比例、業務經營范圍、主要經營情況等。
    (二)恢復計劃更新情況
    本次恢復計劃更新的主要內容,其他與恢復計劃更新相關的因素(首次制定時不需要)。
    二、恢復計劃治理架構
    (一)職責分工
    1.與恢復計劃相關的公司治理,包括董事會、高管層、相關部門在恢復計劃制定、審批、更新、執行等相關工作中承擔的職責;對于區域性金融機構,還應說明地方政府與恢復計劃公司治理的關系,包括是否有提名和任命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權力。
    2.恢復計劃的制定、審批、更新流程,包括向董事會或高管層報告的路線和頻率等;對于區域性金融機構,還應包括與地方政府的匯報路徑和溝通形式。
    (二)管理機制
    實施恢復計劃的管理機制,包括恢復計劃的恢復目標、啟動機制、執行機制、終止機制等。
    (三)問責機制
    對于因相關人員履職不力導致機構啟動恢復計劃的,以及相關人員執行恢復計劃不力的,要明確對有關責任人員的問責機制。
    三、關鍵功能、核心業務和重要實體識別
    識別關鍵功能、關鍵共享服務、核心業務條線和重要實體等,對明確保險公司關鍵業務,制定適當的恢復措施和處置策略,確保運營連續性,降低恢復措施對市場的影響,切實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具有重要作用。
    (一)關鍵功能
    關鍵功能是提供給第三方的關鍵業務或產品等金融服務,當這些金融服務出現突發中斷時將帶來嚴重影響,可能引發市場風險傳染或恐慌。關鍵功能在恢復或處置階段應優先保護,確保持續提供服務,或按計劃有序關閉。
    保險公司的主要金融產品和服務包括:1.保險承保;2.保險理賠;3.保險保全;4.資本市場與投資活動(包括但不限于債券投資、權益投資、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理財產品、信托計劃、投資性房地產、衍生金融產品等相關投資活動)。保險公司可以根據自身業務開展情況,對以上產品和服務再進行細分。例如,財產保險公司的保險承保可以分為機動車輛保險、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人身保險公司的保險承?梢苑譃榉旨t險、萬能險、長期健康險、傳統壽險、意外及短期健康險、投資連結險等。
    保險公司可基于自身提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綜合考慮規模/風險保障額度、客戶數、市場影響、可替代性等因素,識別關鍵功能。
    (二)關鍵共享服務
    關鍵共享服務是由機構內部或外包提供,用于實現關鍵功能的服務,并由多個法律實體或業務條線共享。
    關鍵共享服務應具備以下三個要素:該服務由集團內部機構、集團內部獨立法律實體或第三方機構提供;服務對象是集團內部承擔關鍵功能的業務單元或法律實體;服務突然中止或無序關閉會對集團關鍵功能造成重大影響。
    保險公司的共享服務包括與金融相關的服務和與運營相關的服務。金融相關服務包括客戶服務、承保管理、理賠管理、資產負債管理、產品精算、投資管理、資金管理、財務支持;運營相關服務包括人力資源支持、信息技術、不動產管理、法律及合規服務等。
    保險公司可梳理自身的共享服務,通過建立共享服務與關鍵功能的對應關系,評估影響嚴重程度,識別本機構的關鍵共享服務。
    (三)核心業務條線
    核心業務條線在經營失敗時,可能導致機構收入、利潤和特許經營權價值受到重大損失。識別核心業務條線,有利于明確本機構盈利來源和牌照價值。
    保險公司可根據自身業務開展情況,確定業務條線的分類,并結合各業務條線的保費收入、利潤貢獻、風險保障額度、內含價值、新業務價值、與機構中長期發展戰略重點的契合程度及其他影響機構價值的因素,識別核心業務條線。
    (四)重要實體
    重要實體承載本機構核心業務條線和關鍵功能,對持續經營、維持關鍵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在恢復或處置階段,應對重要實體的存續安排予以特別關注。
    保險公司可根據實體情況,結合資產、保費收入、利潤貢獻、風險保障額度、內含價值、新業務價值、最低資本占比以及是否承擔關鍵功能、監管部門是否直接認定實體的重要性等因素,識別本機構的重要實體。對識別出的重要實體,參照第一部分的要求,說明重要實體的具體情況。
    四、觸發機制
    (一)觸發指標
    1.確定恢復計劃觸發指標,用于監控機構風險和運營情況,識別是否需要進入恢復階段。
    保險公司恢復計劃觸發指標一般至少包括資本和流動性兩方面的指標,可以包括定量和定性指標。根據各機構情況,監管部門可以要求機構設置特定的觸發指標。
    2.為觸發指標設定合理的閾值和監控頻率,例如,可以分別設置預警值和觸發值,或其他有效的指標監控機制。閾值設定應與監管要求和本機構風險偏好相銜接。
    3.除觸發指標外,還可以設置監測指標,用于監測機構風險水平變化情況,作為是否啟動恢復計劃的提前預警和輔助判斷。
    (二)觸發機制
    恢復計劃觸發機制,例如,指標在各閾值區間時,如何開展監測和報告,如何決定是否觸發恢復計劃。
    五、恢復措施
    (一)恢復措施概覽
    設定一系列恢復措施,提出恢復資本與流動性水平的備選措施與方案,并匯總分析?蓞⒖嫉倪x項包括但不限于:降低、限制或延期支付人員薪酬,減少股利分配,壓縮經營成本,停止部分或全部新業務,調整業務規模和結構,減少分支機構或業務條線,調整資產結構,調整投資形式或比例,出售或處置資產,出售子公司、分支機構或業務條線,轉讓保險業務或辦理分出業務,增加資本金,發行普通股,發行優先股,發行資本補充債券,發行次級債,出售金融資產等。
    保險公司可不局限于以上選項,可提出其他有效的恢復措施。
    (二)恢復措施分析
    對每項恢復措施,至少從以下方面分析。
    1.恢復能力
    實施該恢復措施的具體方案和假設(例如規模、成本等),分析實施該恢復措施后,可能對機構資本、流動性、凈利潤等各方面的影響。
    2.執行時間
    恢復措施具體的執行步驟、審批程序和預計所需時間。
    3.可行性分析
    結合機構、市場、政策等各方面因素,分析該恢復措施在不同壓力情形下的有效性。
    4.金融基礎服務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方案
    分析恢復措施執行后可能對金融基礎服務以及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的影響,并做好應對安排。
    5.風險及困難分析
    分析在該恢復措施執行中,可能遇到的內外部困難和障礙,例如,操作流程較長影響恢復速度、外部負面影響較大、市場容量限制發行規模、其他可能影響恢復措施執行的因素等。
    六、壓力測試
    (一)壓力測試情景
    描述恢復計劃壓力測試的情景設置和主要情景指標。
    情景設置至少包括系統性壓力情景、自身壓力情景和混合壓力情景。系統性壓力情景指對金融體系或實體經濟基本面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的情景,例如,宏觀經濟衰退、金融市場資產價格下跌等。自身壓力情景指對單一機構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的情景,例如,流動性危機、重大償付能力損失事件等。混合壓力情景是指會同時造成系統性壓力影響和自身壓力影響的情景。
    (二)壓力測試結果
    在每類情景下開展壓力測試,列明壓力測試結果。
    壓力測試結果至少包括資本和流動性水平的變化情況,并能體現與觸發指標的聯系。結合壓力測試結果,說明觸發指標及閾值設置的有效性。
    (三)恢復措施有效性檢驗
    根據壓力測試結果,結合恢復措施的恢復能力,測試機構在壓力下,通過實施恢復措施,是否能夠恢復資本和流動性水平。
    七、溝通策略
    在恢復計劃實施過程中,如何與監管部門、地方政府、股東、客戶、員工和社會公眾等開展有效溝通,提高恢復可行性,降低對外部的影響。
    八、執行障礙與改進建議
    機構在恢復計劃執行中可能遇到的障礙,既包括機構內部因素導致的障礙,例如,關聯方眾多、關聯交易復雜、信息系統支持能力不足、缺乏執行經驗等;也包括外部政策和經濟環境可能帶來的障礙,例如政策有待明確、市場容量不足等。改進建議可以包括對機構自身的建議,也可以包括對國家和地方政策支持方面的建議。
    以上示例內容主要以保險公司為例。關于關鍵功能、處置計劃實施所需信息和數據等相關內容,保險公司所屬控股集團可結合自身情況及監管要求,參考示例中的要素,對分析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以適應本機構經營情況。
     
    附件3
    處置計劃建議示例(商業銀行版)

    一、概要
    (一)機構概況
    1.經營情況。機構整體經營情況,包括但不限于最新經營情況,發展戰略,經營模式,持有的牌照及主要業務開展情況等。
    2.組織架構。機構設置和組織架構情況,例如公司治理架構、風險管理架構、股權結構、組織架構圖等。
    3.主要分支機構和子公司情況。各主要分支機構/子公司情況,至少包括主要分支機構/子公司的列表、持股比例、業務經營范圍、主要經營情況等。
    (二)處置計劃建議更新情況
    本次處置計劃建議更新的主要內容,其他與處置計劃建議更新相關的因素(首次制定時不需要)。
    (三)處置障礙改進情況
    處置障礙改進情況,為提升公司治理、風險管理、數據與信息系統等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首次制定時不需要)。
    二、處置計劃治理架構
    (一)職責分工
    1.與處置計劃相關的公司治理,包括董事會、高管層、相關部門在處置計劃建議的制定、審批、更新和處置計劃執行中承擔的職責;處置機構的職責;對于區域性金融機構,還應說明地方政府與處置計劃公司治理的關系,包括是否有提名和任命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權力。
    2.處置計劃建議的制定、審批、更新流程,包括向董事會或高管層報告的路線和頻率等;對于區域性金融機構,還應包括與地方政府的匯報路徑和溝通形式。
    (二)管理機制
    實施處置計劃的管理機制,包括處置計劃的目標、配合執行機制等。
    (三)問責機制
    對于因相關人員履職不力導致機構進入處置階段的,以及相關人員執行處置計劃不力的,要明確對有關責任人員的問責機制。
    三、關鍵功能、核心業務和重要實體識別
    識別關鍵功能、關鍵共享服務、核心業務條線和重要實體等,對明確銀行關鍵業務,制定適當的恢復措施和處置策略,確保運營連續性,降低恢復或處置措施對市場的影響,切實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具有重要作用。
    (一)關鍵功能
    關鍵功能是提供給第三方的關鍵業務或產品等金融服務,當這些金融服務出現突發中斷時將帶來嚴重影響,可能引發市場風險傳染或恐慌。關鍵功能在恢復或處置階段應優先保護,確保持續提供服務,或按計劃有序關閉。
    商業銀行的主要金融產品和服務包括至少5個方面:1.存款;2.貸款;3.支付清算托管與結算;4.同業融資;5.資本市場與投資活動(包括但不限于債券投資、特殊目的載體投資、理財產品、承銷、衍生金融產品交易、資金交易等等)。商業銀行可以根據自身業務開展情況,對以上產品和服務再進行細分,例如,存款可以分為個人存款和公司存款。
    商業銀行可基于自身提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綜合考慮規模/余額、客戶數、市場影響、可替代性等因素,識別關鍵功能。
    (二)關鍵共享服務
    關鍵共享服務是由機構內部或外包提供,用于實現關鍵功能的服務,并由多個法律實體或業務條線共享。
    關鍵共享服務應具備以下三個要素:該服務由集團內部機構、集團內部獨立法律實體或第三方機構提供;服務對象是集團內部承擔關鍵功能的業務單元或法律實體;服務突然中止或無序關閉會對集團關鍵功能造成重大影響。
    商業銀行的共享服務包括與金融相關的服務和與運營相關的服務。金融相關服務包括資產負債管理、風險管理和估值、交易及資產管理、會計處理等;運營相關服務包括人力資源支持、信息技術、交易處理、不動產管理、法律及合規服務等。
    商業銀行可梳理自身的共享服務,通過建立共享服務與關鍵功能的對應關系,評估影響嚴重程度,識別本機構的關鍵共享服務。
    (三)核心業務條線
    核心業務條線在經營失敗時,可能導致機構收入、利潤和特許經營權價值受到重大損失。識別核心業務條線,有利于明確本機構盈利來源和牌照價值。
    商業銀行可根據自身業務開展情況,確定業務條線的分類,并結合各業務條線的資產、負債、收入、利潤或其他影響機構價值的因素,識別核心業務條線。
    (四)重要實體
    重要實體承載本機構核心業務條線和關鍵功能,對持續經營、維持關鍵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在恢復或處置階段,應對重要實體的存續安排予以特別關注。
    商業銀行可根據實體情況,結合資產、收入、凈利潤、風險加權資產占比,以及是否承擔關鍵功能、監管部門是否直接認定實體的重要性等因素,識別本機構的重要實體。對識別出的重要實體,參照第一部分的要求,說明重要實體的具體情況。
    四、處置計劃實施所需信息和數據
    (一)資產質量
    分析整體資產質量情況,包括但不限于貸款五級分類情況,潛在風險資產情況,大額不良貸款或風險資產情況。對于五級分類不準確的機構,還應分析表內外實質不良資產情況,按實質不良資產還原計算的撥備覆蓋率、資本充足率、資本缺口等情況。
    (二)股東股權及關聯交易情況
    主要股東及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按合并口徑計算的入股情況,關聯交易情況,派駐關鍵崗位人員情況,質押股權情況,參股其他金融機構情況。
    關聯交易的相關數據和信息,并詳細說明機構與股東之間的資金往來情況,包括但不限于向股東拆借資金,通過股東開展投資活動,為股東開具沒有真實交易背景的承兌匯票,代股東償還債務,為股東墊付費用,為股東承擔其他成本,其他監管部門認定的股東占款行為等。
    (三)內部交易情況
    1.機構主要內部交易的相關統計數據和信息,可以從交易類型、交易主體等方面分析說明。
    2.機構內部的債權債務,資本、資金和流動性往來情況。
    (四)大額風險暴露和同業融入情況
    對主要同業客戶的風險暴露情況,參考大額風險暴露的相關統計要求(大額風險暴露是指商業銀行對單一客戶或一組關聯客戶超過其一級資本凈額2.5%的風險暴露),包括一般風險暴露、特定風險暴露、交易賬簿風險暴露、交易對手風險暴露、潛在風險暴露等,并按照主要交易對手列示數據信息。
    從主要同業交易對手融入資金情況,包括同業拆放、同業存放、賣出回購等。
    (五)存款情況
    存款整體情況,并按照不同存款金額統計相應客戶總數,尤其是大額存款客戶數,例如,對個人客戶按照存款金額區間段,統計個人客戶總數和總金額等。
    (六)表外業務
    表外業務情況,包括擔保、承諾、非保本理財產品、代理代銷、資產托管、委托貸款等。
    (七)管理信息系統
    1.管理信息系統
    使用的主要管理信息系統,包括但不限于風險管理、會計處理、資產負債、監管報告等。
    2.數據提供能力
    根據數據和系統管理情況,說明管理信息系統對處置中的各項數據收集、資產負債估值的支持能力和數據來源。
    五、處置計劃的實施
    (一)實施方案
    1.處置策略
    結合我國處置實踐,根據機構自身實際,說明可能使本機構無法持續經營、建議進入處置的啟動條件,提出建議的處置策略和實施步驟,以及退出處置計劃的條件。
    在提出建議的處置策略時,應說明選擇處置工具的主要依據和理由、處置工具的可行性和適用性及建議的實施步驟。
    策略建議中可以選擇應用多種處置工具,應堅持自救為本的基本原則。可參考的處置工具包括但不限于機構自救,股東注資,引入戰略投資者,處置不良資產,處置非核心業務,接管,收購承接,建立過橋機構,轉移不良資產或其他資產至資產管理公司,行業保障基金救助,暫時國有化(政府注資),財務重組,兼并重組,撤銷關閉、破產清算等。
    2.時間表
    提出處置預期時間表,處置的主要步驟,以及預估處置實施方案中完成各項工作所需要花費的時間。
    3.對關鍵運營連續性的影響
    處置過程中對關鍵功能、重要實體的影響,處置策略是否確保關鍵運營連續性。
    4.實施責任
    在處置計劃實施中,董事會、高管層應承擔的主體責任;股東如何落實救助責任;對于區域性金融機構,還應說明實施處置計劃時,對地方政府作為股東及履行屬地風險處置職責的建議。
    5.與境外處置計劃的關系
    如本機構有境外分支機構,應說明集團處置計劃與境外處置計劃的關系。
    如本機構為外資機構在華分支機構,應說明本機構處置計劃與集團處置計劃的關系。
    (二)資金來源
    分析在處置計劃實施過程中,處置資金主要來源及使用條件,說明處置各階段如何使用處置資金。
    在資金使用上,應以使用金融機構自有資產或市場化渠道籌集資金開展自救為原則。例如,自救資金,包括機構的自有資金或資產變現,處置股東的股權(如以股抵債、核銷股權、縮股、參與破產承擔損失),資本工具減記或轉股,非資本TLAC債務工具減記或轉股,債權轉為股權等;注資資金,包括原有股東注資資金,第三方機構參與處置時投入的股權資金,引入戰略投資資金等。
    使用自有資金可能無法化解風險的,可以運用相應行業保障基金資金提供流動性支持或救助。
    上述措施均無法化解風險,在可能引發區域性與系統性風險、危及金融體系穩定時,如需運用地方政府所籌措資金、人民銀行再貸款資金、存款保險基金資金或其他可以使用的資金,應明確說明使用這些資金應具備的條件,包括但不限于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要求、內外部審批程序等,防范道德風險。
    (三)實施處置計劃的影響及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方案
    分析處置實施的各方面影響,包括但不限于對機構自身的影響,對交易對手的影響,對同類型金融機構及其他第三方的影響,對金融基礎服務以及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的影響,對宏觀經濟金融穩定、尤其是本地金融穩定的影響,并做好應對安排。
    六、溝通策略
    在處置計劃實施過程中,如何與監管部門、地方政府、股東、客戶、員工和社會公眾等開展有效溝通,維持正常經營秩序,防范區域性與系統性風險和其他不利于處置的事件,降低處置的影響,提高處置可行性。
    七、執行障礙和改進建議
    在處置計劃執行中可能遇到的障礙,既包括機構內部因素導致的障礙,例如關聯方眾多、關聯交易復雜、信息系統支持能力不足、缺乏執行經驗等;也包括外部政策、經濟環境可能帶來的障礙。改進建議可以包括提高機構可處置性的建議,也可以包括對外部處置機制建設、國家和地方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建議。
    以上示例內容主要以商業銀行為例,關于關鍵功能、處置計劃實施所需信息和數據等相關內容,各機構可結合業務開展情況及監管要求,參考示例中的要素,對分析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以適應其經營情況。
     
    附件4
    處置計劃建議示例(保險公司版)

    一、概要
    (一)機構概況
    1.經營情況。機構整體經營情況,包括但不限于最新經營情況,資產負債表、利潤表主要項目的情況,發展戰略,經營模式,持有的牌照及主要業務開展情況等。
    2.組織架構。機構設置和組織架構情況,例如公司治理架構、風險管理架構、股權結構、組織架構圖等。
    3.主要分支機構和子公司情況。各主要分支機構/子公司情況,至少包括主要分支機構/子公司的列表、持股比例、業務經營范圍、主要經營情況等。
    (二)處置計劃建議更新情況
    本次處置計劃建議更新的主要內容,其他與處置計劃建議更新相關的因素(首次制定時不需要)。
    (三)處置障礙改進情況
    處置障礙改進情況,為提升公司治理、風險管理、數據與信息系統等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首次制定時不需要)。
    二、處置計劃治理架構
    (一)職責分工
    1.與處置計劃相關的公司治理,包括董事會、高管層、相關部門在處置計劃建議的制定、審批、更新和處置計劃執行中承擔的職責;處置機構的職責;對于區域性金融機構,還應說明地方政府與處置計劃公司治理的關系,包括是否有提名和任命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權力。
    2.說明處置計劃建議的制定、審批、更新流程,包括向董事會或高管層報告的路線和頻率等;對于區域性金融機構,還應包括與地方政府的匯報路徑和溝通形式。
    (二)管理機制
    實施處置計劃的管理機制,包括處置計劃的目標、配合執行機制等。
    (三)問責機制
    對于因相關人員履職不力導致機構進入處置階段的,以及相關人員執行處置計劃不力的,要明確對有關責任人員的問責機制。
    三、關鍵功能、核心業務和重要實體識別
    識別關鍵功能、關鍵共享服務、核心業務條線和重要實體等,對明確保險公司關鍵業務,制定適當的恢復措施和處置策略,確保運營連續性,降低恢復或處置措施對市場的影響,切實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具有重要作用。
    (一)關鍵功能
    關鍵功能是提供給第三方的關鍵業務或產品等金融服務,當這些金融服務出現突發中斷時將帶來嚴重影響,可能引發市場風險傳染或恐慌。關鍵功能在處置階段應優先保護,確保持續提供服務,或按計劃有序關閉。
    保險公司的主要金融產品和服務包括:1.保險承保;2.保險理賠;3.保險保全;4.資本市場與投資活動(包括但不限于債券投資、權益投資、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理財產品、信托計劃、投資性房地產、衍生金融產品等相關投資活動)。保險公司可以根據自身業務開展情況,對以上產品和服務再進行細分。例如,財產保險公司的保險承保可以分為機動車輛保險、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人身保險公司的保險承?梢苑譃榉旨t險、萬能險、長期健康險、傳統壽險、意外及短期健康險、投資連結險等。
    保險公司可基于自身提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綜合考慮規模/風險保障額度、客戶數、市場影響、可替代性等因素,識別關鍵功能。
    (二)關鍵共享服務
    關鍵共享服務是由機構內部或外包提供,用于實現關鍵功能的服務,并由多個法律實體或業務條線共享。
    關鍵共享服務應具備以下三個要素:該服務由集團內部機構、集團內部獨立法律實體或第三方機構提供;服務對象是集團內部承擔關鍵功能的業務單元或法律實體;服務突然中止或無序關閉會對集團關鍵功能造成重大影響。
    保險公司的共享服務包括與金融相關的服務和與運營相關的服務。金融相關服務包括客戶服務、承保管理、理賠管理、資產負債管理、產品精算、投資管理、資金管理、財務支持;運營相關服務包括人力資源支持、信息技術、不動產管理、法律及合規服務等。
    保險公司可梳理自身的共享服務,通過建立共享服務與關鍵功能的對應關系,評估影響嚴重程度,識別本機構的關鍵共享服務。
    (三)核心業務條線
    核心業務條線在經營失敗時,可能導致機構收入、利潤和特許經營權價值受到重大損失。識別核心業務條線,有利于明確本機構盈利來源和牌照價值。
    保險公司可根據自身業務開展情況,確定業務條線的分類,并結合各業務條線的保費收入、利潤貢獻、風險保障額度、內含價值、新業務價值、與機構中長期發展戰略重點的契合程度及其他影響機構價值的因素,識別核心業務條線。
    (四)重要實體
    重要實體承載本機構核心業務條線和關鍵功能,對持續經營、維持關鍵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在恢復或處置階段,應對重要實體的存續安排予以特別關注。
    保險公司可根據實體情況,結合資產、保費收入、利潤貢獻、風險保障額度、內含價值、新業務價值、最低資本占比,以及是否承擔關鍵功能、監管部門是否直接認定實體的重要性等因素,識別本機構的重要實體。對識別出的重要實體,參照第一部分的要求,說明重要實體的具體情況。
    四、處置計劃實施所需信息和數據
    (一)關鍵財務信息
    最新的關鍵財務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及重大投資情況等。
    (二)保險資產質量
    分析整體資產質量情況,包括但不限于資產五級分類情況,潛在風險資產情況。
    (三)股東股權及關聯交易情況
    主要股東及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按合并口徑計算的入股情況,關聯交易情況,派駐關鍵崗位人員情況,質押股權情況,參股其他金融機構情況。
    機構與關聯方之間的重大關聯交易情況,包括但不限于向股東拆借資金,通過股東開展投資活動,代股東償還債務,為股東墊付費用,為股東承擔其他成本,其他監管部門認定的股東占款行為等。
    (四)內部財務關聯性
    說明和分析機構及其子公司的財務關聯性,包括但不限于流動性管理、資本管理、融資管理等。
    (五)外部關聯性
    說明和分析機構與外部市場的關聯情況,包括但不限于金融機構間資產及金融機構間負債情況、參與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情況、重大再保險安排等。
    (六)保險業務和客戶相關情況
    說明與保險相關情況,包括但不限于保險/金融產品情況、保單數量和類型、保險負債準備金、按照不同業務種類統計相應客戶總數(尤其是大額客戶數)等。
    (七)管理信息系統
    所使用的主要管理信息系統及數據提供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業務系統、財務系統、投資系統、人力資源系統等。
    五、處置計劃的實施
    (一)實施方案
    1.處置策略
    結合我國處置實踐,根據機構自身實際,說明可能使本機構無法持續經營、建議進入處置的啟動條件,提出建議的處置策略和實施步驟,以及退出處置計劃的條件。
    在提出建議的處置策略時,應說明選擇處置工具的主要依據和理由、處置工具的可行性和適用性及建議的實施步驟。
    策略建議中可以選擇應用多種處置工具,應堅持自救為本的基本原則?蓞⒖嫉奶幹霉ぞ甙ǖ幌抻跈C構自救、停止新業務或限制業務范圍、股東注資、引入戰略投資者、處置不良資產、處置非核心業務、接管、行業保障基金救助、暫時國有化(政府注資)、財務重組、兼并重組、撤銷關閉、破產清算等。
    2.時間表
    提出處置預期時間表,處置的主要步驟,以及預估處置實施方案中完成各項工作所需要花費的時間。
    3.對關鍵運營連續性的影響
    處置過程中對關鍵功能、重要實體的影響,處置策略是否確保關鍵運營連續性。
    4.實施責任
    在處置計劃實施中,董事會、高管層應承擔的主體責任;股東如何落實救助責任;對于區域性金融機構,還應說明實施處置計劃時,對地方政府作為股東及履行屬地風險處置職責的建議。
    5.與境外處置計劃的關系
    如本機構有境外分支機構,應說明本機構處置計劃與境外處置計劃的關系。
    如本機構為外資機構在華分支機構,應說明本機構處置計劃與境外處置計劃的關系。
    (二)資金來源
    分析在處置計劃實施過程中,處置資金主要來源及使用條件,說明處置各階段如何使用處置資金。
    在資金使用上,應以使用金融機構自有資產或市場化渠道籌集資金開展自救為原則。例如,自救資金,包括機構的自有資金或資產變現,處置股東的股權(如以股抵債、核銷股權、縮股、參與破產承擔損失),資本工具減記或轉股,非資本TLAC債務工具減記或轉股,債權轉為股權等;注資資金,包括原有股東注資資金,第三方機構參與處置時投入的股權資金,引入戰略投資資金等。
    使用自有資金可能無法化解風險的,可以運用相應行業保障基金資金提供流動性支持或救助。
    上述措施均無法化解風險,在可能引發區域性與系統性風險、危及金融體系穩定時,如需運用地方政府所籌措資金、人民銀行再貸款資金或其他可以使用的資金,應明確說明使用這些資金應具備的條件,包括但不限于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要求、內外部審批程序等,防范道德風險。
    (三)實施處置計劃的影響
    分析處置實施的各方面影響,包括但不限于對機構自身的影響,對交易對手的影響,對同類型金融機構及其他第三方的影響,對金融基礎服務以及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的影響,對宏觀經濟金融穩定、尤其是本地金融穩定的影響,并做好應對安排。
    六、溝通策略
    在處置計劃實施過程中,如何與監管部門、地方政府、股東、客戶、員工和社會公眾等開展有效溝通,維持正常經營秩序,防范區域性與系統性風險和其他不利于處置的事件,降低處置的影響,提高處置可行性。
    七、執行障礙和改進建議
    說明在處置計劃執行中可能遇到的障礙,既包括機構內部因素導致的障礙,例如關聯方眾多、關聯交易復雜、信息系統支持能力不足、缺乏執行經驗等;也包括外部政策、經濟環境可能帶來的障礙。改進建議可以包括提高機構可處置性的建議,也可以包括對外部處置機制建設、國家和地方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建議。
    以上示例內容主要以保險公司為例,關于關鍵功能、處置計劃實施所需信息和數據等相關內容,保險公司所屬控股集團可結合自身情況及監管要求,參考示例中的要素,對分析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以適應其經營情況。


    日期:2021-2-27 9:25:03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免费视频6 |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网址 | 亚洲国产精品成 | 黄色美女网站视频 | 欧美日韩精品高清一区二区 | 日本在线不卡免 | 女bbbbxxxx毛片视频0 | 91成人软件 |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韩国三级日本三级香港三级黄 |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毛片a在线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 | 91久久99热青草国产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最新三级网站 | 国产jk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色在线观看 | 久久免费精彩视频 | 国产成人免费全部网站 | 欧美做a欧美 | 美女视频免费黄的 | 欧美日韩顶级毛片www免费看 | 1024手机基地在线看手机 |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 | 欧美成人a人片 | 亚洲网美女 | 毛片久久 | 久久久日韩精品国产成人 | 黄色一级片网址 | 九九久久精品这里久久网 | 看久久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美女在线观看 | 麻豆日韩| 91影视永久福利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 |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 欧美成人3d动漫专区 | 久久网站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