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0-7-20 10:20:16 最高檢網站
7月2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2020年1至6月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發布主要辦案數據已成為最高檢信息公開的重要內容,也成為檢察機關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的重要舉措,同時也為社會了解、分析檢察業務工作提供了一個有效途徑。今年上半年,全國上下處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這一特殊時期,數據變化的突出特點是什么?與疫情防控有哪些關聯?檢察辦案有哪些新特點?最高人民檢察院案件管理辦公室主任董桂文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記者:今年上半年處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與往年相比,檢察業務數據的最大變化是什么?
董桂文:是的,上半年全國各地處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做好疫情防控是第一要務。檢察機關也不例外,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自身防疫與依法履職兩手抓,多數業務數據變化不同于往日,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審查逮捕、審查起訴辦案數據下降幅度較大,訴訟監督類辦案數據下降幅度較小,或者持平、上升。比如像審查逮捕案件受理357054人,同比下降48.5%;審查起訴案件受理758354人,同比下降26.7%,這類數據直接受到刑事發案量的影響,下降幅度比較大,這也說明了疫情防控期間,整體刑事發案量也在下降;另外像訴訟監督類工作,多數辦案數據同比上升,對刑事訴訟監督提出糾正93804件,同比上升1.4%;立案辦理司法人員職務犯罪案件487人,同比上升70.3%;對民事審判、執行活動監督提出檢察建議16159件,同比上升53.2%;對行政審判、執行活動監督提出檢察建議6777件,同比上升265.9%。當然,這里也有例外情況,像刑事執行活動的監督,盡管是一種訴訟監督,由于受到被監督對象監獄、看守所等在疫情期間特殊管理的影響,相關辦案數據同比下降的幅度也較大。
當然,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好轉和防控等級的調整,工作生活秩序逐漸恢復正常,4月份,檢察機關對各項業務工作按下“重啟鍵”,多項檢察業務數據第二季度環比均出現了上升。比如第二季度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44492件,環比上升169.1%;針對監外執行不當和“減假暫”執行不當提出糾正25457人,環比上升195.9%;辦理控告申訴等信訪案件262070件,環比上升76.4%。再比如,刑事案件中危險駕駛罪辦案量的變化趨勢與疫情防控等級變化更為一致,進入4月份,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各地防控等級的下調,危險駕駛罪辦案量明顯增加,4月份時受理人數已達32670人,較3月份上升38.7%,與2019年同期(32682人)基本持平。第二季度受理審查起訴危險駕駛罪103186人,環比上升103.7%。
記者:您在第一季度數據的解讀中,提到了檢察機關辦理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案件的做法和案件情況,這類犯罪在半年的數據中有什么新變化?
董桂文: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最高檢全面部署“依法戰疫”阻擊戰,依法及時辦理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張軍檢察長在向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三次會議的報告中專門提到,最高檢帶領各級檢察機關在依法戰疫中守初心、擔使命,以法與情寫就中國抗疫故事檢察篇章。總結起來,檢察機關在辦理涉疫犯罪案件的特殊舉措集中體現在“五快”上,即快指導、快辦理、快引導、快建議、快統計。一直到今天,全國檢察機關都緊繃從嚴從快打擊涉疫犯罪這根弦,從未放松。最高檢目前已發布涉疫情典型案例10批55件。這類犯罪案件比較特殊,數量上緊隨全國疫情形勢而變化,審查逮捕案件量已開始下降,審查起訴案件量還處于高位。1至6月,共受理審查逮捕妨害疫情防控犯罪6624人,2、3月份受理審查逮捕數較多,在3月份達到上半年的最高點1943人,這兩個月也是上半年全國疫情態勢最為嚴峻的時期,之后在4月份出現明顯下降趨勢,緊隨全國疫情形勢同步變化;審查起訴的案件由于受辦案周期影響,1至6月共受理8991人,自2月份以來數量起伏波動,無明顯的下降趨勢。這與審查起訴案件存在一定滯后性有關,預計接下來還會有一個高位期,之后才會逐漸下降。
記者:我們知道,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今年都是收官之年。在上半年這個特殊時期,檢察機關服務大局方面的辦案數據有何變化?
董桂文:“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是全國檢察機關始終踐行的初心和使命。上半年,各級檢察機關緊緊圍繞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服務打好三大攻堅戰、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等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法律監督職責。掃黑除惡方面,經過兩年多的專項斗爭,有力震懾了黑惡勢力犯罪,今年1至6月,全國檢察機關受理審查起訴黑惡犯罪34342人,同比下降47%,占總體刑事犯罪比例的4.5%,同比減少了4.1個百分點。同期,受理審查逮捕黑惡犯罪9108人,同比下降81%,這也說明隨著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進入收官之年,多數案件已開始進入審查起訴環節,所以審查逮捕案件下降幅度更大。
服務脫貧攻堅方面,盡管上半年處于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多數辦案數據有所下降,但檢察機關服務脫貧攻堅的步伐沒有停止、也沒有減慢。全國檢察機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脫貧攻堅戰略部署,積極履行國家司法救助職能,精準做好對因案致貧、因案返貧困難群眾的救助幫扶工作。1至6月,對扶貧對象開展司法救助1511人,同比上升11.6%,第二季度開展司法救助1055人,環比上升131.4%。實際發放救助金1907萬余元,同比上升19.3%,第二季度實際發放救助金1343萬余元,環比上升138%。其他服務大局方面的數據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記者:全面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快兩年了,這方面的辦案數據,能不能介紹一下?
董桂文:好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于2018年10月隨著刑事訴訟法修改在法律上正式確立以來,全國檢察機關認真貫徹執行,依法適用,應該說在推動刑事案件繁簡分流、優化司法資源配置,提升訴訟效率和辦案質量,及時懲治犯罪和保障人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客觀上講,該制度適用以來,檢察機關也經歷了從不敢適用到積極適用,從不會適用到學會適用的過程,適用比例逐步提高。1至6月,全國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審結案件618999人,占同期審查起訴案件審結人數的82.2%。除2月份受疫情影響較大,當月適用率(72.3%)略低外,其余月份適用率均在80%左右。
另外,今年初最高檢對認罪認罰案件還提出了提高確定刑量刑建議適用率、提高法院量刑建議采納率、降低被告人上訴率的目標,這一目標也在逐步實現。1至6月法院一審宣判的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案件中,檢察機關提出量刑建議399376人,其中確定刑量刑建議233591人,占提出總數的58.5%,同比增加27.6個百分點,并且呈逐月上升趨勢。法院采納檢察機關量刑建議361602人,占同期提出量刑建議數的90.5%,同比增加2.9個百分點;采納確定刑量刑建議214791人,占提出確定刑量刑建議數的92%。從上訴情況看,1至6月,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案件中,被告人提出上訴17631人,上訴率為4.4%,同比增加0.3個百分點,較同期未適用認罪認罰案件低19.7個百分點。
記者:在發布的數據中,我們看到立案偵查司法人員相關職務犯罪案件同比上升幅度較大,這是什么原因,主要涉及哪些犯罪,請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董桂文:2018年10月刑事訴訟法修改后,涉及司法人員有關職務犯罪的14個罪名可以由檢察機關具體負責立案偵查。一年多來,全國檢察機關積極探索,穩妥推進,規范辦案,務求實效,辦案數量呈現上升趨勢。今年1至6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487人,同比上升70.3%,其中縣處級以上干部要案40人,同比上升21.2%。這一方面是因為最高檢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抓住掃黑除惡“破網打傘”的重要節點,積極采取多種措施,持續加大辦案力度,取得了顯著成效;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隨著各級檢察機關機構職能調整到位、辦案能力不斷提升,疫情期間檢察干警也勇于擔當作為,立案數據上升幅度較大。
檢察機關負責立案偵查的案件共涉及14個罪名,其中辦案數量較多的是徇私枉法罪166人,占34.1%;玩忽職守罪133人,占27.3%;濫用職權罪66人,占13.6%;虐待被監管人罪25人,占5.1%;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21人,占4.3%,五罪名合占立案總數的84.4%。
記者:您剛才提到,上半年,檢察機關訴訟監督類案件數量下降幅度較小,或者持平、上升,民事檢察方面的辦案數據有沒有體現?
董桂文:民事檢察工作更多體現的是主動辦案,這方面數據也基本符合剛才說到的這一變化趨勢。1至6月,全國檢察機關受理民事生效裁判監督案件31402件,同比下降12.9%,但其中依職權發現的案件數量5979件,同比上升50.6%,這更多反映出檢察機關的主動辦案情況。檢察機關同期審結案件28697件,審結率91.4%,同比增加13.3個百分點;提出抗訴、再審檢察建議5373件,同比上升10.4%;受理民事審判活動監督案件10548件,同比上升69.6%,其中依職權發現的案件數量8595件,同比上升84%,審查后,提出檢察建議7712件,同比上升76.6%;受理民事執行監督案件共13950件,同比上升35.4%,其中依職權發現的案件數量8689件,同比上升56.1%,審查后,提出檢察建議8447件,同比上升36.7%。
記者:請介紹一下,行政檢察工作發生哪些變化?
董桂文:隨著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深化,行政檢察辦案人員的增加、辦案能力的提升,行政檢察案件數量整體呈上升趨勢,并且與一季度相比,二季度各類案件環比增加,這應該說是行政檢察業務數據的最大變化。1至6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各類行政訴訟監督案件17760件,同比上升101.2%,第二季度受理12399件,環比上升131.3%。其中行政裁判結果監督案件受理6530件,同比上升10.7%,第二季度受理4017件,環比上升59.9%;審判人員違法行為監督案件受理1838件,同比上升426.6%,第二季度受理1451件,環比上升375%;行政執行活動監督案件受理9427件,同比上升273.9%,第二季度受理6822件,環比上升161.9%;行政支持起訴、跟進監督、復查糾正等其他行政檢察監督案件受理145件,同比上升150%,第二季度受理109件,環比上升202.8%。從月度變化看,除2月外,各項數據均呈現逐月上升趨勢。這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眾在行政案件方面對公平正義的需求進一步增強,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內設機構改革的紅利正在逐漸釋放,地方檢察機關在行政檢察方面主動作為的工作力度在逐步加大。
記者: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中提出,拓展公益訴訟案件范圍,上半年這方面的辦案數據有何變化?
董桂文:我們知道,以往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主要針對“4+1”領域,“4”指的是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4個領域,“1”指的是英烈權益保護領域。民事訴訟法第55條第二款、行政訴訟法第25條第四款,針對公益訴訟的案件范圍除了上述“4+1”領域之外都用了一個“等”字,我們將“4+1”之外的領域稱之為“等”外領域。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中提出,拓展公益訴訟案件范圍,指的就是拓展“等”外領域。最高檢認真落實四中全會精神,將檢察機關對“等”外案件探索原則從“穩妥、積極”調整為“積極、穩妥”,緊盯安全生產、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網絡侵害以及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等領域的公益訴訟案件,在全國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會議上進行重點部署,指導各地檢察機關以辦案為中心加強探索,“等”外領域辦案數量大幅上升。1至6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等”外領域訴前程序案件7846件,同比上升3.9倍,占16.6%,同比增加13.2個百分點。其中民事211件,同比上升7.4倍;行政7635件,同比上升3.8倍。
記者:對于未成年人犯罪和預防工作,上半年檢察機關主要有哪些業務數據,請給我們介紹一下。
董桂文: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在未成年人國家保護大格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責任、地位。張軍檢察長在今年初召開的全國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會議上強調,對犯罪未成年人堅定不移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落實好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該追訴的依法懲治,能寬緩的盡量從寬到位。全國檢察機關認真落實會議精神,2020年上半年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依法批準逮捕9008人,不批捕4352人,不捕率為32.6%,高于總體刑事犯罪不捕率11.7個百分點;附條件不起訴3709人,同比上升35.9%,占審結數的17.1%,同比增加5.9個百分點;決定起訴14263人,不起訴6348人,不起訴率30.8%,高于總體刑事犯罪不起訴率18個百分點。
另外,上半年疫情期間,全國檢察機關積極探索通過“互聯網+”“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熱線”等形式對未成年人開展法治宣傳,提高對未成年人教育指導工作的便利性,現場法治宣講少了,線上法治講座多了,法治教育的影響力、覆蓋面進一步增強。共開展法治巡講3267次,同比下降61%,受眾1869萬余人,同比上升351.2%;開展法治講座25130次,同比上升151.5%,受眾2097萬余人,同比上升384.4%。這類活動受眾人數的大幅上升,正是在疫情防控期間發揮了“互聯網+”的作用。比如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檢察院通過多個網絡平臺同步播出了“開學第一課”《莫讓網事不堪回首,網絡安全不失守》,收看人數超過1000萬人次;再比如海南省檢察院檢察長路志強通過電視直播,講了“開學第一課”家庭法治教育,全省中小學學生、教職員工、家長及部分幼兒園教職員工、家長,教育行政部門干部等約300萬人收看了直播;還比如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通過“四葉草”微課堂、快手平臺直播法治課,開展對未成年人的一般預防,受眾人數均達到百萬人以上。
記者:對于信訪案件,檢察機關堅決落實“7日內程序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的承諾,獲廣泛點贊,這方面有哪些數據能給我們分享?
董桂文:應該說,最高檢提出的“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工作要求,是依法維護信訪人權益的重要保障,也是及時修復社會關系、化解社會矛盾的有效手段。檢察機關建立“7日內程序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制度是做好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工作的“加強版”,是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新需求的重要舉措。全國檢察機關堅決貫徹落實這一制度,1至6月,全國檢察機關新收到的信訪案件中做到“7日內回復”的有272947件,占首次信訪數的98.9%。截至5月底,對符合檢察機關受理條件導入司法救濟程序的案件,“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為44607件,其中3個月辦理進展答復3904件,占8.8%,3個月辦理結果答復40703件,占91.2%,兩類案件均做到了“應回盡回”。
這一制度充分落實的效果,還體現在有關重復信訪數據上。1至6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接收群眾信訪410626件,其中重復信訪134556件,同比下降4.7%,占信訪總量的32.8%,同比基本持平。第二季度接收重復信訪84493件,占二季度信訪總量的32.2%,較一季度環比下降1.5個百分點。
記者:據了解,適用公開聽證程序辦理案件已逐漸成為檢察機關新的重要辦案方式,能否將這方面的情況給我們介紹一下?
董桂文:好的。公開聽證是檢察機關主動轉變司法辦案理念,接受外部監督的一項制度創新,是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新需求的重要舉措,是進一步提升檢察人員辦案能力,努力做到案結事了的重要途徑。為此,最高檢按照平等參與、司法公開、對話協商、辦案安全的原則,專門設置了聽證席位圖,研究制定《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聽證工作規定》,推動各地加大公開聽證工作力度,對一些疑難案件組織公開聽證,擺事實、舉證據、釋法理,取得顯著成效。上半年,大多公開聽證數據上升。1至6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對刑事不起訴案件開展公開審查1468人,同比上升154.4%;對刑事申訴案件開展公開聽證402件,同比下降36.1%;對民事監督案件開展公開聽證1645件,同比上升80.4%;對行政監督案件開展公開聽證95件,同比上升206.5%。
日期:2020-7-20 10:20:16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19 杭州法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08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