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1-8-26 7:33:47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 題:從哪兒獲得法律援助?怎么申請法律援助?服務質量如何保障?——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部門負責人解讀法律援助法
新華社記者白陽
日前,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法律援助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法律如何更好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為社會公平正義提供保障?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社會法室主任郭林茂進行了解讀。
法律援助的渠道更廣形式更多
“以往的法律援助工作大多是司法行政部門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指派律師或者安排本機構人員,為符合條件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渠道相對單一、力量較為有限!惫置f,法律援助法進一步拓寬了提供法律援助的渠道,動員更多力量參與。
首先,是司法行政部門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或者安排本機構具有律師資格或者法律執業資格的工作人員提供法律援助;其次,是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團組織參照本法規定開展的法律援助工作;再次,是法律援助志愿者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從事法學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員和法學專業學生,以及其他符合條件的個人依法提供法律援助。
郭林茂介紹,法律援助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多種形式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包括: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刑事辯護與代理,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國家賠償案件的訴訟代理及非訴訟代理,值班律師法律幫助,勞動爭議調解與仲裁代理,以及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形式。
“需要說明的是,規定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形式,主要是為以后或者地方探索拓展新的形式提供空間。”郭林茂說。
讓法律援助服務更加及時便利優質高效
“法律援助工作是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使人民群眾尤其是經濟困難群眾可以平等享有獲得法律服務的機會,切實感受到社會的公平正義。”郭林茂表示,法律援助法將保障更多公民享受法律援助、更便利地獲得法律援助。
與現行有關規定及實踐相比,法律援助法新增“勞動爭議調解與仲裁代理”作為法律援助形式;擴大民事、行政法律援助范圍,包括在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中增加“確認勞動關系” “生態破壞損害賠償”等;新增申請法律援助不受經濟困難條件限制的情形,規定英雄烈士近親屬為維護英雄烈士的人格權益、因見義勇為行為主張相關民事權益等情形下,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的,不受經濟困難條件限制。
法律援助法還明確了相關機關部門提供便利的責任,要求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在辦理案件或者相關事務中,應當及時告知有關當事人有權依法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機構可以設置法律援助工作站或者聯絡點,就近受理法律援助申請。
法律援助申請人屬于無固定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定群體,社會救助、司法救助或者優撫對象,申請支付勞動報酬或者請求工傷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進城務工人員等情況的,免予核查經濟困難狀況。法律援助機構為老年人、殘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務的,應提供無障礙設施設備和服務。
保障法律援助高質量發展
法律援助經費少、補貼標準低、社會支持力度不足……郭林茂表示,針對這些影響開展法律援助積極性的痛點難點問題,法律援助法作出一系列規定。
郭林茂介紹,法律援助法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法律援助相關經費納入本級政府預算,建立動態調整機制;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依法通過捐贈等方式為法律援助事業提供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給予稅收優惠;對在法律援助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法律援助補貼免征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等。
同時,法律援助法進一步強化對服務質量的監督,明確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建立法律援助工作投訴查處制度,制定法律援助服務質量標準,通過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定期進行質量考核;司法行政部門、法律援助機構建立法律援助信息公開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法律援助資金使用、案件辦理、質量考核結果等情況;律師協會應當將律師事務所、律師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的情況納入年度考核內容等。
日期:2021-8-26 7:33:47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