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1-9-28 10:02:57 正義網
——最高檢第三十批指導性案例解讀
解決行政爭議是行政訴訟制度恒久不變的使命。對于行政檢察來說,化解行政爭議是一個新要求、新命題。近年來,檢察機關把解決行政爭議作為行政檢察“保護權利”和“監督權力”的結合點和落腳點,著力破解“程序空轉”“案結事不了”的難題,解決了一批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身邊事。
9月27日上午,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主題新聞發布會,發布第三十批指導性案例,為檢察機關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提供辦案指導。最高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楊春雷,最高檢第七檢察廳廳長張相軍、副廳長張步洪及相關檢察院有關負責人出席新聞發布會回答記者關切。
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解民憂、破難題
指導性案例是檢察機關辦案形成的具有良好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司法產品,是總結檢察工作經驗、詮釋法律精神的重要載體,具有宣傳法治、教育群眾和指導辦案的重要價值。
“行政檢察起步晚、底子薄、社會知曉度低,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時間短、經驗少,尤其需要通過發布指導性案例,提煉歸納辦案規則,示范指導辦案實踐,推動這項工作逐步實現規范化運行!睏畲豪字毖,檢察機關在履行行政檢察監督職責中發現,一些行政案件“案結事不了、程序空轉”問題突出,反復糾纏于法院是否應當受理、立案,經過一審、二審、再審,有的還要發回重審,當事人的合法正當訴求得不到重視和滿足,成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記者采訪了解到,為解決行政訴訟“程序空轉”問題,檢察機關將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開展,從2019年11月開展“加強行政檢察監督,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專項活動,到今年堅持把這項工作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持續深入開展。今年6月,中共中央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要求檢察機關全面深化行政檢察監督,“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中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促進案結事了”。同時,修訂后的《人民檢察院行政訴訟監督規則》對推動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這一重要目標予以明確,增加規定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的原則、方式等內容,進一步明確行政訴訟監督案件“一案三查”的辦理思路,為實現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規范化奠定了基礎。
楊春雷進一步介紹說,發布這批以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為主題的指導性案例,是推動行政檢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有利于引領各級檢察機關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立足監督職能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實現解民憂、破難題常態化;是指導各級檢察機關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的客觀需要,有利于推動行政爭議訴源治理與加強、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相結合,從源頭上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減少行政爭議發生;是發揮法治宣傳的客觀需要,有利于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要求,讓老百姓以看得見的方式感受到行政檢察工作的新擔當、新作為,有效提升行政檢察的社會知曉度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對行政檢察工作的認同。
服務保障“六穩”“六保”,為企業發展解困
“以高度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履行好各項法律監督職責,把服務‘六穩’‘六保’落實落細到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的每一個環節。”張相軍表示,在檢察監督、化解行政爭議過程中,檢察機關依法保護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積極促進基層依法治理。今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服務保障“六穩”“六保”共706件。
“六穩”“六!弊钪匾氖欠就業、保就業,關鍵在于保企業。張相軍補充說,在民營企業保護方面,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把讓企業“活下來”“留得住”“經營得好”作為目標,努力為企業發展“松綁”解困,提供良好法治環境。
作為該批指導性案例中唯一一個行政非訴執行監督案件,山東省某包裝公司及魏某安全生產違法行政非訴執行檢察監督案是一起涉民營企業案件。該案申請監督人是一家殘疾人職工占41.2%的民營企業。檢察機關在調查核實和公開聽證基礎上,通過提出檢察建議,依法監督法院對非訴執行依法審查和裁定,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僅用21天就辦結該案,有效防止企業因被不當強制執行陷入困境。
對企業而言,時間不只是發展壯大的商機,也有可能是生死存亡的危機。山東省平原縣檢察院檢察長安小剛介紹,平原縣檢察院建立了涉企案件優先辦理機制,對涉企案件實行優先受理、逐案報備、優先辦理、聯動辦理,最大限度避免因辦案周期過長而影響企業經營的問題;建立結對聯系民營企業機制;建立涉案企業定期回訪機制,了解企業法律需求及運營情況,持續提供司法保障。
綜合化解,在爭議難點中找到突破點
檢察機關與申請人“屏對屏”溝通132人次,微信交流近3000條,依托鎮政府促成案涉各方歷經9輪磋商,落實和解資金2044.5萬元,45名申請人與案涉公司簽訂和解協議,127件行政訴訟系列案件得以一并化解……發布會上,王某鳳等45人訴北京市某區某鎮政府強制拆除和行政賠償檢察監督系列案引起關注。
行政爭議化解的難點是爭議焦點,也是突破點。北京市檢察院第一分院行政檢察部主任李顯輝介紹說,他們努力構建與政府的良性互動關系,讓鎮政府對檢察監督從被動配合轉向主動支持,形成爭議化解合力;針對申請人復雜多元的訴求和無法到京表達意見的特殊情況,辦案組兩次遠赴山西大同開展為期10天的見面聽取意見等工作,引導申請人由“不當期待”轉向“合理訴求”;關注相關方利益,讓“案外人”依法承擔法律責任,組織各方磋商會談和解,推動民事糾紛、行政爭議一并化解,為解決民事和行政爭議交織案件提供借鑒和參考。
為保證行政爭議化解工作順利開展,各地檢察機關在實踐中根據案情依法靈活運用監督糾正、以抗促和、公開聽證、司法救助、釋法說理等方式,積累了一些經驗做法。例如,在姚某訴福建省某縣民政局撤銷婚姻登記檢察監督案中,檢察機關綜合運用調查核實、公開聽證、專家論證、司法救助,既體現法的力度,又體現法理交融的溫度。
在張步洪看來,推動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不是做“和事佬”,要遵循精準監督理念,以查清事實、辨明是非作為化解爭議的基礎;緊緊抓住可以協商、調處概率高的案件,加大促和力度;對依法難以滿足申請人實質訴求的案件,加強釋法說理促進息訴服判。
對于“老大難”問題,檢察院領導帶頭包案是行政爭議得以實質性化解“法寶”之一。此次發布的指導性案例有4件由檢察院領導直接辦理,其中2件由最高檢領導帶頭辦理。據悉,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加強行政檢察監督,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專項活動期間,各級檢察院領導干部包案化解行政爭議2700余件,占化解案件總數的44%,有效發揮了“頭雁效應”。
“辦案是檢察機關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的基本方式。領導干部帶頭辦案既是履行檢察官職責的具體體現,也是落實中央司法責任制改革要求的應有之義!睏畲豪自诓稍L最后表示,領導干部帶頭辦案能夠強化關鍵少數特別是“一把手”對行政檢察的重視,推動突破制約行政爭議化解的瓶頸,能起到作表率、樹標桿的作用;在辦案中展現的辦案方式、監督理念對提升檢察監督質效、推動爭議化解有著重要作用,有助于促進行政爭議化解;檢察長到一線啃“硬骨頭”案件,發揮領導干部協調對接外部資源的優勢,有利于推動檢察監督與黨的領導、人大監督更好地對接,有利于實現檢察監督與有關機關依法履職貫通融合;領導干部通過帶頭辦理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并總結經驗,有助于發現深層次問題,并作出有針對性的決策,對推進法治建設和社會治理具有重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日期:2021-9-28 10:02:57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