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5-1-21 11:14:50 正義網
保障勞動者依法獲得勞動報酬,關系基本民生福祉、社會和諧穩定。歲末年初,在勞動薪酬結算高峰期,黨中央、國務院專題部署治理欠薪冬季行動,包括檢察機關在內的各職責單位積極貫徹落實行動要求,做好惡意欠薪案件辦理工作。為推動治理欠薪冬季行動不斷走深走實、推動打贏治理欠薪冬季行動攻堅戰,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6起檢察機關依法懲治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推動治理欠薪典型案例。最高檢檢察委員會委員、普通犯罪檢察廳廳長侯亞輝就發布的典型案例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請介紹一下2024年以來檢察機關依法懲治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的主要情況和做法?
答:2024年以來,全國各級檢察機關堅持人民至上,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持續開展依法懲治惡意欠薪犯罪、根治欠薪工作,依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一是依法打擊、從嚴懲處惡意欠薪犯罪,有效發揮刑罰的懲治和震懾作用。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依法批準逮捕612件617人,同比上升17.2%、16.9%;依法受理審查起訴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2892件3473人,同比上升4.3%、5.4%;依法提起公訴1495件1866人,同比上升4.4%、7.3%。二是依法履行立案監督職能。檢察機關主動加強與公安機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信息共享,推動完善案件移送標準和程序,2024年共監督公安機關立案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103件110人。三是全力做好追贓挽損工作,保障被拖欠農民工工資報酬優先、及時、足額支付。辦案中,加強釋法說理,積極引導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并協調各方,督促欠薪企業和個人支付報酬。2024年,檢察環節共追討欠薪共計人民幣2.44億余元。四是全面準確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依法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刑事和解等制度,對具有真誠認罪悔罪、足額支付欠薪獲得諒解等情形的犯罪嫌疑人,依法從寬。2024年對具有上述情形的案件依法作出不訴決定1326件1639人。
問:從檢察機關辦理的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來看,這類案件辦理有什么顯著特點?
答: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雖然案件體量不大,但屬于典型的小罪名、大民生,案件辦理有以下特點:一是被害人人數眾多、涉及人民群眾切身權益。這類案件通常涉及大量勞動者,大多數案件都有數十名甚至數百名員工被拖欠工資。勞動者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勞動報酬,該犯罪侵犯的是勞動者最核心的權益,可能導致勞動者及其家庭基本生活受到直接、嚴重影響,尤其當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長期得不到保障時,容易引發過激維權事件,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案例二就體現了對于引發過激手段討薪且造成惡劣影響的要依法從嚴懲治,同時也要注重加強對被欠薪者的普法教育,引導依法討薪、依法維權。二是欠薪領域集中、數額較大。從近年辦理的案件看,建設工程領域欠薪行為高發多發,是農民工欠薪的重災區,不少案件欠薪金額高達幾十萬甚至成百上千萬。實踐中,該領域長期存在違法分包、層層轉包、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設立使用不規范等權益保障不到位的問題,需要相關職能部門進一步解決。此外,欠薪討薪的行業不僅主要集中在傳統工程建設領域,在電商平臺,物流等行業也時有發生。三是嫌疑人隱匿轉移財產較多,維權、取證難度大。犯罪嫌疑人常常采取逃匿、轉移財產等手段逃避支付勞動報酬,常見的有逃跑、藏匿,銷毀或篡改賬目、職工名冊、工資支付記錄等與勞動報酬有關的材料,且在政府有關部門介入后仍不支付。實踐中相關部門如何查實、評估用人單位的支付能力存在難點,許多用人單位不配合勞動部門調查,有的涉案單位逃避監管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或與勞動者簽訂“陰陽合同”,有的編造虛假地址等,為相關部門準確認定是否存在“雇傭關系”、認定欠薪數額、支付能力、送達責令支付文書等工作造成一定影響。
問:我們注意到,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的查處辦理離不開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請介紹一下檢察機關在加強行刑銜接這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
答:從刑法第276條之一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的構成要件看,其入罪有“政府相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前置要件。因此,該類犯罪的線索移送及查處辦理,離不開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配合。從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看,主要涉及正向銜接和反向銜接兩方面內容。正向銜接主要體現為在案件前期查處辦理過程中檢察機關的立案監督工作,各地檢察機關主要圍繞欠薪犯罪線索摸排、建議移送、立案偵查等,主動加強與人社部門、公安機關的溝通協調,發揮專業優勢,對于可能構成刑事犯罪的,建議人社部門及時將線索移交給公安機關,并督促公安機關依法立案偵查。同時,根據相關規定,人社部門對于公安機關不接受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或者已受理案件未依法及時作出立案或不立案決定的,可以建議人民檢察院依法進行立案監督。比如案例六廣東A建設有限公司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立案監督案就充分體現了這項職能。檢察機關不僅促進統一了個案移送認識分歧,還進一步規范了該市拒不支付勞動報酬類案件線索移送程序。而行刑反向銜接工作主要針對檢察機關決定不起訴的案件,經審查認為需要給予被不起訴人行政處罰的,要及時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行政主管機關。我們始終強調,不起訴不等于不處罰,案例五就體現了反向銜接機制的作用,檢察機關在不起訴決定作出后推動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被不起訴人開展行政處罰,實現“罰當其錯”,教育、警示、引導公民遵紀守法、企業合規守法經營。
問:檢察機關是如何依法履職,以辦案為依托推動欠薪治理的?
答:為強化對勞動者獲取勞動報酬權的保護,刑法設置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體現了國家遏制惡意欠薪,維護社會穩定、保障民生民利的堅強決心。但想要從根本上減少欠薪問題的發生,單靠刑法打擊懲治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推動欠薪治理,建立健全預防和解決薪資拖欠的長效機制,形成勞動者權利保障合力。檢察機關以辦案為依托,在懲治犯罪、幫助農民工追討欠薪的同時,積極推動欠薪治理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督促涉案用人單位規范整改。案例四中,針對辦案中發現的建筑勞務公司對農民工工資款項管理漏洞問題,檢察機關提示其規范整改,推動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與促進企業守法經營有機結合。二是推動建立治理欠薪長效機制。部分檢察機關與當地公安、人社等部門會簽關于依法懲治欠薪、加強協作配合的規范性文件,建立專門工作機制,為長效治理欠薪提供制度保障。案例三、案例六中,檢察機關均積極推動會簽加強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協作配合的實施辦法,細化明確各方在線索移送、調查取證、欠薪墊付等方面的配合要求和工作職責。三是以檢察建議積極推動社會綜合治理。案例一、案例四中,檢察機關針對個案中發現的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使用不規范等普遍問題依法開展監督,并向有關部門提出堵塞漏洞、建章立制的檢察建議,推動欠薪治理。四是積極開展法治宣傳。最高檢積極行動,已連續六年發布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典型案例,通過以案釋法提高企業法律意識,促進勞動者增強依法維權意識。
日期:2025-1-21 11:14:50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