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0-10-16 10:04:58 中國人大網
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的意見》,形成《國務院關于2019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主要內容如下:
一、國有資產總體情況
(一)企業國有資產(不含金融企業)。
2019年,中央企業資產總額87.0萬億元、負債總額58.4萬億元、國有資本權益17.8萬億元,平均資產負債率67.2%。
2019年,地方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46.9萬億元、負債總額91.4萬億元、國有資本權益47.1萬億元,平均資產負債率62.2%。
匯總中央和地方情況,2019年,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233.9萬億元、負債總額149.8萬億元、國有資本權益64.9萬億元。
(二)金融企業國有資產。
2019年,中央金融企業資產總額199.5萬億元、負債總額178.8萬億元,形成國有資產(國有資本及應享有的權益)14.9萬億元。
2019年,地方金融企業資產總額93.7萬億元、負債總額83.7萬億元,形成國有資產5.3萬億元。
匯總中央和地方情況,2019年,全國國有金融企業資產總額293.2萬億元、負債總額262.5萬億元,形成國有資產20.1萬億元。
(三)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
2019年,中央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總額5.0萬億元、負債總額1.2萬億元、凈資產3.8萬億元。其中,行政單位資產總額1.1萬億元,事業單位資產總額3.9萬億元。
2019年,地方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總額32.7萬億元、負債總額9.5萬億元、凈資產23.2萬億元。其中,行政單位資產總額10.7萬億元,事業單位資產總額22.0萬億元。
匯總中央和地方情況,2019年,全國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總額37.7萬億元、負債總額10.7萬億元、凈資產27.0萬億元。其中,行政單位資產總額11.8萬億元,事業單位資產總額25.9萬億元。
(四)國有自然資源資產。
因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尚未完成,全國國有土地、國有森林、草地總面積為截至2018年底數據,分別為50552.7萬公頃(75.8億畝)、8436.6萬公頃(12.7億畝)、28603.3萬公頃(42.9億畝)。2019年,全國水資源總量29041.0億立方米,內水和領海面積38萬平方公里。
二、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情況
(一)企業國有資產。
1.著力落實“兩個一以貫之”,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國有企業深入貫徹全國國企黨建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加力強根鑄魂,中央文化企業、國鐵集團、郵政集團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同步實現黨建入章程。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扎實開展“基層黨建推進年”專項行動。
2.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構建國民經濟發展新格局。深入推進中央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加快優化布局結構,提升國有資本配置和運營效率。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積極支持全國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和廠辦大集體改革。
3.加快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增強市場主體活力。研究起草方案,明確國企改革時間表、路線圖,為未來三年國資國企改革提供行動指南。積極推動組建政府直接授權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全面推開。
4.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夯實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微觀基礎。加強對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的指導和協調,前三批試點中,超過70%的試點企業基本或即將完成引進戰略投資者任務,第四批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啟動實施。指導中央企業通過科創板、產權市場等平臺與資本市場對接,推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
(二)金融企業國有資產。
1.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推進實施國家重大戰略。進一步做實國有金融資本經營預算管理,積極穩妥補充金融機構資本金。規范有序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穩投資”。支持政策性金融機構“穩外貿”,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力度。做好援外優惠貸款和“兩優”貸款項目等工作,支持“一帶一路”建設。
2.全面完善管理體系,提升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水平。印發實施《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暫行規定》、《國有金融資本產權登記管理辦法(試行)》、《關于進一步加強股權董事管理的意見》、《國有金融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實施辦法》等多項制度,研究起草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條例。
3.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加快推進中投公司改革;推動農業發展銀行成立董事會,建立授權制度體系。扎實推進修訂金融企業財務規則。加強中央金融企業財務監督管理,修訂出臺《全國金融企業財務決算報表工作考核辦法》。
4.支持普惠金融提質增效,提升用戶金融獲得感。印發實施《關于有效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作用切實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業務運作。落實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第二期出資166億元,累計完成支小支農再擔保業務規模2627.2億元、擔保戶數16萬戶,合作機構平均年擔保費率降至1.2%。
(三)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
1.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確保過緊日子要求落地生效。嚴格資產配置審核,落實黨政機關辦公用房、通用辦公設備家具配置標準等制度。推進國有資產整合利用,盤活閑置資產。健全開放共享機制,完善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共享平臺上線設備信息。全面完成公務用車改革任務。
2.服務和保障社會事業發展,全力支持脫貧攻堅。教育資源向邊遠農村地區傾斜,實施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兩類學校”底部攻堅。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覆蓋城鄉的公立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基本建成,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逐步提升。中央財政積極出資支持村文化活動室設備購置、“三區三州”旅游基礎設施等項目。
3.著力提升管理規范層級,進一步完善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制度體系。研究起草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條例,加快推進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法制建設。印發實施《財政部關于修改<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的決定》和《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大授權力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通知》,進一步加大科技成果作價投資形成國有股權管理的授權力度。
4.夯實管理基礎,持續優化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舉措。持續推進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有機結合,推進建立預算資金形成資產的全鏈條管理機制。探索資產績效管理,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效率。加強財政資產管理與公共基礎設施等行業管理的融合,逐步建立財政部門與行業主管部門相互配合、協調一致的工作機制。
(四)國有自然資源資產。
1.圍繞重大戰略精準施策,確保各項政策規劃落地實施。持續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服務區域協調發展,編制《京津冀平原地面沉降綜合防治總體規劃(2019-2035年)》,完成雄安新區2019年第一批城市建設用地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冬奧會配套交通項目、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等重點項目用地審批。減免不動產登記等中央收費事項。推進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林木采伐“放管服”改革。
2.認真履行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穩步開展各項基礎管理工作。嚴守數據真實底線,扎實開展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落實中央加快建立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評價制度要求,編制印發總體方案。初步構建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制度框架。探索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評價評估體系和有償使用制度。深化節約集約利用,全面實施土地二級市場建設。
3.推進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建設,加快建立健全規劃體系。全面部署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推進各地完成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試點。推動規劃審批改革,實行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定額管理制度。深入推進生態保護修復,編制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推進城市生態修復功能修補,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和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和渤海綜合治理。
4.加強自然資源保護利用,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推動完成“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推進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建設。加強林草資源保護和利用,穩步推動國家公園試點。加強水資源整體保護和利用,持續推進華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推進海洋強國戰略實施。
5.加強自然資源法治體系建設,嚴格開展清查治理和督察執法。完成土地管理法、森林法修改,加快推進礦產資源法、草原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修改完善,形成國家公園法草案建議稿。開展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整治,開展覆蓋全國范圍的森林督查。建立自然資源執法督察協作工作機制,推進執法監管平臺建設。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推進黨建工作與國有資產監管工作相統一。堅持和完善中央企業黨建責任制考核,加強高素質企業領導人員隊伍建設。切實落實國有企業和國有金融機構全面從嚴治黨責任,鞏固黨委(黨組)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增強全面從嚴治黨在資產管理領域的指導性作用,以黨建工作促進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和國有自然資源資產有效監管。
(二)著力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面提升國資國企改革綜合成效。貫徹落實國企改革“1+N”系列文件精神,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持續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快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三)加快構建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制度框架,促進國有金融資本職能有效發揮。建立健全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制度框架,適時出臺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條例。優化國有金融資本戰略布局,積極發揮國有金融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作用,提高資本配置效率。加快構建國有金融機構激勵約束機制。加快完善金融企業財務監管制度。
(四)持續強化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基礎管理,推進資產管理提質增效。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建設,探索建立符合公共基礎設施等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特點的管理體系。推進公共基礎設施等類型資產信息化管理。推進資產績效管理、科研儀器共享共用工作。
(五)筑牢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基礎,不斷健全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健全完善國家級數據庫管理系統和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加快推進清查試點和資產價值評估標準制定。建立自然資源執法督察協作工作機制。探索構建國家公園自然資源綜合行政執法體系。推進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報告制度建設。
日期:2020-10-16 10:04:58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19 杭州法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08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