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圖書館>>法治動態>>期刊目錄>>《法治研究》2012年第一期目錄與摘要
《法治研究》2012年第一期目錄與摘要
http://www.djtrjvjv.cn 2012-7-27 14:32:12 來源:中國法學會網
目錄
1、民事再審事由:問題與探索——對《民事訴訟法》有關再審事由規定的再思考江必新 【摘要】我國民訴法及相關司法解釋關于再審事由之規定,存在事由概括不全、部分事由過于籠統、空轉現象、嚴重等問題。再審事由的確定,必須堅持補充性原則"明確性原則"、"重大明顯原則"實體權益為重原則以及價值衡量原則,在此基礎上對相關事由進行完善。
【關鍵詞】
民事再審事由 補充性原則 實體權益為重原則完善 2、民事訴訟中的協同主義:理念及其制度構建熊躍敏;張偉 【摘要】法院對證據是否職權調查成為兩大法系的分水嶺,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了一些職權調查的內容,但同修改前的法律相比其基本思路是增加當事人雙方的對抗,減弱法院的職權調查。然而,司法實踐中法院職權調查證據仍大量存在,并異化為庭外的秘密調查。為此,有必要對法院職權調查證據正當性進行研究,明確職權調查是否有存在的必要,確定進一步改革的方向,并對現存的問題進行程序規制。
【關鍵詞】
刑事法院 職權調查 正當性 3、從“職權干預式”走向“當事人主導式”——解讀俄羅斯對民事訴訟處分原則相關條款的修訂王次寶 【摘要】處分原則是最能反映民事訴訟特質的基本原則之一。俄羅斯在制定新民事訴訟法典時非常關注對于舊法中處分原則相關條款的修訂。新法典在訴訟的啟動,審判范圍的確定以及訴訟的終了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實現了處分原則的“再原則化與”、“去干預化”。而長期以來我國的民事訴訟處分原則也處于“非原則”或“半睡眠”狀態,倍受學界的質疑與批判。在今年我國啟動民訴法大修,的背景下。反觀俄羅斯處分原則相關條款的修訂思路與做法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俄羅斯職權 干預式當事人 主導式處分原則 民事訴訟 4、規范勞動者維權行動的制度選擇董保華 【摘要】重慶市計程車停運事件引發了人們對勞動者。自下而上,自發維權行動的擔憂,尤其是“停運”組織者被定性為黑社會性質后,自上而下,的維權方式作為一種矯正機制日益發展,并形成上幫下上促下、上管下、上代下等諸多形式。事實上,當前的自下而上形式與自上而下的形式。都是基于“個人政府”兩元社會結構的思考,這種類似的路徑選擇,會導向類似的結果。只有將社會團體置于第三法域的思維中,才可能得到合理的梳理。
【關鍵詞】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兩元社會結構 三元社會結構 5、知名跨國銀行踐行社會責任的現狀及其特點分析劉志云 【摘要】如今,可持續金融以及商業銀行踐行社會責任的理念已經深入到金融業的每一個角落。銀行踐行社會責任運動也成為一股席卷世界的潮流,在這個過程中,眾多國際知名跨國銀行的努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具體地講,包括建立踐行社會責任的企業文化,建立與完善有利于促進踐行社會責任的公司治理的權力體系以及環境與社會管理機制,積極推動銀行業踐行社會責任的國際規范建設以及支持國際人權與勞工規范的具體實踐等在內的先進措施以及經驗,讓包括花旗集團,匯豐銀行在內的眾多國際知名跨國銀行踐行社會責任的世界潮流中。走到了時代的前列"無疑!知名跨國銀行在踐行社會責任方面的經驗。無論是制度建設,還是具體實踐,值得包括中國的商業銀行在內的同業者學習,借鑒以及推廣。
【關鍵詞】
知名跨國銀行 社會責任 現狀介紹特點分析 6、論現行《對外貿易法》功能的強化陳立虎;張艷陽 【摘要】我國現行《對外貿易法》的立法意圖和定位是履行入世承諾,向世界宣告中國守
信。因此,該法特別強調與多變規則的一致。根據我國外貿發展的態勢和面臨的不弱的貿易保護主義風潮和貿易摩擦局面,未來我國應強化《對外貿易法》的功能,注重三個結合,即自由貿易與公平貿易的結合、防御和進取的結合、守信和維權的結合,還應考慮用法律手段推進中國產業的國際競爭水平。
【關鍵詞】
對外貿易法 功能強化 7行政許可撤銷制度研究——以企業工商登記為例王太高 【摘要】 行政許可撤銷是針對行政機關違法實施行政許可的一種糾錯機制,與行政許可撤回、吊銷在性質、適用條件及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著明顯差別。然而在我國立法中,卻存在著行政許可撤銷與撤回"吊銷的混用或誤用情形!并引發了行政許可實踐的混亂。因此!必須在明確行政許可撤銷與撤回%吊銷界限的基礎上!完善&行政許可法''的撤銷條款!并注意發揮該條款對相關單行立法的統領作用!這樣才能維持行政許可撤銷制度的統一!進而釋放該制度的內在價值。
【關鍵詞】
行政許可 撤銷撤回 吊銷 8論我國行民交織案件處理機制的構建張坤世 【摘要】。由于訴訟主體,內容和客體等方面的關聯而使行政民事交織案件在實踐中呈現復雜樣態,其處理機制的設計在充分考慮糾紛解決的及時性和有效性的同時,亦需注意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的區別,尊重各自的管轄權,構建多元化的解決機制,在民事訴訟中確立對
行政附屬問題附帶審查制度。在行政訴訟中確立對與被訴行政行為密切相關的民事爭議的
附帶訴訟制度,與此相適應,在立法上明確行政行為為民事、刑事審判先決條件時的效力。
【關鍵詞】
行政民事交織案件 尊重管轄權 附帶審查附帶 訴訟效力協調 9刑事訴訟中法院職權調查證據正當性論綱林鐵軍 【摘要】法院對證據是否職權調查成為兩大法系的分水嶺。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了一些
職權調查的內容,但同修改前的法律相比其基本思路是增加當事人雙方的對抗、減弱法院的
職權調查。然而,司法實踐中法院職權調查證據仍大量存在,并異化為庭外的秘密調查。為
此,有必要對法院職權調查證據正當性進行研究,明確職權調查是否有存在的必要。確定進
一步改革的方向,并對現存的問題進行程序規制。
【關鍵詞】
刑事 法院職權 調查正當性 10、我國海上通道安全研究鄒立剛 【摘要】作為海洋和貿易大國,我國對海上安全的依賴性極強。但海上力量較弱,保障海
上通道安全,是我國打破以美日同盟為核心所構建的多重島鏈封鎖線的政治,法理依據和突
破點!也是我國保障本國政治,軍事,經濟,資源安全的急要點。確保我國海上通道安全的堅實基礎是強大的綜合國力,對策重點是制定和完善國內相關海洋政策與法制。并強化在相關領域的國際合作。
【關鍵詞】
海上通道 安全保障 國內法制 國際合作 11論古代中國免官復敘法的實踐與經驗沈瑋瑋;趙曉耕 【摘要】漢代以來,免官復敘便被經常使用。但隨意性強,尚未形成定制,魏晉南朝之時,
律法僅對免官的禁錮期進行了簡要的規定,形同虛設。直至北魏,才將免官三載而降階復敘
定為常法。但仍顯簡略。唐律增加免所居官條,免官復敘之法仍從北魏。并無顯著變化。宋代官制繁雜,復敘種類增多,獨自成體系的敘復之法形成,免官僅作為附加刑使用。免官復敘不再單獨規定,及至明清,免官作為附加刑的地位得以改變。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有所區分,免官復敘之法體系漸成,而免官復敘法的運用對古代中國的權力運作有一定的制衡效果。同時也維護了古代官場的道德水平。
【關鍵詞】
免官復敘 免官復敘法 權力道德 12“田園將蕪”時代的法律文化——對小悅悅事件的反思朱道坤 【摘要】中國的傳統道德,在一定場域的襄助之下。對個人產生約束。從而形成符合傳統
道德的社會秩序,在這個場域中,人們信守的規則是一種熟人之間形成的禮俗規則。賴以解
決糾紛的權威源自宗族長者,自我約束的力量來自恥感心態。然而,隨著社會變遷,傳統的守望相助的社會結構遭到不可回復的破壞。傳統禮俗作用的場域不再存續,權威倒塌、恥感失范,造成了傳統道德的無處存身。小悅悅事件,正是在這一,必然。背景下發生的,偶然。事件,要克服這種因社會變遷而造成的“禮崩樂壞”,就必須讓法律的制定''實施過程滿足傳統倫理的基本要求!并發揮好有效的引導作用,重塑信任,涵養共同價值。
【關鍵詞】
禮俗社會 恥感心態 社會文化 法律價值 13司法中的法律修辭:國內研究述評焦寶乾 【摘要】修辭作為說服技術在司法實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司法中,法律修辭有著比
較廣泛的應用。從中國古代判詞到當代判決書,從書面語到司法口語。這些方面學界已有不
少研究成果!在匯總既有成果的基礎上"將司法中的法律修辭研究予以整合,提煉"有必要將
其作為一個專門領域"甚至上升到學科的高度予以看待與研究。
【關鍵詞】
法律修辭 司法判決書 修辭說服 14“陽光司法”在浙江的實踐與思考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聯合課題組 【摘要】浙江各級法院積極推進陽光司法工作成效顯著,但由于受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
制。陽光司法仍存在著很多亟需解決的難題,如司法公開的理念有待于進一步深化、司法公
開與相關制度的關系有待于進一步厘清、司法公開具體制度有待于進一步完善、現有硬件設
施尚不能完全滿足司法公開要求等。為此,有必要進一步提升理念、深化思考、注重制度協
調、不斷豐富和創新陽光司法的方式和渠道。
【關鍵詞】
陽光司法 浙江 實踐思考
15、我國憲法上檢察“機關定位”及其意義探析陳云生 【摘要】一般憲法學上所謂的“機關定位"是指通過憲法把統一的國家機構按其性質和職能分設為各個不同的國家機關,并通過憲法或專門的法律規定各國家機關的活動原則。方式及它們之間的協調或抗衡的相互關系,檢察機關的憲法定位是,法律監督機關",這種憲法定位,既確定了檢察機關的性質,又彰顯了我國檢察機關及檢察制度的特色。其中蘊含了我國憲法。憲政。國家機構。司法制度。檢察機關與檢察制度等一系列深刻的意義。
【關鍵詞】
憲法定位 國家機構 法律監督 檢察機關 檢察權 檢察制度 16、論檢察權監督制約機制的重構張兆松;張利兆 【摘要】檢察權具有集偵、控、訴訟監督權力于一身的特點。近年,通過一系列的檢察改
革,檢察權運行監督制約機制得到進一步的強化,但仍然存在著重權力監督輕權力制約,重
權力監督輕權利監督,重程序外監督輕程序內監督,重機構設置輕機構的獨立性等問題。要
實現對檢察權的有效監督制約,必須調整改革思路,在堅持現行的內部監督制度的基礎上,
進一步加大外部監督制約的力度。未來中國檢察權監督制約改革的科學走向應當是,權力監
督與權力制約并重。權力監督與權利監督并重、程序外監督與程序內監督并重,同時注重監
督機構的獨立性。
【關鍵詞】
檢察權 監督制約 問題出路 日期:2012-7-27 14:32:12 | 關閉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