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0-1-13 7:13:21 人民法院報
“沒有和諧穩定的環境,怎會有安居樂業的家園!”元旦前夕,習近平總書記面向億萬中國人民發表新年賀詞,飽含深情的話語牽動人心。
過去一年,人民法院緊緊圍繞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以堅韌不拔的意志、決戰到底的勇氣,依法、準確、有力懲處黑惡勢力犯罪,社會治安環境不斷改善,人民群眾安全感不斷提高。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讓億萬人民共享長治久安,這是新時代賦予人民法院的歷史使命,是法治國家給予人民最好的禮物。
動真碰硬、深挖整治——實現破案攻堅新突破
“孫小果,死刑!”
2019年12月23日,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傳來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孫小果強奸、強制侮辱婦女、故意傷害、尋釁滋事案再審宣判。決定對孫小果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法槌聲聲,正義昭彰。
從2019年4月中央掃黑除惡第20督導組進駐云南,孫小果案被列為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案件,歷經數月,人們終于等到了該案的“大結局”:罪大惡極的孫小果受到法律應有的懲罰,曾經幫助他死里逃生、走出監牢的19名公職人員和重要關系人也被一網打盡,“保護傘”被連根拔起。
掃黑除惡,就是要掃出一片朗朗晴天,讓人民群眾帶著滿滿的安全感決勝全面小康。
2019年盛夏。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東瓦窯村村委會,一場特別的座談會在這里召開,不少群眾激動地流下熱淚。
“中央督導組到我們這里來,我一晚上沒睡著覺,壓在我們心上20年的大山,就要搬掉了……”
橫行鄉里、壟斷經營、敲詐勒索……百姓深惡痛絕的黑惡勢力,是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現實威脅。
最高人民法院從全國法院系統抽調、借調31名精干力量,加入中央掃黑除惡督導組。
在督導及“回頭看”推動下,一些社會強烈關注的大要案水落石出,一些欺壓百姓的黑惡勢力落網歸案,一些“關系網”“保護傘”被徹底揭開。
湖南“操場埋尸”案、山西陳鴻志案、“湖霸”夏順安案、河南李含富案、江西徐文俊案、福建林氏父子案……
深挖徹查,不放過任何一個線索,不漏過任何一個疑問。人民法院毫不動搖地貫徹依法嚴懲方針,始終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和法律適用關,以“破案攻堅”開路,以“打傘破網”斷根,以“打財斷血”絕后,以“問題整改”提質,一個個大案相繼宣判,順應了民心民意,彰顯了法治權威。
戰果傳來,振奮人心——
截至2019年11月底,專項斗爭以來,全國法院一審受理涉黑犯罪案件2904件,審結1830件,重刑率達56.65%;全國法院一審受理涉惡犯罪案件17694件,審結13527件,重刑率達24.67%。
“推進力度之大、觸及鏈條之深、取得效果之好,是前所未有的,破解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能解決的難題。”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第二次推進會的重要論斷,鮮明勾勒出專項斗爭的歷史性突破和顯著成效,為天清氣朗、海晏河清的平安中國寫下最為生動的注腳。
嚴格依法、精準辦案——推動專項斗爭高質量發展
八百里洞庭,白鷺翱翔、水碧草青。
然而,美麗如畫的生態濕地曾被一個叫夏順安的“湖霸”把持了17年,圈湖圍獵,欺壓群眾,攫取暴利。
臨近2019年歲末,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夏順安等11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等犯罪案二審宣判。得知夏順安二審獲刑二十五年,附近漁民都長舒了一口氣:“洞庭湖水比以前清多了,偶爾還能看見江豚。”
230余頁判決書,12萬余字,詳細披露了該團伙的“軟暴力”犯罪事實:滋擾、糾纏、哄鬧、聚眾造勢,讓周邊群眾產生恐懼心理。
什么是“軟暴力”?哪些行為會被界定為“軟暴力”犯罪手段?怎樣定罪量刑?
2019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參與制定的《關于辦理實施“軟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出臺,明確了“軟暴力”基本概念、表現形式、客觀認定標準,為依法精準辦案提供了明確指引。
掃黑除惡,與黑惡勢力短兵相接的攻堅戰,檢驗司法水平的法律戰。
斗爭形勢的每一步發展變化,都給司法者留下必須立刻解決的難題。每一個難題的化解,都是突破的起點。
“必須在‘準’字上花力氣,精準理解法律政策,精準認定案件事實,精準適用法律條文。”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推進會再一次發出動員令。
最高人民法院先后舉辦兩期全國法院掃黑除惡業務培訓班,全方位提升法律政策水平,為深入開展好專項斗爭奠定堅實基礎。
深入調研、廣泛聽取意見、反復論證修改。一年來,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出臺了一系列規范性法律文件——
《關于辦理惡勢力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了惡勢力的具體認定標準;《關于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對依法嚴懲“套路貸”犯罪作出規定;《關于辦理黑惡勢力刑事案件中財產處置若干問題的意見》破解“黑財”判處難題;《關于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非法放貸行為入罪標準……
寬嚴有據、罰當其罪。系列指導文件成為掃黑除惡精準辦案的利器,為依法嚴懲黑惡勢力違法犯罪提供了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
“打”“建”并舉,長效常治——實現由“掃”到“治”的跨越
謀長久之策,須行固本之舉。
當前,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進入爬坡攻堅的新階段,進入深挖根治向長效常治轉段的關鍵時期,形勢更加復雜,任務更加艱巨。
從根本上鏟除黑惡勢力,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把專項治理與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結合起來,形成長效機制,正是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與以往打黑除惡的重要區別之一。
涉黑涉惡問題是復雜的社會問題。在強大攻勢下,一些黑惡勢力的潛藏越來越深,與“保護傘”的勾聯越來越隱蔽,犯罪手法更具狡詐性,深挖徹查的難度增加。
在深挖根治上見成效,更要在長效常治上下功夫。
一年來,各地法院不斷健全完善審判工作機制,持續開展專項打擊整治,深度參與社會綜合治理,“打”“建”并舉,為長效常治打牢基礎。
黑龍江、廣西等地法院積極爭取黨委政法委的支持和統一協調,推動重大黑惡勢力犯罪及“保護傘”案件集中管轄試點,切實解決部分地區審判經驗不足、力量相對薄弱等問題。
河北、寧夏等高院出臺專門規定,推動線索摸排工作的常態化,確保對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發現在早、打擊在小、治理在先。
江西、青海等高院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被判處緩刑、管制、免予刑事處罰人員和刑滿釋放人員的社區矯正、跟蹤幫教工作,有效減少黑惡勢力的潛在“后備軍”。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全國各級法院針對社會管理薄弱環節共發出司法建議7633份,移送涉黑涉惡涉“保護傘”線索31982條,有效提升對黑惡勢力犯罪的整體防控能力。
“中國之治”,平安之治。2020年是掃黑除惡收官之年,也是決戰決勝之年。闖關奪隘、縱深推進,專項斗爭必將以更大戰果回應群眾期待,以更大力度夯實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石。
日期:2020-1-13 7:13:21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19 杭州法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08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