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0-4-24 9:27:18 法制日報——法制網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維
近日,針對近年來涉電商平臺知識產權惡意投訴頻發,損害平臺經營秩序,浪費司法資源的現象,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意見》,強調既要依法免除錯誤下架通知善意提交者的責任,督促和引導電商平臺積極履行法定義務,促進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又要追究濫用權利、惡意投訴等行為人的法律責任。
就最高法的這一表態,業內專家普遍認為,這是司法機關將對“知產流氓”現象進行更嚴格規制的信號,惡意投訴者將被更加嚴厲打擊、整治直至追究法律責任,司法機關將通過制裁惡意訴訟、規范知識產權訴訟秩序,以營造誠實守信的營商環境。
據最高法通報,2019年,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穩中有進,審判質效持續向好,但案件數量急劇增加。這反映出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斷加強,與此同時,針對知產領域的惡意投訴也在不斷上升。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圍繞知識產權的惡意投訴頻發,惡意權利人為了非法獲利,虛假陳述、偽造憑證和惡意搶注商標等,手段不斷翻新,這些人也被稱為“知產流氓”。
據河南南陽宛艾產業協會介紹,王某將市場上早已在使用的艾灸底座申請專利,自2017年以來以侵權為名,以起訴為手段,“血洗”南陽艾灸企業,“僅在2017年,就有超過100家南陽艾草加工、銷售企業被起訴,兩年間,這個人拿走上千萬元所謂賠償款。”2019年4月,涉訴專利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無效。
北京一家公司利用偽造的判決書惡意投訴淘寶店鋪,致該店商品兩個多月無法銷售。面對這一既侵害平臺賣家又侵害平臺秩序的知產流氓行為,法院怒了。3月31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判決認定惡意投訴者侵權成立,須賠償電商平臺經濟損失。北京朝陽法院在查明該判決書被偽造用于惡意投訴之后,痛斥惡意投訴者“浪費司法資源,損害司法權威”。
阿里巴巴法務專家介紹,僅2017年至2019年,阿里巴巴遭惡意權利人連帶起訴的案件就達千余件,有時候一個團伙就會帶來上百件訴訟。為了維護平臺經營秩序和商家合法利益,阿里也主動聯合商家進行知產維權,狙擊知產流氓。
4月上旬,浙江高院知識產權庭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涉電商惡意投訴不僅嚴重擾亂他人經營活動,而且破壞了平臺內的正常經營秩序,同時也是對司法資源的極大浪費。
“隨著大量案件涌入法院,司法資源也已不堪重負,惡意投訴現象也令人擔憂,如不加以規制只會愈演愈烈。”浙江高院知產庭負責人建議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同時,也要加大對侵權及惡意訴訟的懲戒力度,推動知識產權領域訴訟誠信體系建設,不斷提高知識產權審判的司法公信力。
面對洶涌的涉知產惡意投訴司法案例,近期,浙江、北京的多個法院發聲:必須嚴懲。在最高人民法院于4月21日公布的2019年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典型案例中,涉知產惡意投訴或訴訟的案例就有5起。
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二級大法官江必新表示,要充分發揮司法裁判的引領示范作用,通過制裁惡意訴訟,規范知識產權訴訟秩序,營造誠實守信的營商環境。
日期:2020-4-24 9:27:18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19 杭州法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08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