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0-7-28 13:12:28 正義網
正義網北京7月28日電(見習記者劉家墉)7月28日,最高檢舉行“加強民事檢察監督 精準服務民企發展”新聞發布會,通報檢察機關履行民事檢察職能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情況,發布最高檢第二十一批指導性案例。最高檢第六檢察廳廳長馮小光結合四起案例,詳細介紹了檢察機關護航民營企業發展的工作舉措。
“依法抗訴,保障投資人的合法權益。”馮小光介紹,在深圳某投資企業糾紛案中,浙江檢察機關圍繞公司與股東之間的關聯關系、資金往來等開展調查核實,最終查明股東并不存在濫用法人獨立地位的情形,依法抗訴后再審予以改判,免除了股東可能承擔的巨額財產責任,增強了投資者信心。
“積極履行執行監督職能,確保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規范運行。”馮小光進一步解釋道,在山西臨汾市堯都區某牧業公司案中,該牧業公司被采取查封凍結的財產足以清償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債務,但執行法院仍將該牧業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皺z察機關對錯列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違法行為發出檢察建議,監督糾正了違法執行行為,避免了民營企業因不當信用懲戒而陷入困境。”馮小光說。
“依法規范查封行為,保障民營企業的正常經營!瘪T小光指出,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人財產,應與被執行人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相當,不得明顯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在湖北襄陽某房地產公司案中,檢察機關依法查清某房地產公司被查封房產的價值明顯超出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范圍,遂發出檢察建議,促使執行法院予以糾正,恢復了民營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
此外,檢察機關還依法促成和解,優化營商環境。馮小光表示,檢察機關辦理民事監督案件時,在不需要或者不影響審判違法監督的前提下,遵循當事人意思自治與合法原則,可以引導當事人和解。“在福建某光電公司案中,檢察機關在查清事實、厘清責任的基礎上,促成軟件園區企業與物業公司達成和解,依法化解了矛盾糾紛,減輕了當事人訴累,消除了民營企業的經營困擾!瘪T小光介紹道。
日期:2020-7-28 13:12:28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19 杭州法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08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