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0-9-18 8:46:54 法治日報——法制網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萬靜
9月16日,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國家法治指數研究中心發布《中國政務公開第三方評估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
2019年是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修訂版)頒布實施的第一年,為全面了解2019年度全國政務公開工作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推動全國政務公開工作,社科院國家法治指數研究中心、法學所法治指數創新工程項目組對各級政府政務公開情況進行調研和評估,由此形成上述《報告》。這是社科院連續第六年發布評估報告。
此次《報告》的評估對象包括49個機構改革后對外有行政管理權限的國務院部門、31個省級政府、49個較大的市政府、125個縣(市、區)政府。
全國政務公開工作成效顯著
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是規范執法秩序的重要舉措。2018年12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全面推進行政執法公示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據社科院的調查結果發現,行政處罰事項目錄、部分領域的行政處罰結果公開程度較高,部分地方政府已率先建成全省行政執法信息統一平臺公示。
部分地方政府已率先建成全省行政執法信息統一平臺公示。《報告》評估發現,廣東省、湖南省等地方政府積極推進《指導意見》落地,建立全省統一的行政執法信息統一公示平臺,平臺均按照事前公開、事后公開兩個板塊分別建設,其中廣東省公示平臺覆蓋省、市、縣(市、區)、鎮(街道)四級各類行政執法信息,公示信息范圍覆蓋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檢查、行政征收征用、行政許可等各類行政執法行為。
《報告》顯示,絕大多數評估對象公開了行政處罰事項目錄。31個省級政府、47個較大的市政府、116個縣(市、區)政府網站集中公開各部門的行政處罰事項目錄,公開率分別達到100%、95.92%和92.80%。
《報告》指出,省、市、縣(市、區)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結果公開較好。評估發現,28個省級政府、43個較大的市政府、105個縣(市、區)政府公開了2019年度處罰結果,公開率分別達到90.32%、87.76%和84.00%。
社科院國家法治指數研究中心副主任呂艷濱研究員告訴記者,2019年既是修訂后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的第一年,也是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的第三年。按照政務公開的總體要求,各地方各部門應全面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和結果全過程、全流程公開,全面推廣政務公開的標準化規范化,全面擴大公眾參與,發揮信息發布、政策解讀、回應關切三位一體、相輔相成的作用。總體來看,2019年全國政務公開工作成效顯著。
政務服務信息公開水平提升
隨著“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工作的深入實施,政務服務信息公開的水平正在大幅提高。《報告》調查顯示,政務服務事項目錄的公開率比2018年明顯上升。國務院部門政務服務事項目錄的公開率由84%提高到87.76%,省、市、縣三級政府由74.19%、51.02%和57.00%全部提升到100%。
同時,社科院調查顯示,多數評估對象集中展示“全生命周期”辦事服務事項。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要求,推行市場主體和個人“全生命周期”的辦事服務事項集成式、一站式公開。對“全生命周期”辦事服務事項集中展示的評估,主要考察省、市、縣三級政府通過專題、專欄、專門圖解、指南匯編等方式集成展示情況。
《報告》評估發現,有26個省級政府、42個較大的市政府、125個縣(市、區)政府能夠集中展示市場主體(企業)“全生命周期”辦事服務事項,占比分別為83.87%、85.71%和100%;有21個省級政府、35個較大的市政府、124個縣(市、區)政府能夠集中展示個人“全生命周期”辦事服務事項,占比分別為67.74%、71.43%和99.20%,“全生命周期”的辦事服務事項集成式展示程度較高。
其中,部分評估對象對“全生命周期”的辦事服務事項的歸類科學、清晰,便于快速鎖定。部分評估對象服務事項歸類清晰便于查閱,部分評估對象辦事指南公開要素更細化、更便民。部分評估對象服務指南中不僅有明確的辦事地點,還有交通指引,提供乘車路線或地圖導航鏈接;部分評估對象提供常見問題解答、常見錯誤示例等功能,集中解答群眾辦事疑惑,提升服務效能。
省級法治政府建設年報均發布
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不僅要編寫、報送有關部門審核,更要在排除涉密事項后對社會發布,其目的是向社會展示上一年度的法治政府建設進展,接受公眾監督。
根據社科院的評估結果顯示,有31個省級政府、43個較大的市政府發布2018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公開率達到100%、87.76%。
“法治政府建設涉及方方面面內容,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應對上一年度各方面情況進行梳理、總結和分析,以全面展示本地區本部門的法治政府建設成效與面臨的問題,否則會令公眾無從知曉所遺漏事項的進展情況,也會給人造成未開展有關工作的印象。”呂艷濱說。
《報告》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年度報告內容更加全面、翔實。
部分評估對象的年度報告內容緊扣《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所列的法治政府建設各項任務,逐一分類描述上一年度的法治政府建設所開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有7個國務院部門、20個省級政府、31個較大的市政府、36個縣(市、區)政府發布的年度報告披露2018年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問題,19個國務院部門、23個省級政府、36個較大的市政府、36個縣(市、區)政府發布的年度報告披露了2019年法治政府建設的重點與方向。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錫鋅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全面深化政務公開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讓政務公開成為常態,要求各級政府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則,主動公開法定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重大行政決策過程;主動公開行政執法具體操作流程和糾錯問責機制;主動澄清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擾亂社會秩序的虛假信息;主動拓展政務公開內容、規范政務公開程序、升級政務公開技術、優化政務公開平臺,不斷把政務公開的有效措施制度化。
日期:2020-9-18 8:46:54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19 杭州法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08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