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1-3-29 16:01:09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記者孫少龍)民政部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29日發布公告稱,當前一些非法社會組織假借扶貧、濟困、救助突發事件等公益慈善名義,通過公開募捐的方式從事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社會公眾應注意防范。
據介紹,非法社會組織是未經民政部門登記,擅自以社會組織名義進行活動的組織,以及被撤銷登記或吊銷登記證書后繼續以社會組織名義活動的組織,還包括籌備期間開展籌備以外活動的組織。其中,“以社會組織名義”指的是以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名義開展活動。從名稱上看,有使用“基金會”的,有使用“協會”“學會”“研究會”“聯合會”“促進會”“委員會”的,也有使用“中心”“學院”“研究院”“俱樂部”的。
記者了解到,根據慈善法等法律規定,登記或者認定為慈善組織且取得公開募捐資格的社會組織以及依法可以開展公開募捐活動的其他組織,才能開展公開募捐活動。其他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展公開募捐活動。非法社會組織無論是在公共場所設置募捐箱,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發布募捐信息,還是舉辦“義演”“義賽”“義賣”“義展”“義拍”“慈善晚會”等,所開展的任何形式的公開募捐活動均屬違法。
社會公眾遇到“社會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活動的,可通過“中國社會組織政務服務平臺”(www.chinanpo.gov.cn)或者“中國社會組織動態”政務微信,查詢該組織身份的真實性、合法性。同時,還可通過全國慈善信息公開平臺“慈善中國”(cishan.chinanpo.gov.cn)查詢該組織或者相關組織是否具備公開募捐資格。
此外,社會公眾發現涉嫌非法社會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活動,或合法登記的社會組織(含慈善組織)與非法社會組織勾連開展公開募捐活動的,可及時向民政部門舉報,也可通過“中國社會組織政務服務平臺”或者“中國社會組織動態”政務微信舉報,并同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日期:2021-3-29 16:01:09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