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1-4-9 9:53:35 法治日報——法制網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萬靜
近日,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推進減稅降費的決策部署和政府工作報告關于嚴厲整治亂收費的工作要求,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通知,部署“治理涉企收費 減輕企業負擔”專項行動,推動各項降費政策落到實處,著力解決困擾企業發展的痛點、堵點問題,保障市場主體輕裝前行。
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說,這些痛點、堵點問題包括中介機構不合理收費、行業協會通過職業資格認定違規收費、交通物流領域收費、商業銀行收費、水電氣暖等公共事業企業不執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收取不合理費用等違法違規行為。
一一攻破五大問題
通知要求,聚焦重點領域,針對企業反映強烈的5大痛點堵點問題,一一攻破。
中介機構收費領域。重點對具有一定行政資源和壟斷性的中介機構開展檢查,聯合自然資源(規劃)、住房城鄉建設、環境保護、水利、民政等行業主管部門深入調研摸底,重點規范行政機關指定或推薦中介服務機構、將其自身應承擔的中介服務費用轉嫁給企業,中介機構不按規定明碼標價以及在行政審批、補貼申領等過程中既當“裁判員”又當“輔導員”收取不合理費用等行為。
行業協會商會收費領域。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收費的通知》要求,主動與民政部門對接,摸清本級行業協會商會底數,聯合開展抽查檢查,形成監管合力。重點對具有法定職責、承擔行政部門委托或授權職能、與政府部門尚未脫鉤的行業協會進行抽查,嚴厲查處通過職業資格認定違規收費,借助行政權力搭車收費,以及將政府部門委托事項的費用轉嫁給企業承擔等行為。
交通物流領域收費領域。重點查處機場、鐵路等領域不執行政府定價、指導價,不按規定明碼標價,對明令取消的收費項目繼續收費,以及價格欺詐等不正當價格行為。沿海各省(區、市)市場監管部門要密切關注海運價格動態,加大對船公司收費的監管力度,督促船公司嚴格執行價格法律法規,依法查處船代、貨代、堆場、報關等中介機構不按規定明碼標價等價格違法行為。
水電氣暖等公用事業收費領域。督促供水供電供氣供熱企業全面梳理自查現行收費項目和標準,停止收取明令取消的收費項目,糾正強制性收費,降低偏高收費標準。重點加強供水供電供氣供暖工程安裝、維護維修領域的價格監管,著力查處不執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收取不合理費用的違法違規行為。
商業銀行收費領域。通過交叉檢查等形式對商業銀行分支機構進行抽查檢查。重點查處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強制服務、只收費不服務或少服務,利用貸款優勢地位轉嫁抵押登記費、押品評估費,不落實國家及總行層面規定的對中小微企業優惠政策等行為。檢查過程中要推動商業銀行落實主體責任,指導商業銀行自查自糾、退費整改,主動為企業融資減輕負擔。
推進收費公開透明
近年來,中國營商環境排名大幅提升,體現了中國政府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其中就有減稅費、治理違規涉企收費的功勞。
據統計,2018年和2019年減稅降費累計超過3.6萬億元。這一規模約占我國GDP比重的2%,財政收入比重的15%左右。2020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經濟下行壓力,黨中央、國務院迅速決策,提出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2020年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5045億元,其中新增減稅5414億元,新增社保費降費9631億元。而據最新估算,2020全年可為市場主體新增減負將超過2.5萬億元。這將是我國年度減稅降費規模的歷史之最。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教授指出,治理涉企違規收費,關乎減稅降費的整體效果,影響到減輕企業負擔的全局工作。對于企業來說,所有稅費支出都會進入會計報表,影響利潤。從這個意義上說,進一步清理規范涉企收費、為企業減負,就顯得十分必要。此次多個部門聯合出臺文件治理違規涉企收費,進一步彰顯了黨中央推動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的決心和力度。
通知強調,專項行動過程中要寓服務于監管,向企業宣講涉企收費政策,推進涉企收費事項公開透明。要強化收費主體的合規意識,激發自查自糾、主動規范整改的內生動力。對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的亂收費典型案例要公開曝光,發揮震懾作用。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熊文釗分析認為,減稅降費不單純是收費項目減少、費用降低,更關鍵的是規范政府部門及其下屬單位、中介機構及商業銀行等各類收費主體的行為,推動涉企收費治理的規范化、法治化,讓涉企收費行為有規則、受監督、可評估,讓企業明明白白繳費。這些治理措施將對進一步簡政放權,保障企業合法利益,改善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尤其是對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具有積極意義和深遠影響。
制度建設有待加強
我國治理違規涉企收費的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自1990年9月1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決制止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的決定》發布以來,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先后發布過許多治理整頓針對企業亂收費的文件,但一直未能建立起穩定、成熟、高效的完善治理機制。
“我國針對涉企收費的規定零星散見于各單行法律、法規、規章或者相關規范性文件之中,尚沒有一部綜合性的法律,甚至還沒有一部專門的行政法規對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涉企收費進行專門規定,因而也缺乏針對違規收費的權威、統一的法律責任和執法程序規范,這是違規收費屢治不彰的法律根源。今后建立長效機制是治理違規涉企收費的關鍵。”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高秦偉說。
通知特別明確要加強制度建設。要與行業主管部門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對涉企收費政策隨時會商、精準把握。要推進部門間綜合治理、聯合檢查,形成監管合力。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反饋給政策制定部門,提出完善政策的意見建議。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王敬波教授分析說,落實簡政降費政策,重點還是要構建管用有效的制度保障體系,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明確、協調政府部門之間的權責界限。市場監管部門將寓服務于監管之中,把涉企亂收費治理好,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政府服務。
日期:2021-4-9 9:53:35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