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1-4-28 6:53:00 法治日報——法制網
□ 前沿話題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蔣安杰
近日,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企業家犯罪預防研究中心、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北京企業法律風險防控研究會主辦,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與安徽師范大學法學院承辦的第八屆企業刑事合規高端論壇暨《2019-2020企業家刑事風險分析報告》發布會在京舉行。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高銘暄,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會長、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原副部級專職委員胡云騰,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所長謝鵬程,全國工商聯法律部部長王洪武出席會議并致辭。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企業家犯罪預防研究中心主任張遠煌正式發布《2019-2020企業家刑事風險分析報告》。該報告揭示和研判了民營企業家和國有企業家在刑事風險的主要形態,刑事風險高發產業、高發環節、高發崗位、高發人群、高發地域以及高發犯罪的潛伏期和不同身份涉罪企業家的處罰特征等方面的最新變化趨勢,這份報告連同先前七屆論壇發布的研究報告,全面揭示了企業及企業家刑事風險規律,不僅具有重要的刑事政策反思價值,而且也為解決檢察機關正在推行的企業合規改革中的瓶頸問題——如何確立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引導企業進行合規管理的合規通用要素與制定司法機關或第三方機構評估企業合規計劃有效性的標準,以便督促企業建立和實施有效的合規計劃提供了基礎性的事實支撐,也為未來我國刑事立法引入合規概念、創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刑事合規制度提供了重要的路徑與策略參考。
樣本收集與數據處理
張遠煌介紹,報告以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傳的刑事案件判決書、裁定書為檢索對象,對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上傳的所有刑事案件判決書、裁定書,按照設定的統計變量進行系統檢索,從中篩選出符合企業家犯罪定義的案例2635件作為分析樣本而成。
為了準確描述企業家犯罪特征,報告從犯罪行為、犯罪人和刑法適用三個方面,共設定了 50余項指標,主要的指標包括:犯罪企業家的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企業職務、涉案人數、主從犯;犯罪企業家所涉企業性質、產業類型、發案地域、企業所在地、初犯時間、潛伏期、涉案金額、犯罪所得以及企業家犯罪所涉罪名、罪名數量、罪名結構、觸犯頻率、共犯關系、刑種適用、刑期分布、罰金刑適用、緩刑適用、附加刑適用、免予刑事處罰等。根據上述測量指標對所收集的案例進行逐案解析,并通過Excel統計軟件將所有案例數據進行匯總,建立了“2020年企業家犯罪案件數據庫”,作為本報告統計分析的依據。
報告顯示:在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上傳的刑事判決案例中,共檢索出企業家犯罪案例2635件,企業家犯罪3278次。在3278次企業家犯罪中,性質明確的3265次。其中,國有企業家犯罪數為234次,約占企業家犯罪總數的7.14%;民營企業家犯罪數為3011次,約占企業家犯罪總數的91.85%;外商及港澳臺企業家犯罪數為20次,約占企業家犯罪總數的0.61%。
在3278次企業家犯罪中,共涉及犯罪企業家3095人。在3095名犯罪企業家中,性質明確的有3082人。其中,犯罪的國有企業家人數為187人,約占犯罪企業家總人數的6.07%;犯罪的民營企業家人數共2876人,約占犯罪企業家總人數的93.32%;犯罪的外商及港澳臺企業家人數為19人,約占犯罪企業家總人數的0.61%。
除去外商及港澳臺和性質不明確的共計33件案例外,剩余企業家犯罪案例2602件、企業家犯罪數量3245次和犯罪企業家人數3063名作為本報告的研究對象。在3245次企業家犯罪中,國有企業家犯罪數為234次,約占7.21%,民營企業家犯罪數為3011次,約占92.79%。在3063名犯罪企業家中,犯罪的國有企業家人數為187人,約占6.11%,犯罪的民營企業家人數共2876人,約占93.89%。
記者注意到,本次論壇名稱由前七屆的“企業家刑事風險防控高端論壇”,改名為“企業刑事合規高端論壇”。張遠煌表示,論壇名稱的變化不僅沒有改變論壇的主旨,因為刑事合規的實質就是制度化、規范化的刑事風險防控,而且這一改變很好地體現了論壇始終面向社會重大需求的特點,契合了檢察機關正在推動的企業合規改革試點工作,回應了傳統企業合規日益向刑事化方向演進的國際趨勢。
據了解,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企業家犯罪預防研究中心率先發起,并與最高人民檢察院原反貪總局三局于2013年聯合創設的企業家刑事風險防控高端論壇,作為橫跨法學界、司法界、企業界和律師界的全國性學術交流平臺,至今已走過了九個年頭。論壇始終聚焦于完善我國市場經濟法治建設、提升企業犯罪治理能力、促進企業和企業家健康成長、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主題,連續舉辦了七屆論壇會議,積極倡導企業和企業家犯罪預防性治理,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新意和時代特色的研究成果,促進了刑事風險防控理論與實踐發展,產生了較廣泛的學術和社會影響。
會議首次會集近150多位犯罪學、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公司法學代表性學者以及司法界、企業界、律師界代表性專家,對作為傳統企業合規升級發展形態的刑事合規展開全方位的集中研討。
高頻罪名 身份特征及犯罪特征交叉分析
報告顯示,2020年企業家犯罪的前十名高頻罪名分別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職務侵占罪、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合同詐騙罪、挪用資金罪、集資詐騙罪、非法經營罪、污染環境罪和重大責任事故罪。
(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在2020年度,企業家觸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共計647次,其中國有企業家觸犯2次,民營企業家觸犯645次。在性別方面,男性犯罪遠高于女性;在年齡段方面,30至59歲是高發年齡段;在學歷方面,大學(大專)及以上學歷占大多數,其次是初中學歷;在職務上,主要集中于企業主要負責人以及其他核心部門負責人;在企業所在市經濟發展程度方面,二線城市分布最多;在發案環節上,主要集中于融資活動以及日常經營活動;在犯罪潛伏期方面,以十年以下居多,偶有十五年以上乃至超過二十年的情況。
(二)職務侵占罪
在2020年度,企業家觸犯職務侵占罪共計373次,其中國有企業家觸犯12次,民營企業家觸犯361次。在性別方面,男性犯罪遠高于女性;在年齡段方面,30至39歲是高發年齡段,40至59歲人數次之;在學歷方面,已知學歷的情況下,學歷為小學及以下的企業家非常少,大學(大專)以上學歷最多;在職務上,主要集中于企業主要負責人以及其他核心部門負責人;在企業所在市經濟發展程度方面,二線城市分布最多;在發案環節上,主要集中于日常經營以及財務管理活動;在犯罪潛伏期方面,主要集中在五年以下,十年以上較少。
(三)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
在2020年度,企業家觸犯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共計215次,其中國有企業家觸犯1次,民營企業家觸犯214次。在性別方面,男性犯罪仍遠高于女性;在年齡段方面,30至59歲是高發年齡段;在學歷方面,主要集中在初中和高中(中專)學歷;在職務上,主要集中于企業主要負責人;在企業所在市經濟發展程度方面,一線城市分布最少,四線及以下城市分布最多;在發案環節上,主要集中于薪資管理環節;在犯罪潛伏期方面,主要集中在五年以下,除個別情況外基本為十年以下。
(四)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
在2020年度,企業家觸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共計167次,其中國有企業家觸犯25次,民營企業家觸犯142次。在性別方面,男性犯罪仍遠高于女性;在年齡段方面,觸犯該罪的企業家集中在30至59歲;在學歷方面,觸犯該罪的企業家學歷多集中在初中學歷;在職務上,主要集中于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實際控制人、股東;在企業所在市經濟發展程度方面,主要分布在二線城市;在發案環節上,主要集中于財務管理環節,其次是日常經營活動環節;在犯罪潛伏期方面,該罪的潛伏期集中在十年以下。
日期:2021-4-28 6:53:00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