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1-10-18 13:42:21 中國紀檢監察報
行業協會商會亂象透視
四川省成都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違規增設行政許可程序,行業協會依附行政權力借機斂財,協會內部管理混亂,企業群眾投訴未果反遭威脅……近日,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第十四督查組在成都核查暗訪時發現,成都市即時配送道路交通安全協會(以下簡稱“即時配送協會”)存在不少問題。
行業協會商會本該發揮聯系政府、企業、市場的橋梁紐帶作用,服務企業發展、反映行業訴求、化解矛盾糾紛、加強行業自律。但近年來,由于生存能力不足、培育扶持力度不夠、部門綜合監管機制不健全,一些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亂攤派、亂強制現象時有發生。類似問題為何屢禁不止?如何堵塞漏洞,讓廣大市場主體享受改革紅利?
批量辦理電動自行車注冊需向即時配送協會備案,設卡收費難倒眾多快遞外賣企業
“先去找即時配送協會備案,才可以辦理。”成都外賣企業如果前往交通管理部門申請批量辦理電動自行車注冊登記,會得到這樣的答復。2021年1月6日,該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車輛管理所下發文件,將“向即時配送協會備案”作為快遞外賣企業批量辦理電動自行車注冊登記的前置條件。
從提交承諾書、實車照片等材料到上牌完畢反饋報備,為了3807輛電動自行車,5家企業不得不走完了這套繁瑣流程,徒增負擔。
更有甚者,部分企業負責人在辦理過程中,被即時配送協會秘書長何某按每輛車120元的標準索要費用,且不提供任何收費憑證。某企業起初拒絕繳費,僵持了1個多月后,不得已妥協交了7.2萬元,隨后又耗了1個多月,才辦理完畢。
上述問題曾被多次投訴,但協會卻屢受“庇護”、依然故我。2021年7月,某企業負責人顏某向該市交通管理局局長信箱投訴,有關負責干部將顏某與何某約到一起當面溝通。問題沒解決,顏某的身份反倒暴露了。氣焰囂張的何某甚至威脅道:“做生意要適應規則,不然很麻煩,得學會低頭做人。”
“收這么多錢也沒給企業提供什么服務。”會費收取標準過高,則是另一“槽點”。據了解,該協會除會長李某、秘書長何某外,只有1名工作人員,無固定辦公場所,相關材料往來都是通過快遞,見面則約在公共場所。初步調查顯示,協會存在不明收入150萬元,其中100萬元已轉入李某的個人賬戶。
“我們首先是關心這5到6萬的騎手,政府和企業來關心幫助他們的話,我相信交通秩序會更加有效地進行,就不會成為城市的一道傷疤,它應該成為城市的一道風景線。”去年11月29日,在即時配送協會成立大會上,李某面對鏡頭侃侃而談。協會成立的初衷,本為依靠行業組織力量推動規范管理,以行業自律、政企共治的形式督促、指導企業加強內部管理,確保配送人員守法上路,減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結果卻事與愿違。
針對暴露出來的問題,在線索移交后,四川省政府第一時間組織工作專班深入核查、部署整改。
種種評獎活動看似單純,實則是個別行業協會商會的“聚寶盆”
小小一塊銘牌,成本不過20余元,到了山東省濰坊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協會,收費標準便陡升至70元。正是憑借對全市建筑起重機械產權備案銘牌制作業務的壟斷,僅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該協會共收取此項費用76.09萬元。其壟斷地位,恰恰來自有關部門的委托授權。
組織企業到指定機構檢測并獲取服務費分成;要求企業加入協會并參加繼續教育培訓,否則扣減信用評價分數;按照企業進行產權備案的設備數量、類型及事項收取服務費用……透過各地曝光的行業協會商會違規收費典型案例可以發現,“依托行政機關委托事項”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業協會依托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委托事項,要求企業到指定檢測公司檢測。企業如果不“就范”,在申領環衛車輛牌照、享受購置稅收減免政策等方面都會受到阻礙。協會則以服務費名義獲取40%-50%的檢測費分成,2016年至2020年共獲取207.37萬元。
福建省人民防空辦公室要求,省內承擔人防工程建設監理任務人員必須在福建省人防工程監理協會參加培訓。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該協會依托省人防辦該項要求,收取培訓費共計442.24萬元。
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涉企收費管理減輕企業負擔的通知》明確指出,“嚴禁行業協會、中介組織利用行政資源強制收取費用等行為”。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再度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收費的通知》明確規定,“行業協會商會不得依托行政機關或利用行業影響力,強制市場主體參加會議、培訓、考試、展覽、出國考察等各類收費活動或接受第三方機構有償服務”。上述行為,顯然與規定不符。
事實上,盡管國家明令“全國性社會組織開展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由業務主管單位按歸口分別請示黨中央、國務院……不得向評選對象收取任何費用”,然而,違規收取評比達標表彰費用仍然成為行業協會商會斂財的又一重要手段。
今年初,北京市民李先生通過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反映,中國水利電力物資流通協會2020年12月違規頒發了冠以“中國”字樣的獎項。經核查,該協會頒發的“中國大件物流2020年‘終身成就獎’”等獎項,涉及100個企業或個人,均未按國家有關規定報批。
地方行業協會商會也曾出現類似情況。武漢市市政工程金獎評選活動、河南省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小組競賽評比活動、遼寧省信息通信行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成果發表評比活動……種種評獎活動看似單純,實則是個別行業協會商會的“聚寶盆”。
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在相關通報中措辭嚴厲:“一些政府部門在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中,利益鏈條依然牢固,變換手法鞏固、維護甚至擴大既有利益格局的慣性依然很大,一些協會商會依托行政機關或利用行政影響力違規收費依然突出,外部監管和內部治理仍然存在漏洞。”
一些行業協會商會由于自我規范、自我約束力度不夠,使企業負擔不減反增,成為新的市場“攔路虎”
“由于歷史等原因,一些行業協會商會過去由政府主辦、主管,或者掛靠在行政機關、部門,存在著政會不分、管辦一體、治理結構不健全、自律性不強等突出問題。”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愛文曾表示,部分行業協會商會打著政府旗號搞壟斷、亂作為、不作為甚至亂收費等問題較為突出,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市場主體和企業負擔。
從大督查揭露出來的問題看,一些行業協會商會由于自我規范、自我約束力度不夠,通過形形色色無序、無度的手續、資質、認證,使企業負擔不減反增,嚴重制約市場活力,成為新的市場“攔路虎”,蠶食著行政審批改革的紅利,背離了簡政放權的改革初衷。
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有關負責人指出,一些行業協會商會制定會費標準程序不規范,沒有經過會員大會(會員代表大會)無記名投票表決;有的會費標準檔次過多,有買“官”賣“官”之嫌;有的會費標準過高,有較多結余;有的隨意拉贊助、搞冠名,增加企業負擔;有的總會和分支機構多頭重復收費;有的經營服務項目(培訓班、展銷會、展覽會)名不符實,收費標準不合理,多收費少服務,甚至只收費沒服務;極少數協會商會利用評比達標表彰搭車收費,借助行政影響力強制收費等,加重了企業負擔,擾亂了市場秩序。
近年來,為了消除行業協會商會的發展瓶頸,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構的脫鉤改革試點工作正加速推進。但脫鉤并不意味著行業協會商會的自律性就會加強,也并不意味著不再需要政府部門的約束和監管。
“改革深化階段,要規范政府與市場關系,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而簡政放權后必然要求行業協會商會承擔大量自律性行業管理和社會服務職能。行業協會商會要有‘斷奶’的勇氣,放棄對行政權力的依賴,以能力贏得會員和政府的信任,成為真正的獨立主體。”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郭道久指出,監管部門要改變以行政管控手段來干預行業協會商會內部事務的方式,而是更多地通過制定評價標準體系、規范購買公共服務行為等形式,以法律規范來約束其行為。同時可以引入第三方監管機制,對行業協會商會的市場、社會行為進行監督評價,督促加強信息公開力度,減少尋租腐敗的機會。
推動主管部門落實主體責任,加強監督管理,專項整治行業協會商會亂象
“我不應該參加行業協會組織的旅游活動,我會主動退賠相關費用,誠懇接受組織處理……”近日,江蘇省太倉市紀委監委針對行業協會專項治理中發現的某藝術館公職人員陳亮違規參與旅游安排問題進行立案審查,并依規依紀給予其黨內警告處分。
近年來,行業協會商會在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與政府公職人員的交往和聯系增多,廉政風險也隨之增長。
“問題主要集中在兼職取酬、利用職權輸送利益、行業主管部門監管隨意任性、浪費揮霍財政補助和‘四風’隱形變異等方面。”江蘇省常熟市紀委監委第二審查調查室主任吳智益告訴記者。
比如個別領導干部在協會商會中任(兼)職,報銷與工作無關的費用;有的違規將依法取消的行政機關收費項目轉移給協會商會收取,授意或默許主管的協會商會開展與本部門審批相關的中介服務,進行利益輸送;有的向未獲法律授權的協會商會轉移職業資格資質認定、認證、評比、達標、表彰等職能,謀取不正當利益;有的利用協會商會設立“小金庫”“賬外賬”,違規報支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費用或違規發放津補貼福利,等等。
“種種亂象,都和行業主管部門有關。或是‘脫管’,在履行管理職責中不作為、亂作為,出現監督管理‘真空’;或是‘亂管’,濫用職權,干預和插手協會商會具體運營管理活動,妨礙其健康發展。”常熟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薛嘯說。
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強調,充分發揮黨內監督的政治引領作用,把監督融入區域治理、部門治理、行業治理、基層治理、單位治理之中。開展社會組織紀律監督工作,就是推動監督下沉落地的有力實踐。
根據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有關要求,常熟市紀委監委聚焦律師違法違規執業、與司法人員不正當交往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既查司法人員違規違紀問題,又同步查與其交往的律師的問題;既查在職司法人員在律師協會違規兼職問題,又同步查離任司法人員違規從事律師職業、擔任律所法律顧問等情況。
針對一些行業協會商會的會長、法人以行業協會商會名義“圍獵”黨員領導干部、獲取競爭優勢等問題,常熟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陳佳認為,“會長入口關選拔關教育關不嚴、行業自身管理約束欠缺、內控機制不健全、政商交往失度、警示教育力度不夠等是關鍵所在。”
在薛嘯看來,行業主管部門應落實好主體責任,把好行業協會商會“帶頭人”入口關,不僅要看行業影響力、行業地位,更要注重政治素質、德行品質等;加強監督管理,建立健全議事決策、內部審計、風險防控等一系列“小特精”制度;加大警示教育力度,用好典型案例“活教材”。紀檢監察機關也要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綜合施策、標本兼治,為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提供紀律保障。(記者 管筱璞 薛鵬)
日期:2021-10-18 13:42:21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