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今日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普通話在全國普及率達到85%,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語言文字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明顯提升,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得到更好傳承弘揚,與人民群眾需求相適應的語言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到2035年,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全國范圍內的普及更全面、更充分,普通話在民族地區、農村地區的普及率顯著提高,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基本實現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意見》要求,大力提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程度。按照“聚焦重點、全面普及、鞏固提高”的新時代推廣普通話工作方針,分類指導,精準施策。聚焦民族地區、農村地區,聚焦重點人群,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繼續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大幅提高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農村普通話水平,助力鄉村振興。創新開展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和常態化宣傳活動,增強全社會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意識。開展全國普通話普及情況調查和質量監測。建設一批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
此外,全面加強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在民族地區中小學推行三科統編教材并達到全覆蓋,深入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確保少數民族初中畢業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少數民族高中畢業生熟練掌握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嚴把教師準入關,民族地區少數民族教師資格申請人普通話水平應至少達到三級甲等標準,并逐步達到二級乙等以上標準。加強民族地區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能力培訓。加強學前兒童普通話教育,學前學會普通話。開展“職業技能+普通話”能力提升培訓,提高民族地區青壯年勞動力的普通話應用水平。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提高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質量。
《意見》指出,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加大行業系統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力度,強化學校、機關、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網絡信息、公共服務等領域語言文字監督檢查。將語言文字規范化要求納入行業管理、城鄉管理和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創建內容。加強對新詞新語、字母詞、外語詞等的監測研究和規范引導。加強語言文明教育,強化對互聯網等各類新媒體語言文字使用的規范和管理,堅決遏阻庸俗暴戾網絡語言傳播,建設健康文明的網絡語言環境。加強地名用字、拼寫管理。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城市、區域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工作。不斷完善語言文字規范體系和標準體系。建立國際中文教育相關標準體系。做好規范標準的發布實施、推廣宣傳、咨詢服務和評測認證工作。
同時,推動語言文字信息技術創新發展。發揮語言文字信息技術在國家信息化、智能化建設中的基礎支撐作用,提升語言文字信息處理能力,推進語言文字的融媒體應用。大力推動語言文字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加強人工智能環境下自然語言處理等關鍵問題研究和原創技術研發,加強語言技術成果轉化及推廣應用,支持數字經濟發展。加強語言文字信息化平臺建設,建設好全球中文學習平臺,提供優質學習資源和信息服務資源。
此外,研究制定國家語言發展規劃。加強國家語言發展規劃,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民族語文教育、語言資源保護利用、外語教育、國際中文教育、語言人才培養等統一規劃、統一部署。完善高校多語種外語教育規劃和語種結構,培養和儲備復合型語言人才。加強語言產業規劃研究。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運營相結合,發展語言智能、語言教育、語言翻譯、語言創意等語言產業。
《意見》明確,加強國際中文教育和服務。加強國際中文教師隊伍建設。吸引更多海外中文教師來華攻讀中文國際教育相關碩士博士學位。構建全球普通話水平測試體系。完善國際中文教育考試標準。加強中文在海外華文學校的推廣應用,加強海外華文教師培訓。大力提升中文在學術領域的影響力,提倡科研成果中文首發。推動提高中文在國際組織、國際會議的使用地位和使用比例。促進漢語拼音的國際應用。
《意見》還強調,拓展語言文字國際交流合作。拓展雙邊和多邊語言政策和語言文化交流合作。推動中華經典誦讀海外傳播,打造交流品牌。建立與重點國家語言文字工作機構的政策、規劃交流機制。推動將語言文字交流合作納入政府間人文交流機制、“一帶一路”文化交流與合作建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