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網(wǎng)北京12月9日電(見習記者王冬)違法所得沒收程序適用對象均是逃匿或死亡的犯罪嫌疑人。他們的財產(chǎn)大多與家庭合法財產(chǎn)混在一起。如何保障其近親屬或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利?12月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行“積極適用違法所得沒收程序 促進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會上,最高檢第三檢察廳副廳長張希靖對這一問題作出解答。
“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在案,違法所得沒收程序相比普通刑事訴訟程序,更加注重對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權利保障,相關法律和司法解釋對此也作了較為細致的規(guī)定。”張希靖表示,今天發(fā)布的四個案例中,均有近親屬或其他利害關系人參加訴訟。對其訴訟權利,檢察院、法院均依法予以保障。
“檢察機關依法保障近親屬或其他利害關系人的知情權。”張希靖介紹稱,在辦理此類案件中,檢察機關必須依法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近親屬及其他利害關系人告知權利,包括委托訴訟代理人、參加庭審、對擬申請沒收財產(chǎn)提出異議、上訴等合法權利。在法院審理階段,還要發(fā)布公告,對潛在的利害關系人予以告知;對已經(jīng)掌握聯(lián)系方式的近親屬及其他利害關系人,法院要向其送達含有公告內(nèi)容的通知。在裁定作出前任何階段發(fā)現(xiàn)有利害關系人時,都必須向其告知權利。
記者了解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近親屬及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對于在境外委托的,應當對授權委托進行公證、認證。
同時,檢察機關依法保障近親屬或其他利害關系人對申請沒收財產(chǎn)提出異議的權利。張希靖表示,檢察機關在審查中必須聽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近親屬及其他利害關系人意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近親屬及其他利害關系人向檢察機關提出異議的,檢察機關要依法審查。經(jīng)審查認為異議成立的,必須予以保障。
據(jù)張希靖介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近親屬及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在法院公告期間申請參加庭審。“在公告期滿后提出申請,能夠說明合理理由的,法院也應當準許。”張希靖稱,在庭審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近親屬及其他利害關系人以及其委托的訴訟代理人,可以對檢察機關指控的涉嫌犯罪事實以及申請沒收的違法所得提出異議。檢察機關對其提出的異議,要有針對性地重點舉證示證和答辯。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近親屬及其他利害關系人不服法院作出的違法所得沒收裁定,怎么辦?根據(jù)刑事訴訟法和相關司法解釋規(guī)定,其近親屬或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提出上訴。張希靖表示,在上訴后的第二審程序中,由上一級檢察機關的檢察官依法審查,提出客觀公正的審查意見,不受第一審程序中檢察院和承辦檢察官意見的限制。“對認為錯誤的違法所得沒收裁定,檢察院也有權提出抗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