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2-5-9 13:53:51 證券日報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披露《檢察機關依法辦理民營企業職務侵占犯罪典型案例》(以下簡稱《典型案例》)。其中一起騙傭案件引發行業關注,該案直指險企內控及新人激勵等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何為“掛單騙傭”?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檢察官劉伯嵩將該類案件的作案流程歸納如下:不法分子非法獲取投保人信息——誘騙客戶重新購買保單——勾結保險公司內部人員——將保單掛在新業務員名下——騙取保險公司新業務員補貼。
緣何出現“掛單騙傭”案?中國精算師協會創始會員、資深精算師徐昱琛等業內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險企內控制度不完善,包括銷售人員身份審核不嚴格、投保人信息管理制度不完善、新人激勵機制有漏洞等;二是保險代理人素質良莠不齊;三是投保人保險專業知識欠缺。
三團伙涉案保單金額,超1000萬元
《典型案例》披露了“掛單騙傭”案細節:徐某乙是某險企上海分公司(以下簡稱“S公司”)現代部業務總監,2020年4月份至6月份,徐某乙指使張某某(現代部業務主任)等人收集并控制S公司新進保險業務員賬號。隨后,徐某乙與徐某甲合謀,由徐某甲、朱某某利用從他人處購買的包含保單號、保險險種、保單金額、客戶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內容的1萬余條保單信息,冒充S公司員工聯系投保人,以“產品升級”等為名,誘騙投保人將原保單退保后購買新保單,將新保單“掛單”在新進保險業務員賬號下,獲取S公司支付給新進業務員的新人訓練津貼、增員獎等額外獎勵184.8萬余元。
無獨有偶,據最高檢披露,劉某某、徐某丙等其他2個團伙也以相同手段針對S公司進行犯罪活動。這3個團伙共騙取S公司新進業務人員津貼800余萬元,犯罪活動造成S公司大量保單退保、投保人投訴,嚴重影響正常經營活動,直接涉及保單3000余張、保單金額1000余萬元,使部分投保人保單權益遭受侵害。
險企為何會被騙取傭金?對此,最高檢指出,辦案中發現保險公司存在未嚴格審核保險銷售人員身份、投保人信息未加密等問題。
弘毅保險咨詢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寇文通對記者表示,險企對營銷員管理不嚴格,營銷員準入門檻過低,也為“掛單騙傭”提供了便利。
一位不愿具名的長期從事保險合規業務的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壽險公司對新人普遍設置了新人津貼、育成獎、增員獎等。騙傭主要針對新人訓練津貼、增員獎,險企對新人的激勵費用較高也是險企被騙取傭金的重要原因之一,與此同時,“掛單騙傭”也與當下增員大背景、行業處于低迷期有關。
對新人的管理一直是行業難題,若險企對新人的激勵費用較高則可能會被騙傭,反之則會出現營銷員流失的現象,因此,找到平衡點并不容易。新華保險原董事長萬峰認為,“隊伍擴張容易,管理難,難就難在要有管理人員對新人進行有效管理。招來的新人沒人管理,也就不會形成銷售能力。”
除上述因素外,“掛單騙傭”的重要一環是投保人的配合,即不法分子需說服投保人“退舊投新”,因此,投保人保險專業知識欠缺、不了解退保風險也為“掛單騙傭”埋下了隱患。
推動行業共治,杜絕騙傭現象
在業內人士看來,只有多方合力才能杜絕“掛單騙傭”現象。
劉伯嵩認為,預防上述違法現象需多方合力。一是健全落實投保人信息管理制度。二是強化業務賬號管理和從業人員身份審核。三是加強投保人身份情況核驗。四是加強從業人員業績真實性審核。五是規范處理投訴退保件。六是加強從業人員法治教育。七是推動行業共治和群防群治。八是構建保險黑產懲防長效機制。
當前,銀保監會也注意到了上述違法現象,并已下發多份風險提示。近期,銀保監會下發了《人身保險銷售行為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其中提出的多項條款有望彌補“掛單騙傭”現象背后的機制漏洞。例如,在退保方面,意見稿提到,任何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得主動向保險消費者邀約開展人身保險退保業務咨詢、代辦等經營活動和服務。在客戶信息保護方面,意見稿明確,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保險銷售人員應妥善保管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個人信息,防止信息泄露。
寇文通表示,意見稿提到的禁止代理退保、禁止離職人員對原保單進行后續服務、規范退保管理、加強退保人員身份核實等條款均有利于行業長遠發展,有望進一步肅清行業亂象。
日期:2022-5-9 13:53:51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