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2-7-29 6:54:42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7月28日電 (薄晨棣、李楠楠)中共中央宣傳部28日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陳國慶介紹,自2018年10月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正式確立以來,檢察機關和其他政法機關密切配合,在依法嚴懲嚴重刑事犯罪的同時,積極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目前該制度的適用率穩定保持在85%以上,已經實現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常態化適用。這對推動我國刑事訴訟模式向協作式轉化,促進刑事司法由“治罪”向“治理”轉化,推動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其成效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懲治犯罪更加及時有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有利于司法機關及時查明犯罪事實,也有利于分化瓦解犯罪。
二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成效顯著。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有利于化解社會矛盾,維護被害人合法權益,被告人認罪服法成為一種常態,當前一審后被告人上訴率為3.8%,低于其他刑事案件14.5個百分點。
三是當事人權利得到更好保障。依法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獲得值班律師的法律幫助333.9萬人次,非羈押性強制措施適用比例不斷提高。檢察機關對7.2萬名因犯罪侵害致使生活陷入困境的被害人開展司法救助。
四是公平正義得到又快又好實現。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輕罪案件,從偵查到審判的辦案周期縮短,起訴后適用速裁程序、簡易程序審理的占74.6%,既提高了訴訟效率,也節約了司法資源。
“認罪認罰從寬并非一律從寬。檢察機關辦理認罪認罰案件,要全面準確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對于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犯罪,嚴重暴力犯罪,涉黑涉惡犯罪,殘害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的犯罪,以及其他主觀惡性大、情節惡劣的犯罪,應當從嚴懲治的,不能因認罪認罰而簡單從寬處理。對于輕微犯罪有從重處罰情節的,也要依法從嚴處理,從嚴把握從寬處罰的幅度。”陳國慶表示。
日期:2022-7-29 6:54:42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