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2-5-9 15:43:11 法治日報--法治網
□ 本報記者 章寧旦
今年4月10日,由廣東省律師協會主辦的“2021年度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合格人員集中培訓班”順利結業,400余名香港法律執業者和澳門執業律師通過線上方式參加完30余門課程的培訓后紛紛坦言,“3個月的集中培訓令我收獲滿滿”“這次培訓辦得非常好,獲益良多”。
作為進入內地執業的必經環節,廣東省司法廳對此給予高度重視,不斷優化調整授課內容和形式,旨在讓香港法律執業者和澳門執業律師全面熟悉掌握內地法律制度和執業規范,提前為他們在內地執業打好基礎。
廣東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陳旭東介紹說,近年來,為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破解粵港澳大灣區因“一國兩制三法域”而存在的制約瓶頸,有效推動落實大灣區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廣東省司法廳聯合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積極推動粵港澳三地法律服務規則“軟聯通”,促進大灣區法律服務融合發展,助力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建立聯席會議機制
共商三地法治建設
2021年12月10日,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第三次聯席會議以視頻會議的形式召開。廣東省司法廳廳長陳旭東、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通過視頻連線,共商推進三地法治建設協作事宜。
此次會議審議通過《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資格資歷評審標準》《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專業操守最佳準則》(以下簡稱“兩項標準”),還就制定大灣區跨境爭議調解規則、建立三地仲裁員推薦名冊、推進大灣區律師執業和開展三地法律人員法律培訓課程等熱點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考慮三地法域不同、規則對接差異難度大的實際,粵港澳三地法律部門在聯席會議工作機制中,實行“1+N”模式(1表示聯席會議,N表示若干主題),每次聯席會議在調解、仲裁、律師等條塊工作中選取若干意向議題,提交聯席會議進行決議或磋商,同時針對每塊工作成立專門工作委員會,確保工作穩步推進。三地法律部門輪流牽頭共召開了3次聯席會議,分別就調解、仲裁、律師、法律培訓等10個項目議題進行了商議和推動實施。
“近年來,粵港澳三地法律部門充分發揮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逐步形成大灣區法律服務工作的合力。”陳旭東介紹說,聯席會議充分利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港澳法律服務獨特優勢和廣東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優勢,聚焦大灣區法治建設所需所向,不斷建立健全聯通港澳、接軌國際的現代法律服務業發展體制機制,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法律服務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和粵港澳三地法律服務開放政策的落地落實,有力推進港澳法律服務跨境便利化,促進法律服務要素自由有效流動,全面提升大灣區法律服務能級和國際競爭力。
攜手調解商事糾紛
加強仲裁規則聯通
“我希望可以在今年的三地法律部門聯席會議中,以先行先試的方式重點推進三地跨境家事調解,令大灣區調解一體發展走向新突破,方便香港與內地家庭通過調解解決跨境家事爭議。”今年2月16日,由香港律政司舉辦的“跨境家事調解”研討會上,鄭若驊說,香港律政司會積極研究通過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平臺推動三地家事調解員的培訓和交流。
記者了解到,當下,在聯席會議的推動下,粵港澳三地法律服務融合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聯席會議于2020年通過《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平臺建設工作方案》;2021年8月26日,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揭牌成立;2021年12月舉行的第三次聯席會議,審議通過“兩項標準”,有力推動三地調解規則銜接、調解員資格互認、標準對接。
近年來,廣東省司法廳開發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平臺小程序,將“預約調解、遠程調解、聯合調解、邀請調解”與“賦強公證、仲裁裁決、司法確認”等功能匯合,打造當事人、調解員、調解組織、公證機構、仲裁機構、法院在內的多方對接的“一站式”調解服務平臺;指導珠三角九市司法局引導、支持、規范轄區內調解組織和調解員參與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珠港澳知識產權調解中心、橫琴(珠澳)金融糾紛調解室于2021年相繼建立,與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聯合出臺《廣東自貿區跨境商事糾紛調解規則》,為推動粵港澳三地商事糾紛調解工作提供規范遵循。
為有效化解涉三地的商事糾紛,廣東還成立了深圳市藍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調解中心、前海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貿促商事調解中心、橫琴新區國仲民商事調解中心、“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等13家涉外商事調解組織,吸納粵港澳資深律師、大學教授、專家學者等206人擔任涉外調解員。
與調解手段并舉的是商事仲裁。作為國際通行的糾紛解決方式,仲裁在粵港澳大灣區法律交流合作、糾紛解決以及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據陳旭東介紹,近年來,廣東省司法廳聚焦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和制度型開放,推動搭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臺和橫琴珠澳跨境仲裁合作平臺,支持召開粵港澳大灣區仲裁聯盟2021年度會議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商事仲裁制度銜接及仲裁國際化發展論壇、“2021環太律協仲裁日”等一系列活動。
在廣東省司法廳的推動下,目前,廣州仲裁委探索實施的“互聯網仲裁推薦標準”已被4家香港機構和5家澳門機構簽約認可;深圳國際仲裁院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完成第一批7家港澳法律服務機構入駐,發布粵港澳三地首部聯合調解員名冊;珠海國際仲裁院積極推動珠澳兩地仲裁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與澳門的世貿中心仲裁中心、律師公會仲裁中心、仲裁協會聯合構建跨境仲裁合作平臺。
注重港澳律師培養
推動行業規則對接
對港澳律師人才緊抓建設大灣區機遇來粵執業,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澳門青年律師黃景禧深有體會。
黃景禧所在的三地聯營律所,位于廣東珠海橫琴總部大廈8樓,窗外左手邊是橫琴,右手邊是澳門,琴澳融合盡收眼底。2021年7月,黃景禧順利通過首次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取得內地執業資格。聯營律所集結了來自內地、香港、澳門三家律師事務所之長,將融合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面向大灣區,業務輻射全球。
作為精通兩地法律的專業人士,黃景禧能夠用澳門人熟悉和習慣的話語解釋內地法律,幫助更多前來橫琴的澳門創業者了解和理解相關規章制度,也協助過不少中企開發國際市場等。
記者了解到,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發展,市場對法律服務的要求日趨提高。自2014年起,廣東率先在全國開展內地和港澳律所合伙聯營試點工作,并成功在全國復制推廣。
借助聯席會議的平臺,粵港澳三地法律部門圍繞共同促進粵港澳律師融合發展進行了深入溝通交流。2021年7月31日,首次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開考;2021年12月15日,廣東省司法廳出臺《關于香港法律執業者和澳門執業律師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執業管理試行辦法》。截至目前,廣東省已批準合伙聯營律所15家,共有108名港澳律師派駐到合伙聯營所,204名港澳居民經批準成為內地執業律師。
陳旭東表示,接下來,廣東省司法廳將進一步對標對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不斷推動三地法律服務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不斷深化法律服務的“軟聯通”,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和保障。
日期:2022-5-9 15:43:11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