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2-10-19 10:14:45 人民法院報
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2018年8月20日,備受國內外關注的全國首家金融專門法院——上海金融法院成立。四年來,這家朝氣蓬勃的法院肩負起推進國家金融戰略實施、健全完善金融審判體系、營造良好金融法治環境、促進經濟和金融健康發展的重任,推進金融審判工作不斷向前邁進。
“金”號催征為國家戰略保駕護航
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期間對上海提出了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增設上海自貿區新片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
號角吹響,勇往直前,剛成立不到三個月的上海金融法院果斷推出一套“組合拳”:從發布《關于服務保障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到推出《服務保障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金融開放與創新發展的若干舉措》,從與蘇浙皖4家中級法院簽署《長三角區域金融司法合作協議》到出臺《關于金融市場案例測試機制的規定(試行)》,整整4年,上海金融法院開足馬力,全力以赴。
《長三角區域金融司法合作協議》簽署一個月后,上海金融法院接到了來自安徽省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出的一份司法協作請求,委托上海金融法院對一起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系列案進行線上調查取證,涉及118名投資者自2015年以來的股票交易數據,時間跨度長、數據信息廣、交易筆數多、核實難度大。
上海金融法院基于與中證登上海分公司已實現交易數據系統對接,立即向中證登上海分公司發出申請指令,僅用1天時間便完成全部調查取證工作。
“以前遇到這樣的案件,我們需要去實地調取,耗時耗力耗成本,現在兩地合作,當天就有反饋,大大加快了案件辦理的速度,保證了案件的辦理進度,及時回應了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待。”合肥中院承辦法官王麗感嘆道。
2022年7月,上海金融法院舉行首屆長三角金融司法論壇并發布長三角金融審判十大典型案例。此外,該院還構建了大宗股票司法協助執行機制,維護證券市場穩定;建立了“金融糾紛法律風險防范報告年度發布機制”,為金融行政監管、企業合規風控提供專業的司法建議,為國家戰略實施提供優質和全方位的金融司法服務保障。
“金”字招牌打造國內外當事人訴訟優選地
2022年3月,疫情在上海暴發,一起橫跨兩國三地超億美元金額的涉外金融案件擺在了上海金融法院綜合審判二庭庭長符望的面前。
原告是在新加坡的一家外國銀行,被告則是在中國的一家大型民企,銀行與民企的新加坡子公司簽訂了一份融資授信合同,民企為授信合同債權提供擔保。嗣后,子公司未能如約履行,銀行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民企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并申請對民企的財產進行訴訟保全。
“本案雙方住所地、實際經營地、合同履行地都不在上海,但雙方合意選擇上海作為糾紛管轄地,這說明已經有不少境內外當事人對上海有信心,愿意將管轄地約定在上海。”符望深感欣慰。
但案件的審理并不容易,此案既涉及中國法院審理的擔保糾紛,需要適用中國法,又涉及新加坡司法程序中的主債務糾紛,需要適用新加坡法律,而且在中國的民企經營當時已陷入困境,如何既能保護外國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又能保障中國民營企業的生存空間?
在符望的努力下,銀行與民企最終達成框架性和解方案:民企在五年內分期還款,并且提供兩家子公司作為和解擔保;銀行放棄訴訟中所主張的重組費用、律師費用。整個方案不僅涵蓋案件糾紛,還將尚未納入訴訟標的糾紛金額一并進行解決,金額高達上億美元。
“您發來的民事調解書已收悉,非常感謝您為本案付出的辛勤工作,并請注意疫情期間多多保重!”原告代理律師給符望發來一封感謝郵件。
據悉,4年來,上海金融法院共受理各類金融案件3萬余件,受理案件總標的額超8000億元人民幣。該院不斷推進金融審判精品戰略,發揮“首案”效應,樹立金融審判的“中國標準”,先后判決了信托公司在通道類業務中承擔民事侵權責任案件、判決貸款機構應當明確披露實際利率案件等一批案件,共有14起案件入選《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全國十大商事、行政、執行、糾紛多元化解、消費維權典型案例及中國十大影響性訴訟。
此外,為提升中國對國際金融交易規則的解釋權和話語權,上海金融法院積極行使涉外金融案件管轄權,擬定并推廣中英文“涉外金融交易爭議解決及法律適用示范條款”,發布《涉外、涉港澳臺金融案件審判指南》及典型案例,設立國際金融法律專家名冊,研發庭審智慧傳譯系統,在國內外知名法律信息平臺發布英文版典型案例,閱讀量達149萬次,被下載引用1.7萬次。
“金”色盾牌切實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投資者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主體,如何切實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上海金融法院動足腦筋。
2019年起,上海金融法院先后發布了《關于證券糾紛示范判決機制的規定》《關于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機制的規定》,“示范判決+專業調解+司法確認”的全鏈條糾紛化解機制為廣大股民開通了綠色通道。
2021年5月,上海金融法院對投資者訴飛樂音響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飛樂音響應向315名投資者賠償1.23億余元,人均獲賠39萬元。
一位來自黑龍江的72歲老股民曲奶奶從電視上看到“飛樂案”的報道,激動不已。原來,她與老伴曾用多年積攢的退休金購買了飛樂音響股票,后虧損近14萬元。2020年,老伴去世,彌留之際仍對這筆虧損的養老錢念念不忘。
曲奶奶給“飛樂案”的主審法官孫倩寫去一封求助信,孫倩立即聯系曲奶奶,考慮到法院公告的權利登記期間已過,她建議老人家另行起訴,在代表人訴訟判決生效后,平行案件的審理將更為簡便。
據悉,在飛樂音響代表人訴訟案件審結后,上海金融法院通過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將1.23億余元投資者賠償款全部發放到位,符合權利人范圍的投資者也通過平行案件直接裁定適用生效判決的方式快速簡便地得到了賠償。
“感謝上海金融法院有這樣體貼民心的好法官,發自內心地感謝你們!”曲奶奶對孫倩感激不已。
據統計,自上海金融法院創建了平行案件集約化要素式審理機制后,平均每月結案380件,平均審理周期縮減為17.71天。
2022年9月14日,首屆上海法院“智慧法院”體驗活動閉幕式在上海金融法院舉行,上海市政協委員劉建民在體驗了“中小投資者保護艙”的無紙化、一站式、交互型訴訟服務后,連連點頭:“‘保護艙’的建立,真切地保護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提升了上海的營商環境,為上海金融法院點贊!”
目前,上海金融法院已有9項金融司法科技產品獲得國家版權局著作權登記。
“我們的目標是高起點、高速度、高標準、高質量把上海金融法院建設成為‘專業化、國際化、智能化’世界一流金融法院,通過公正、高效、便捷、可預期的司法裁判,營造良好的金融法治環境,服務保障國家金融戰略實施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上海金融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趙紅表示。
日期:2022-10-19 10:14:45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