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3-4-23 9:09:57 人民法院報
近年來,隨著數字教育不斷發展,教育資源突破時空界限,在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之間的流通與共享愈加方便。數字教育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引發了新的矛盾和糾紛,制約了數字教育的健康有序發展。4月18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了數字教育著作權案件審判情況白皮書及該院在加強數字教育司法治理方面的探索。
據介紹,近4年北京互聯網法院共受理數字教育著作權糾紛案件2700余件。維權主體相對集中,起訴主體主要集中在各大出版社公司、教培機構、教師群體中等,訴訟案件具有類型化、批量化現象。被告通過銷售、贈送、配音、在線課堂使用等多種方式使用教育產品,或者依托在線渠道與其他主體分工合作,匿名提供、分享原告的教學教材、視頻、錄音、講義、課件、答案等,侵權形式呈現多樣性、隱蔽性。同時,因點讀筆、AI早教機器人、有聲讀物等新技術、新應用引發的新型侵權行為不斷涌現,隨著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可以預見該類型糾紛案件量將進一步上升。
“面對數字教育領域著作權保護面臨的諸多問題、挑戰,我們堅持以裁判樹規則、以規則促治理、以治理助發展。”北京互聯網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趙瑞罡表示,該院將持續加強在教育產品作品類型認定、權利歸屬、侵權認定、賠償責任等方面裁判規則的樹立,為妥善化解糾紛、規范數字教育行業發展提供指引。同時,他建議加強與行政機關、行業協會的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推動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我們也尊重平臺治理、倡導平臺自律,通過制度和技術加強保護、預防侵權。”
日期:2023-4-23 9:09:57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