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0-8-10 9:25:58 人民法院報
近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二審審結一起多名員工攜商業秘密跳槽案,認定該多名員工與新公司共同實施了侵害原公司商業秘密的行為,判令其停止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和合理開支共計799萬元。
原告卓路公司等三公司一審起訴稱:原告系國內知名高爾夫球服務經營商,憑借多年積累資源,為國內多家金融機構的VIP客戶提供高爾夫增值服務,擁有大量不為公眾所知的經營信息,如國內各大高爾夫球場合作信息、所服務的金融機構客戶名單、項目負責人信息、金融機構合作底價及公司成本價等信息。原告使用前述信息獲得巨大經濟利益,維持了顯著市場競爭優勢。
被告金某等5人原系原告公司員工,分別擔任公司球場部經理、大客戶部經理、財務部球場對賬助理、客服組長等職務,于2012年至2013年7月期間先后從原告公司辭職后入職被告新賽點公司,并未經許可將原告的商業秘密披露給被告公司使用。被告公司在明知金某等5人非法獲取原告商業秘密的情況下,使用這些商業秘密與相關高爾夫球場和銀行進行合作,獲得巨額經濟利益。被告公司和被告金某等5人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的商業秘密,給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和不良影響,故提起本案訴訟。
被告公司、金某等5人答辯稱,原告主張的經營信息或未采取保密措施,或可從公開渠道獲得,不屬于商業秘密;金某等5人加入被告公司的時間晚于該公司中標相關高爾夫服務項目的時間,該公司中標與金某等5人無關,不能據此認為被告侵犯其商業秘密;被告公司與相關高爾夫球場和銀行合作的信息源自自身長期經營積累,并非源自金某等5人披露的原告的經營信息。綜上,被告公司不存在侵犯原告公司商業秘密的情況;另外,被告公司長期處于虧損狀態,原告主張的賠償數額缺乏依據。
一審法院認定:現有證據不足以證明被告孫某和王某有機會接觸并侵害原告的商業秘密;被告公司和金某等3人實施的涉案行為侵害了原告公司的商業秘密,判令其立即停止侵權行為;被告公司、金某等3人分別賠償原告經濟損失704萬元、50萬元、30萬元、10萬元,被告公司對前述經濟損失承擔連帶責任;被告公司和金某等3人共同賠償原告合理開支5萬元。原告及被告公司、金某等3人均不服一審判決,分別上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二審審理認為:原告與相關銀行合作的信息構成商業秘密。從相關銀行的招標需求、原告向銀行發送的投標文件及競爭性談判文件等證據可知,特定公司欲與銀行開展高爾夫服務需要滿足一系列條件,具有較高的準入門檻。被告公司在2013年之前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在高爾夫服務方面的合作很少,金某等3人入職公司后不久,被告公司即參與多家銀行高爾夫服務項目投標并順利中標,其高爾夫服務業務收入獲得突飛猛進增長,侵權獲利數額巨大。在此過程中,被告公司明知金某等3人非法披露原告與相關銀行合作形成的商業秘密、并在經營中積極利用該商業秘密的主觀故意意圖體現得十分明顯,故確認被告公司及金某等3人實施的涉案行為侵犯了原告與相關銀行合作中形成的商業秘密,依法應當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等法律責任。一審判決相關認定均無不當,故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日期:2020-8-10 9:25:58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19 杭州法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08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