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1-3-24 15:17:08 人民法院報
近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一起涉港勞動爭議案件作出再審審查裁定,駁回用人單位的再審申請,認定香港居民郭某與深圳某高爾夫球會建立勞動關系的時間應回溯至郭某最初的入職時間。
郭某2008年7月21日開始在深圳某高爾夫球會工作,雙方分別于2008年和2011年簽訂勞動合同,2014年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然而,2019年3月,該高爾夫球會發出勞務關系終止通知函,告知郭某由于公司業務調整的原因,決定于同年4月3日終止與其的勞務關系。郭某被解雇后,提起勞動爭議仲裁未獲支持,遂向法院提起訴訟。
郭某認為,高爾夫球會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請求法院判令該公司支付賠償金及加班費等合計74萬余元。高爾夫球會則辯稱,郭某沒有在內地辦理就業許可證,此前雙方之間應為勞務關系,公司無需支付賠償金。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于2005年6月14日頒布的《臺灣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就業管理規定》第四條規定,臺、港、澳人員在內地就業實行就業許可制度。2018年7月28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取消一批行政許可等事項的決定》,取消了臺港澳人員在內地的就業許可。因此,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郭某作為香港居民,在國務院取消相關就業許可前,未取得就業許可證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建立的是勞務關系;在國務院取消相關就業許可后算起,至郭某被解雇前,雙方建立的是勞動關系,故判決某高爾夫球會支付郭某2個月的賠償金50761.64元。郭某不服判決,提起上訴。
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郭某2008年7月入職某高爾夫球會,至2019年4月被解雇,工作時間跨越了《關于取消一批行政許可等事項的決定》發布前后。雖然公司一直沒有為郭某辦理就業許可證,但郭某因行政法規變動取得合法就業資格,雙方之間建立了合法的勞動關系,遂改判某高爾夫球會向郭某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十年零八個月的賠償金550968元及律師費3724元。高爾夫球會不服,提起再審申請。
廣東高院再審審查認為,國務院發文取消臺港澳人員在內地的就業許可后,郭某與高爾夫球會依法建立了勞動關系,因郭某在公司連續工作,在雙方主體資格未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雙方勞動關系的建立時間應回溯至郭某最初的入職時間,二審法院認定正確,裁定駁回某高爾夫球會的再審申請。
■法官說法■
據“有利溯及”原則勞動關系自入職時起算
2018年7月28日,國務院發布決定取消臺港澳人員在內地的就業許可,并要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出臺配套政策措施。2018年8月23日,人社部廢止了《臺灣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就業管理規定》,并同步印發《關于香港澳門臺灣居民在內地(大陸)就業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港澳臺人員在內地(大陸)就業不再需要辦理臺港澳人員就業證,并對取消許可后港澳臺人員在內地(大陸)就業的有關事項作出規定。
本案中,香港居民郭某自2008年7月至2019年4月在內地企業工作,對于如何確定郭某與內地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期間,即郭某的入職時間應從何時起算,成為爭議焦點。
首先,郭某在用人單位連續工作,跨越了國務院取消臺港澳人員在內地就業許可決定前后,郭某作為勞動者,客觀上其勞動能力和勞動內容并未因該決定發布而發生變化,對于用人單位而言,郭某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的權利義務亦未發生改變。郭某因國務院有關決定取得合法就業資格,其與用人單位建立了合法的勞動關系,根據民法的“有利溯及”原則,將雙方建立勞動關系的時間回溯至郭某最初的入職時間,即2008年7月21日,既有利于保護香港居民在內地的勞動權益,亦不違反“法不溯及既往”原則。其次,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擴寬港澳居民就業創業空間”“鼓勵港澳青年到廣東省實習就業”,平等保護香港居民在內地就業的合法權益,與黨中央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有關政策精神相吻合。再次,從就業管理規定的第一條可以看出,就業管理規定的立法目的是維護臺港澳人員在內地就業的合法權益,加強內地用人單位聘雇臺港澳人員的管理,并非對臺港澳人員勞動權益的限制。最后,從就業管理規定第四條、第七條及第九條等規定可以看出,辦理臺港澳人員就業證為用人單位的責任,本案中用人單位未為郭某辦理就業證存在過錯,若用人單位因此反而獲益,亦不符合任何人不得從其過錯行為中獲利的法律原則。
日期:2021-3-24 15:17:08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