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1-4-19 10:57:09 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榮 通訊員 肖波
4月16日,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展示范庭審活動,公開開庭審理了涉及132名住戶的噪聲污染責任糾紛系列案,庭審全程通過中國庭審公開網同步直播,吸引了逾百萬名網友在線觀看,社會反響熱烈。活動邀請了省、市人大代表、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和市生態環境局的相關負責人觀摩旁聽。
下午3點,隨著莊嚴的法槌聲在第五審判庭敲響,上訴人深圳市福田區福民新村132名住戶和被上訴人中建三局第二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建三局)、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噪聲污染責任糾紛系列案件宣布開庭。本案由深圳中院速裁庭庭長吳心斌擔任審判長,與速裁庭法官楊瑩、朱作平組成合議庭審理。
噪聲污染造成的損害往往具有持續性和隱蔽性等特點,如何判斷建筑施工噪聲的排放是否構成噪聲污染侵權,以及如何認定賠償標準,一直是司法實踐中的難點,也是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
本系列案的爭議焦點為涉案施工單位中建三局在施工過程中排放建筑施工噪聲的行為是否構成噪聲污染侵權,以及侵權責任賠償標準應當如何認定等問題。庭審圍繞著噪聲污染損害賠償的構成要件有序推進,程序規范嚴謹,重點突出,合議庭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根據雙方的訴辯意見,準確歸納了案件的二審爭議焦點,引導當事人圍繞焦點問題展開辯論,充分保障了雙方當事人的訴訟權利。
在調解階段,中建三局表示,為促進社會和諧,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愿意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向部分業主支付合理的醫藥費。
為提高庭審效率,方便當事人參加訴訟,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實施辦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庭審錄音錄像的若干規定》的相關規定,在征得各方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依托深圳移動微法院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因工作原因不方便到庭的上訴人訴訟代表人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遠程在線參加庭審,充分發表了意見;同時,依托電子卷宗系統,深度運用語音識別、智能輔助等科技手段,以全程錄音錄像代替紙質庭審筆錄,推進庭審記錄方式深化改革。此外,本案所有的訴訟文書均通過深圳移動微法院進行電子送達。
庭審結束后,深圳中院速裁庭、民事審判庭法官與參加觀摩活動的市人大代表、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和市生態環境局的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座談,認真聽取了代表和專家們對繁簡分流改革和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意見。
與會代表和專家紛紛表示,此次庭審不僅展示了特區法官公正高效的司法形象,展示了繁簡分流改革和信息化建設的智慧便捷,而且通過全程庭審直播,達到了提升司法公信力,讓環境保護法治思維深入人心的宣傳效果。
日期:2021-4-19 10:57:09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