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3-3-1 10:58:43 法治日報-法治網
□ 本報記者 徐偉倫
□ 本報通訊員 劉 琦
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適用法律互惠原則承認德國亞琛地方法院作出的破產裁定,并承認德國破產管理人身份、允許其在我國境內履行職責。這是全國首例適用法律互惠原則承認外國破產程序的案件。
注冊于德國亞琛的萊茵有限公司,因無支付能力和資不抵債,亞琛地方法院于2011年1月1日作出破產裁定,啟動該公司破產程序,并指定Dr.Andreas Ringstmeier為破產管理人。為處置萊茵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的財產,破產管理人向北京一中院提出承認及協助申請,請求北京一中院承認德國亞琛地方法院作出的破產裁定,并承認其管理人身份、許可其在我國境內履行職責。
據了解,本案中破產管理人申請承認德國亞琛地方法院破產裁定,其實質為申請承認萊茵有限公司破產程序,該申請可能對于我國債權人產生重大影響。為保障相關利害關系人權益,北京一中院就德國破產管理人申請承認等事項在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用信息網發布公告,并召開聽證會。公告期內,無利害關系人向北京一中院提出異議或主張權利。
北京一中院經審查認為,依據企業破產法的規定,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破產案件的判決和裁定,應當依照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進行審查。我國與德國之間不存在締結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本案應依據互惠原則進行審查。
對此,北京一中院通過外國法查明中心查明“德國破產法”明確,外國破產程序將獲得承認。北京一中院經研判認為,德國雖未曾實際承認我國啟動的破產程序,但依據該國破產法規定,我國破產程序可以在德國獲得認可,同時亦無證據證明德國存在拒絕承認我國破產程序的情形,可以認定我國與德國之間存在互惠關系。
審查過程中,北京一中院綜合考量德國破產程序性質、清償原則、我國債權人申報債權情況、承認該國破產程序對我國債權人影響、萊茵有限公司主要利益中心所在地及在我國境內財產擬將采取的處置措施等因素,認為德國破產程序為集體清償程序,對于我國債權人不存在歧視性規定,萊茵有限公司在我國境內沒有訴訟、仲裁案件,萊茵有限公司破產程序中無我國債權人申報債權,在申請人提出承認申請后,也沒有利害關系人提出異議或主張權利,故北京一中院認定德國亞琛地方法院破產裁定符合我國企業破產法的相關規定,未損害我國法律的基本原則,不損害國家主權、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不損害我國領域內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故依法予以承認。
同時,法院認為,破產管理人申請在我國境內履行的職責范圍系處理我國境內財產所必需,未超出我國企業破產法及德國破產法關于破產管理人的權限,據此于近日裁定承認德國破產管理人身份并允許其在我國境內依法履職。
法官庭后表示,國際貿易及企業跨國經營日益頻繁,對我國法院及管理人加強跨境破產領域合作提出新要求、新期待。本案中在德國與我國既不存在相互承認及執行破產程序的國際條約,亦不存在事實互惠的情況下,北京一中院探索互惠原則適用新方式,根據法律互惠認定雙方存在互惠關系,高效推進跨境破產程序效力認定,對推動我國跨境破產制度發展,加強跨境破產協作,深入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具有積極意義。
日期:2023-3-1 10:58:43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