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4-1-2 11:09:07 中國法院網
務農老人李峰(化名)因交通事故受傷,除了醫療費外,還主張要求賠償誤工費,結果被對方以無法提供具體工作收入、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為由拒絕。法院會怎么判?誤工費是否應當得到支持?又應當按照何種標準確定呢?
李峰(化名)老人平時在家從事農業種植、養蠶、釀酒等相關工作。2022年4月,李峰駕駛三輪車經過一路口時,不慎與駕駛機動車的熊杰(化名)相撞,造成兩車不同程度損壞,李峰受傷。事故發生后,李峰住院治療347天。經交警部門認定,熊杰承擔此次事故的主要責任,李峰承擔次要責任。
熊杰已為其機動車投保,事故發生時,正處于保險期內,事故發生后,李峰、熊杰、保險公司三方就賠償事宜協商未果。2023年9月,李峰便訴至柳江法院,要求熊杰和其投保的保險公司共同賠償醫療費、誤工費等各項損失50.6萬余元,保險公司在保險限額內先予賠償。
庭審中,保險公司與熊杰一致認為,李峰為農村戶口,已經超過了法定退休年齡,且其無法提供具體的工作證明以及收入證明,因此不存在誤工費用。
法院審理認為,本案事故發生時,李峰雖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其提供的家庭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村委會的證明,能夠證實,在事故發生前,李峰仍然從事農業生產活動,具有一定的勞動能力,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報酬。該起交通事故致李峰受傷,住院治療347天,影響了其正常生產生活,故其訴求誤工費損失,依法應予支持。但李峰未能提供證據證明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情況,無法證實其從事行業的具體收入。因此,李峰主張的誤工費,應當參照廣西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住院治療天數來計算。經核算,李峰誤工損失為1.6萬余元。
最終,法院判決,保險公司在保險責任范圍內賠償李峰醫療費、誤工費等各項損失共計45.4萬余元。
誤工費應當按照何種標準確定?
誤工費系受害人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在計算誤工費時,首先應當確定侵權人的侵權行為與實際損害后果存在因果關系,其次應當根據受害人實際減少的收入確定賠償數額。若受害人有固定收入,應當以侵權行為造成損害發生前后,受害人財產減少的差額為計算標準,即實行差額賠償原則。若受害人沒有固定收入,應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本案中,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李峰在家從事務農工作,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收入,一場車禍給他造成了身體上的疼痛,也帶來了精神上的打擊,這就導致李峰無法正常勞作而減少收入。所以,判決支持誤工費兼顧情理法理,不僅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收入,也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更以實際行動關愛老年人、保護勞動者,向全社會傳播勞動觀念和勞動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日期:2024-1-2 11:09:07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