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4-2-4 10:55:46 人民法院報
本報訊 (記者 劉 洋 通訊員 鐘麗君 朱 銳)破壞生態環境行為,除了支付生態修復費用,還可以采取哪些方式修復生態環境?近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以調解方式審結一起生態破壞民事公益訴訟案,徐某等三名被告連帶承擔生態修復費用和評估費,兌現方式包括支付生態修復費、生態法治宣傳短信費,以及進行勞務代償。
2023年4月9日,徐某、劉某、周某在位于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慶市江津區石蟆鎮長江水域,駕船采用電捕魚方式進行非法捕撈,共捕獲清波、鯉魚等野生魚類約15千克。經長江水產研究所評估,徐某三人此次非法捕撈行為對天然漁業資源造成的損失評估總計8.3萬余元。
徐某三人因非法捕撈水產品的行為情節嚴重,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要求追究其非法捕撈水產品罪的同時,還因破壞當地天然漁業資源,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被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五分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請求重慶五中院判令三被告通過省級以上媒體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并連帶承擔生態修復費和評估費。
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審理過程中,三被告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表示愿意承擔賠償責任,但因經濟能力不足,無法直接賠償全部生態修復費用。為充分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同時兼顧實際履行情況,重慶五中院承辦法官積極組織檢察機關與三被告進行調解。
經科學論證并多方協調,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五分院與徐某等三被告達成調解協議,約定:三被告連帶承擔生態修復費用8.3萬余元、評估費229元,其中10%用于購買生態法治宣傳及警示短信,投放于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60%用于購買魚苗魚種進行增殖放流;30%由三被告以勞務代償的方式履行,通過在案發地長江沿岸參與環境公益法治宣傳活動等進行替代性修復。
同時,為保障該勞務代償方案有效實施,經與石蟆鎮人民政府溝通,由其配合檢察機關進行監督考核,根據三被告的勞務代償執行情況,出具相關勞務代償的工作時間、工作情況等證明和評價意見,并視情況聘請第三方評估機構出具評估意見。
法院就本案著重圍繞調解協議是否為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是否切實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以及生態修復方案的實施與監督等關鍵問題進行審查,并將調解協議內容進行了公告。公告期滿未收到任何異議,法院對調解協議依法予以確認。
日期:2024-2-4 10:55:46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