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4-3-28 12:59:09 人民法院報
為了讓女兒上心儀的大學,家長支付巨額“委托服務費”,請他人疏通關系,誰料竹籃打水一場空。近日,安徽省無為市人民法院審結這起委托合同糾紛案,認定被告以不正當手段為他人辦理高考錄取大學的行為,損害了國家教育管理秩序和社會公平競爭秩序,也違背公序良俗,屬于無效的民事行為,不受法律保護,依法判決被告王某返還學生家長章某“委托服務費”19萬元。
2022年6月底,原告章某為女兒能被心儀的大學錄取,經朋友介紹認識被告王某。王某自稱擁有強大的人脈關系,能夠通過熟人托關系確保學生就讀名校。得到王某承諾保證能進入某大學后,雙方約定,章某支付“委托服務費”16萬元。若未被錄取,除2萬元“特殊費用”不退外,其他費用全退。當日,章某支付給王某11萬元,雙方就此建立了口頭委托合同關系。
不料,王某在收到章某支付的款項后,不僅遲遲未能完成約定的委托辦理事項,還先后以能介紹上其他學校、需要給領導關系費等各種理由搪塞章某,要求章某繼續付費。章某為女兒入學心切,便于同年8月下旬再次向王某轉賬10萬元。此后,王某又向章某表明,辦理其女兒就讀某大學需要“委托服務費”110萬元,但始終未辦理好其承諾事項。
眼看女兒想上心儀大學的夢想一天天化為泡影,章某突然醒悟,多次要求王某退還收取的錢款,但王某一直拖延拒付。無奈之下,章某訴至法院,請求判令王某返還21萬元。
法院審理后認為,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口頭形式。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約定,由受托人處理委托人事務的合同。民事法律關系主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不得違背公序良俗。民事法律行為無效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但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章某、王某為了章某之女入讀某大學的相關事宜建立了委托合同關系,雙方約定在確保錄取進入該校的情況下總服務費為16萬元。然而,王某在實際辦理過程中,向原告表示需要通過找關系、給相關領導支付關系費的方式才能辦理相關錄取手續,另外還表示需收取包括支付相關領導關系費在內的服務費高達110萬元。王某以不正當手段為他人辦理高考錄取大學的行為,損害了國家教育管理秩序和社會公平競爭秩序,也違背了公序良俗,應當認定為無效的民事行為,雙方建立的委托合同關系自始即不受法律保護。被告王某因該行為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同時考慮原告章某是在明知王某屬于采取不正當手段辦理錄取事宜,仍繼續委托,自身也存在過錯,對此章某亦應承擔相應的民事過錯責任,酌定其按2萬元承擔責任。
一審宣判后,雙方服判息訴。
日期:2024-3-28 12:59:09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