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4-5-22 6:51:16 人民網
擅自將自己家的廚房改裝成衛生間,樓下的鄰居怎么辦?民法典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對一起相鄰關系糾紛作出終審判決,認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住宅設計規范》中規定的“衛生間不應直接布置在下層住戶的臥室、起居室(廳)、廚房和餐廳的上層”的條款,屬于強制性條文,改動房屋結構后讓衛生間部分區域對著樓下廚房,屬于違規。
天花板漏水 業主發現廚房上方竟是衛生間
家住北京市某小區202室的張先生發現自家廚房的天花板漏水了,檢查后認為水是從樓上302室漏下來的,便上樓查看,發現自家廚房的上方竟然是302室的衛生間。
這樣的改動,讓張先生一家覺得難以接受。因協商未果,張先生將樓上住戶高先生訴至法院,要求對方恢復房屋結構布局。
法院審理后認為,本案中房屋改造雖為業主的自由,但需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進行。鑒于衛生間和廚房的特殊功能,我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住宅設計規范》明確規定,衛生間不應直接布置在下層住戶的臥室、起居室(廳)、廚房和餐廳的上層,并且該條款屬于強制性條文。法院據此認定,302室房主改動房屋結構后讓衛生間部分區域對著樓下廚房的行為屬于違規。302室的改造會讓樓下業主產生不適,不符合一般人的生活習慣,且有違善良風俗。
最終法院判決高先生須將房屋的衛生間、廚房結構恢復至原狀。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 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北京三中院法官夏莉表示,作為鄰居應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引,本著友善的態度處理鄰里間的糾紛,房屋改造雖為業主的自由,但需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進行;鑒于衛生間和廚房的特殊功能,所以《住宅設計規范》才以強制條款的形式對衛生間和廚房的布置位置作出了規定。
涉案房屋客觀上形成了改造后的衛生間部分區域位于下層住戶廚房上層的情形,違反了強制性規范與公序良俗,因此,法院判決高先生將衛生間、廚房的結構恢復至原狀。
以案說法
如今老舊小區的房屋結構改造屢見不鮮。有的改造修復了老舊房屋的安全隱患,如加固承重墻、更新老化的管線等;有的改造優化了房屋的內部布局,增加、改善了生活空間。但在改造的過程中,也常發生私自改動房屋結構、損害其他業主權益的情況。
“我國居民住宅多為高層樓房,共同維護樓房結構安全事關百姓的切身利益。高樓鄰里之間應和睦相處,相互協助,禁止損害鄰居的人身與財產利益。”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金印認為,本案界定了業主對房屋改造的限度,并正確指出改造是前業主所為并非合法抗辯。本案還提示業主,只有合法改造才能不引發鄰里矛盾糾紛,避免費錢費力的訴訟。
金印表示,依法進行房屋改造需要注意以下幾個關鍵問題:首先,在進行房屋改造前,應確保所有改造活動都符合法律法規,包括建筑、規劃、環保和消防等相關法律法規;其次,改造設計方案應確保結構安全,對于承重墻、梁柱等關鍵結構部件不得擅自改動或拆除,對廚房、衛生間等有特殊功能的區域不要隨意調換;另外,考慮到改造可能對鄰里造成的影響,應提前與鄰居溝通,并采取措施減少施工過程中的干擾。
(綜合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整理)
日期:2024-5-22 6:51:16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