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管理辦法
關于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管理辦法
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廣東省財政廳 廣東省國家稅務局等
關于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管理辦法
加/扣分(≤3) 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
二、限定性指標的最低標準
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額 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額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 專職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數 技術開發儀器設備原值
制造業 600萬元 3% 50人 500萬元
建筑業 600萬元 0.3% 60人 1000萬元
商貿流通業 300萬元 1% 30人 500萬元
信息服務業 800萬元 6% 80人 600萬元
物流業 600萬元 2% 40人 600萬元
三、行業系數
行業 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額占
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 新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
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 新產品利潤占企業產
品利潤總額的比重
電子 0.6 0.4 0.4
家電 0.6 0.4 0.4
機械 1.0 0.6 0.6
船舶 0.8 0.4 0.8
化工 1.2 1.0 0.8
石化 3.0 1.2 1.2
醫藥 0.8 0.8 0.6
輕工 1.0 1.0 1.0
紡織 1.0 1.0 1.0
建材 1.0 0.8 0.6
有色 1.0 1.4 1.4
冶金 1.2 1.4 1.4
其他 1 1 1
有關說明:
1、此行業系數表只適用于制造業。
2、由于不同行業在技術創新投入與產出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企業技術中心評價時,對不同行業的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額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新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新產品利潤占企業產品利潤總額的比重等三個指標引入行業系數加以調節。
3、行業系數只作為評估機構評價時使用,企業填報時無需考慮行業系數,按實際數據填報。評價時,根據企業填報的實際數據得出上述指標的比重,再乘以行業系數,得出上述指標的評價值。
四、指標體系的完善
省有關部門應根據各行業技術創新的實際和政府的政策導向對評價指標、行業系數等進行必要的調整。
附件四:
廣東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作總結
廣東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評價需要提交工作總結,以全面總結企業技術創新與技術中心工作情況。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一、企業技術創新戰略與規劃的實施情況,包括企業技術創新戰略的制定與調整,工作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涉及企業秘密可作技術處理)。
二、企業主營業務涉及哪些行業領域,以及在該行業領域的地位和作用。與國際同行業領域相比所具有的規模和技術優勢。
三、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包括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基本情況、技術中心組織建設(內部組織設置與調整、下屬企業組織設置、與外部單位共建組織及運行情況等)、技術中心創新機制建設(技術帶頭人培養、人才激勵機制、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創新投入制度及執行情況等)、合作創新情況(產學研之間、企業之間及國際合作情況)、企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研究試驗設施、檢測設施、信息化設施)。
四、企業技術創新活動開展情況,包括重點創新項目的實施效果、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的自主創新情況、資源綜合利用、節能降耗、清潔生產等創新情況。
五、技術創新信息化建設情況。
六、其他有特色的工作情況。
關于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管理辦法
不分頁顯示 總共3頁
[1] [2] 3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