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發湛江市查處違法建設工作過錯責任追究辦法的通知
印發湛江市查處違法建設工作過錯責任追究辦法的通知
廣東省湛江市人民政府
印發湛江市查處違法建設工作過錯責任追究辦法的通知
印發湛江市查處違法建設工作過錯責任追究辦法的通知
湛府〔2012〕19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市華僑管理區管委會,市府直屬各單位:
《湛江市查處違法建設工作過錯責任追究辦法》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八日
湛江市查處違法建設工作過錯責任追究辦法
第一條為促進行政機關依法及時查處各類違法建設,維護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的正常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廣東省行政過錯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湛江市城市規劃區內對查處違法建設工作過錯責任的追究適用本辦法。
查處違法建設包括防止和制止違法建設,以及對違法建設進行行政處罰、行政處理和采取強制措施等。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違法建設包括下列情形:
(一)非法占用、買賣土地進行建設;
(二)未辦理規劃、施工等審批手續或違反審批內容進行建設;
(三)臨時建筑物或設施超過使用期限未經批準延期,仍繼續使用;
(四)在臨時使用的土地上建設永久性建筑物或設施;
(五)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審批部門批準進行建設;
(六)違反環境衛生標準進行建設;
(七)違反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其他情形。
第四條查處違法建設工作按照“統一領導、屬地管理、以區為主、部門配合、獎罰分明”的原則,責任主體是各區政府(含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下同),執法主體依違法建設性質確定。違反土地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違法建設,執法主體是市國土資源部門;違反城鄉規劃相關法律法規的違法建設,執法主體是轄區的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違反建筑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違法建設,執法主體是轄區的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城市規劃、房產管理、工商、公安、環保、衛生、文化、供水、供電等部門依職責配合查處違法建設工作。
查處違法建設工作過錯責任的追究,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由各級行政監察機關負責實施。
第五條建立查處違法建設案件溝通、協調、通報機制。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在查處違法建設工作中應當互相支持和配合。
第六條實行查處違法建設工作限時制度。執法部門巡查發現或接到投訴、舉報違法建設的,應當立即制止。對不能認定是否屬于違法建設的,應當責令停工,根據建設行為性質在2個工作日內將有關材料移交相關部門認定,接到移交材料的部門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進行認定并回復。不屬于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在當天移送主管部門處理。執法部門對認定的違法建設,在10個工作日內作出處理決定。在作出處理決定前,加強監控,當事人拒不停止違法建設的,要采取強制措施。
第七條區城管執法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在查處違反城鄉規劃相關法律法規的違法建設時,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負責本區城市規劃區內違法建設的日常巡查,對巡查發現或接到政府交辦、有關部門移交、通報或群眾投訴舉報的違法建設行為,要及時制止、查處;
(二)依法應當由其他職能部門查處的,及時通報相關職能部門查處;
(三)負責對本區違反城市容貌標準或環境衛生標準的建筑物或設施進行強制拆除;
(四)對違法建設依法采取強制措施或者提請區政府審批強制執行;
(五)對查處的違法建設案件要根據違法行為性質在作出處理決定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向城市規劃、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通報。
第八條城管執法部門在查處違法建設中,按照職責分工的有關要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直接責任人和有關領導責任:
(一)一線工作人員因巡查管理不到位,對新開工的違法建設超過7個工作日未發現的;一線工作人員上報分局,分管領導或主要領導1個工作日內不采取措施制止的;分局上報市局請求協調,市局相關科室接到報告超過3個工作日的,市局分管領導或主要領導接到報告超過5個工作日不作出決定的。
(二)對巡查發現或者群眾投訴、舉報以及有關部門移交、通報的違法建設,未及時進行現場處置,造成嚴重影響的;
(三)對應當予以查處的違法建設行為不予查處或隨意處罰顯失公平的;
(四)對市政府批復同意強制拆除的違法建筑物或設施,未督促轄區政府及時組織強制拆除的;
(五)謊報、瞞報、拒報違法建設情況的;
(六)執法中有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等違法行為的。
前款第(一)項規定對區政府、規劃、建設、國土等相關部門同樣適用。
第九條城市規劃部門在查處違法建設中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負責城市規劃區內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建設工程日常巡查;
(二)在職責范圍內審批各類建設項目;
(三)對已審批的建設項目,要在批準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向城管執法部門通報備案;
(四)對審批后的建設項目(含維修加固項目的審批)要跟蹤監督管理,對違反規劃審批內容構成違法建設,拒不整改的,向城管執法部門通報并將當事人列入不誠信名單;
(五)配合城管執法部門依法查處違法建設,在職責范圍內對違法建設進行認定;
(六)各區政府負責組織編制城中村村莊規劃,報市城市規劃部門批準實施。重要地區的城中村村莊規劃,由市城市規劃部門審查后,報市政府審批。
第十條城市規劃部門在查處違法建設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直接責任人和有關領導責任:
(一)發現違反規劃審批內容的違法建設,超過3個工作日按照職責分工,不向轄區政府和轄區城管執法部門通報的;
(二)違反規定審批建設項目的;
(三)違反規定擅自改變已批準的建設項目的;
(四)對有違法建設行為未經查處結案,擅自為申請人辦理規劃核實手續或補辦補發有關規劃許可手續和證件的;
(五)不及時組織審批城中村修建性詳細規劃的;
(六)接到區政府或城管執法分局通知到場認定違法建設性質而拒不到場的。
第十一條國土資源部門在查處違反土地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違法建設時,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加強對城市規劃區內的日常巡查,發現非法占用、買賣土地進行建設的行為并予以制止、查處,責令當事人限期拆除或沒收在非法占用、買賣土地上建設的建筑物、設施;
(二)對其他違法利用土地資源進行建設的行為予以制止、查處。
第十二條國土資源部門在查處違法建設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直接責任人和有關領導責任:
(一)發現或接到有關部門、區政府通報非法占用、買賣土地進行建設的行為,超過7個工作日未處理的;
(二)對未經規劃許可或者違反城鄉規劃辦理建設用地手續,導致違法建設的;
(三)對有違法建設行為未經查處結案,擅自為申請人補辦補發有關用地許可手續和證件的;
(四)接到區政府或者城管執法分局通知到場認定違法建設性質而拒不到場的。
第十三條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在查處違反建筑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違法建設時,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對未取得施工許可擅自施工的建設行為予以制止、查處;
(二)對工程設計或施工單位超越審批范圍的建設行為予以制止、查處。
第十四條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在查處違法建設中,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直接責任人和有關領導責任:
(一)給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申請人發放《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的;
(二)對未取得施工許可擅自施工的建設行為,超過7個工作日未處理的;
(三)違法建設在打樁、挖基礎時,不及時制止的;
(四)對工程設計和施工單位超越審批范圍的建設行為,超過10個工作日未處理的;
(五)有違法建設行為未經查處結案,擅自為申請人辦理竣工驗收備案手續或者補辦補發施工許可等手續和證件的;
(六)接到區政府或城管執法分局通知到場核實工地現場施工單位建筑工程許可證等情況而拒不到場的。
第十五條房產管理部門在查處違法建設中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對違法建筑不予辦理房屋預售、產權登記、交易、轉讓、租賃、抵押等手續;
(二)嚴格執行房屋安全鑒定標準有關規定。
第十六條房產管理部門在查處違法建設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直接責任人和有關領導責任:
(一)對違法建設行為未經查處結案,擅自為申請人辦理房屋預售、產權登記、交易、轉讓、租賃、抵押等手續的;
(二)違反房屋安全鑒定標準有關規定出具危房鑒定書,導致出現違法建設的。
第十七條區政府在查處違法建設中,按照屬地管理原則作為責任主體,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對行政區域內出現的違法建設負管理責任;建立健全對違法建設的日常巡查、監控、拆除等工作機制;
(二)做好查處違法建設的組織協調工作,督促、檢查鎮政府(街道辦)的工作,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三)組織城管執法、城市規劃、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等部門對違法建設進行聯合執法;
(四)組織違法建設的拆除工作;
(五)組織編制村莊修建性詳細規劃。
第十八條鎮政府(街道辦)在查處違法建設中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在區政府直接領導下。配合各部門做好違法建設的預防、舉報、制止和拆除工作;
(二)發現或接到村(居)民委員會違法建設報告后,及時做好宣傳勸阻工作并向城管執法、國土、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等相關部門報告;
(三)按照規定程序對農民建造住宅申請進行審核和上報;
(四)鎮政府(街道辦)對在鎮、村莊規劃區未依法取得規劃建設許可證或不按照許可證規定進行建設的,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組織拆除。
第十九條區政府、鎮政府(街道辦)在查處違法建設中,按照職責分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直接責任人和有關領導責任:
(一)對轄區內的違法建設不履行管理責任,未及時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控制、制止、通報相關職能部門的;
(二)區政府對轄區內已確認應當拆除的違法建設不及時牽頭組織實施拆除的;
(三)鎮政府(街道辦)在發現違法建設打樁、挖基礎時,不及時將情況報送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予以制止的;
(四)鎮政府(街道辦)未按照規定程序對農民建造住宅的申請進行審核和上報的;
(五)區政府不組織編制村莊修建性詳細規劃的。
第二十條其他相關部門(企業)在查處違法建設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直接責任人和有關領導責任:
(一)供水、供電、供氣單位接到有關部門書面告知違法建設的情況之后,仍為該違法建設業主供水、供電、供氣;
(二)工商、文化、環保、消防、衛生等部門接到有關部門書面告知違法建筑情況后,仍為使用該違法建筑的申請人辦理與使用該違法建筑經營有關的營業執照和其他許可手續;
(三)勘測、設計企業(部門)為違法建設工程提供服務、資料的,混凝土攪拌公司為違法建設工程供應攪拌混凝土的,由住建部門列入不誠信名單,并按照有關規定嚴肅查處;對在違法建設現場為違法建設提供服務的工具、儀器或攪拌車輛、機械,由轄區有執法權的部門暫扣后依法處理。
(四)執法部門工作人員在強制拆除違法建筑或設施,以及在其他依法查處違法建設中,被阻礙或被以暴力、威脅的方法阻礙依法執行職務的,公安機關接警后不及時出警或不依法及時處理的。
第二十一條查處違法建設過錯責任的追究方式分為:
(一)誡勉談話;
(二)責令限期改正并作出書面檢查;
(三)行政告誡;
(四)通報批評;
(五)暫扣或注銷行政執法證件;
(六)調離工作崗位或停職離崗培訓;
(七)責令辭職;
(八)降職、辭退或解聘。
根據責任的情節輕重、損害后果和影響大小,以上追究方式可以單獨或者合并適用。
受到查處違法建設工作過錯責任追究的,取消當年評優評先資格。
在查處違法建設工作中有違法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分以上處理的,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二條機關工作人員、企事業單位或村(居)民委員會干部直接進行或者參與違法建設,或者縱容、庇護他人進行違法建設,或者執法部門查處違法建設時,出面講情、煽動或者直接阻撓干涉執法的,由有關部門進行查處。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由市政府法制機構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本辦法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湛江市查處違法建設工作過錯責任追究暫行辦法》(湛府〔2010〕2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