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橋區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橋區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橋區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橋區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
交辦海〔2018〕5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廳(局、委),部屬各單位,部內各司局:
經交通運輸部同意,現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橋區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做好宣貫和落實工作。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2018年5月1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橋區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橋區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保障橋區水域通航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沿海及內河通航水域橋梁建設、運營期間與水上交通安全有關的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橋梁建設和管理單位應當遵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橋梁水上交通安全保障措施。
船舶所有人、經營人、管理人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強船舶航行、停泊、作業管理,督促船舶、船員遵守本辦法相關規定,保障船舶在橋區水域航行、停泊、作業安全。
第四條 各級海事管理機構依法對橋區水域水上交通安全實施監督管理。
第五條 新建、改建、擴建橋梁應充分考慮船舶航行安全需要,合理確定橋位和橋跨布置方案,最大限度減小橋梁對水上交通安全的影響。
橋梁通航凈空尺度、防撞能力等應滿足航運實際和遠期發展需要。
第六條 橋梁建設涉及碼頭、渡口、航道、錨地等搬遷調整的,建設單位應在橋梁施工前積極協調、落實到位。
第七條 橋梁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建立健全橋梁建設期間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設置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或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落實各項安全與防污染保障措施。
橋梁施工單位在取得海事管理機構頒發的水上水下活動許可證后,方可進行相應的水上水下活動。在施工期間,橋梁施工單位應采取下列措施,維護良好的作業秩序,保障橋梁施工水域水上交通安全。
(一)配備相應安全和應急設施設備,落實專業力量,做好施工水域安全警戒和應急處置;
(二)按規定設置助航標志和有關警示標志,并做好維護工作;
(三)嚴格執行施工作業安全操作規程,合理安排施工計劃與進度,優化施工組織及施工工藝,盡可能減小對通航水域的占用和對水上交通安全的影響;
(四)加強施工船舶、設施的安全管理和船員教育,確保船舶適航、船員適任;
(五)對水上交通安全影響較大的建設工程,應制定并落實專項通航安全保障方案和現場維護措施。
監理單位應履行監理職責,監督督促建設單位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第八條 新建、改建、擴建橋梁竣工驗收后,橋梁建設單位應及時向海事、航道管理機構提供相關通航安全數據,海事、航道管理機構按有關規定及時發布航行通告、航道通告:
(一)橋梁名稱、位置;
(二)通航橋孔、通航凈空尺度;
(三)設計通航水位;
(四)通航橋孔梁底標高;
(五)防撞設施及防撞能力;
(六)導助航標志及設施。
第九條 橋梁建設單位應明確橋梁投入使用后的橋梁管理單位。橋梁管理單位應當組織落實橋梁營運期水上交通安全保障措施,并報告海事管理機構。
第十條 橋梁建設單位應當設置橋梁警示標志和橋區水上航標,維護橋區水域良好通航環境。
第十一條 限制性橋梁建設單位或管理單位還應落實下列水上交通安全保障措施:
(一)按設計標準設置橋梁防撞裝置并定期檢測維護;
(二)加強橋區安全監控,發現異常情況時應及時處置,并向海事管理機構等相關部門報告。
第十二條 船舶航經橋區水域時,駕駛人員應掌握通航橋孔凈空尺度等參數,從限定的通航橋孔通過。
第十三條 船舶通過橋區水域,應當采取以下措施:
(一)進入橋區水域前,保持主機、舵、錨、航行信號、導航設備、拖帶設備及應急設備處于良好技術狀態;
(二)加強瞭望,及早與過往船舶取得聯系,明確各自動態及會讓意圖;
(三)遵守橋區水域的限速規定,保持安全航速航行。
第十四條 遇有下列情形之一,船舶不得通過橋梁:
(一)水文、氣象條件影響船舶安全通過時;
(二)發現橋區水域航道、航標等存在異常情況妨礙本船正常通過時;
(三)本船操縱能力受限或航行設備故障,不能確保安全通過時;
(四)相關主管部門發布的禁止船舶通過橋梁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船舶在橋區水域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淌航、掉頭、橫越;
(二)編解隊、過駁、采砂作業;
(三)船舶羅經校驗、試航船舶效用試驗;
(四)限制性橋梁通航橋孔內追越或并列行駛;
(五)捕撈作業,以及其他影響水上交通安全的行為。
第十六條 除緊急情況或航道疏浚、維護外,船舶不得在橋區水域內錨泊。
船舶因緊急情況在橋區水域內錨泊時,應當立即向當地海事管理機構報告,采取有效措施并盡快駛離橋區水域。
第十七條 任何單位、船舶和個人發現橋區水域導助航標志移位、損壞、滅失及其它有礙水上交通安全的異常情形時,應及時向海事、航道管理機構報告。
第十八條 船舶在橋區水域發生水上交通事故、險情時,應立即報告海事管理機構,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組織自救、互救,最大程度地避免或減輕可能對水上交通和橋梁安全造成的危害。
第十九條 海事管理機構應當加強橋區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監督管理,督促有關單位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各項安全保障措施,保障橋區水域水上交通安全。
第二十條 橋梁建設、管理單位應當配合海事管理機構依法履行監管職責,不得拒絕或阻撓。
第二十一條 本規定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非限制性橋梁,是指一孔跨過通航水域的內河橋梁或通航水域中不設橋墩的跨海橋梁,其他橋梁為限制性橋梁。
(二)橋區水域,是指橋梁軸線兩側各一定范圍內的水域,其范圍由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會同航道管理機構、海事管理機構及橋梁建設或管理單位確定并公布。
第二十二條 各直屬海事局和省級地方海事局可根據水上交通安全管理需要,制定橋區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特別規定。
第二十三條 本規定自2018年6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