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開展第八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
萍鄉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開展第八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
江西省萍鄉市人大常委會
萍鄉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開展第八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
萍鄉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開展第八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
(2021年8月26日萍鄉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通過)
2016年至2020年,我市第七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決議順利實施,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明顯提高,為夯實全面依法治市的社會基礎發揮了重要作用。2021年至2025年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市全面實現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使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提升全民法治素養和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有必要從2021年至2025年在全市公民中開展第八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根據《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開展第八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結合本市實際,特作決議如下:
一、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全民普法工作。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推進全民普法工作邁入新征程。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列為各級行政學院、干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的必修課,開展“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提升人民群眾法治獲得感滿意度”等主題實踐活動,充分運用各類媒體和平臺、發揮好普法陣地作用,廣泛開展學習宣傳,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入腦入心、走深走實,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萍鄉篇章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二、抓實法治宣傳重點內容。深入宣傳憲法和憲法相關法,落實憲法宣誓制度,常態化開展新提任領導干部憲法法律知識考試,組織“12˙4憲法日”等活動,闡釋好憲法精神和“中國之治”的制度基礎。深入宣傳民法典,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圍繞“十四五”時期萍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突出促進科技創新、加快鄉村振興、優化營商環境、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加強國家安全體系、推動更高水平平安萍鄉建設等相關法律法規宣傳,為加快推進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和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
三、持續提升公民法治素養。落實公民終身法治教育制度,把法治教育納入干部教育體系、國民教育體系、社會教育體系,不斷提升全市公民法治素養。落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重點抓好“關鍵少數”,建立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制度,讓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領導干部自覺行為和必備素質。全面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格局,推動法治教育進課堂,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教育引導青少年從小養成尊法守法習慣。抓好農民法治宣傳教育,鞏固做實提升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鼓勵和引導“法律明白人”參與農村基層依法治理,提高依法辦事意識和依法治理能力。抓好婦女、殘疾人、老年人等其他對象的法治宣傳教育,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提高依法維權能力。
四、推進普法和依法治理深度融合。加強基層組織和部門、行業依法治理,深化法治鄉村(社區)建設和依法治企、依法治校、依法治網,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積極回應群眾需求,開展公共衛生安全、傳染病防治、防災減災救災、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等方面的法治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應急狀態下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堅持依法治理與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有機結合,深入開展多層次多形式法治創建活動,大力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五、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推進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在村(社區)法治文化陣地全覆蓋的基礎上,市、縣兩級高質量建成法治文化公園(廣場)、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推動法治文化與傳統文化、地方民俗文化、紅色文化融合,傳承發展萍鄉特色法治文化,廣泛開展具有萍鄉特色的群眾性普法活動。加大法治文化作品創作力度,推出一批具有辨識度的法治精品欄目節目,促進普法由單向式傳播向互動式傳播轉變。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續打造好“法德講堂”,發揮法治在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中的作用,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正義可期待、權利有保障、義務須履行,引導全社會樹立權利與義務、個人自由與社會責任相統一的觀念,糾正法不責眾、濫用權利,講“蠻”不講法,遇事找關系等思想和行為。
六、創新法治宣傳機制形式。完善以案普法、以案釋法機制,將普法深度融入立法、執法、司法和法律服務全過程,開展實時普法。發動志愿者等社會力量開展公益普法,健全社會普法教育機制,加大融媒體普法力度。充分運用新技術新媒體開展精準普法,推動普法從傳統向“數智”轉變,使普法更為群眾喜聞樂見。注重分層分類,推廣互動式、服務式、場景式普法,堅持集中宣傳教育與經常宣傳教育相結合,把普法融入法治實踐、基層治理和日常生活。
七、加強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進一步完善國家機關“誰主管誰普法、誰執法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全面落實普法責任清單制度,推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人大監督、政協支持、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廣泛參與、人民群眾為主體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全市各級人民政府要將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納入本地區法治建設總體部署,高標準編制和實施好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機制,強化工作力量,落實經費保障,健全評估指標體系和獎懲制度,做好中期評估和終期檢查,并及時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全市兩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要充分運用執法檢查、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以及代表視察、專題調研等形式,加強對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監督檢查,保證決議得到貫徹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