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民用建筑節能條例(2022修正)
青島市民用建筑節能條例(2022修正)
山東省青島市人大常委會
青島市民用建筑節能條例(2022修正)
青島市民用建筑節能條例(2022修正)
(2009年8月29日青島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 2009年9月25日山東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批準 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據2022年1月21日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批準的2021年12月29日青島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七次會議關于修改《青島市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等四件地方性法規的決定修正)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一般規定
第三章 新建民用建筑節能
第四章 既有民用建筑節能改造
第五章 民用建筑用能系統運行節能
第六章 可再生能源利用
第七章 監督檢查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九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民用建筑節能管理,降低民用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商業、服務業、教育、衛生等其他公共建筑。
本條例所稱民用建筑節能,是指在保證民用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內熱環境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其使用過程中能源消耗的活動。
第三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新建(含改建、擴建)民用建筑節能、既有民用建筑節能改造、民用建筑用能系統運行節能、可再生能源在民用建筑中的應用以及相關監督管理工作,適用本條例。
第四條 市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市民用建筑節能監督管理工作,具體承擔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民用建筑節能的日常監督管理工作。
嶗山區、城陽區、黃島區、即墨區和各縣級市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的民用建筑節能監督管理工作。
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民用建筑節能的有關管理工作。
第五條 民用建筑節能應當堅持節約資源、安全環保、經濟合理、技術可行、因地制宜的原則。
第六條 市、區(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民用建筑節能工作的領導,將民用建筑節能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年度計劃。
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發展和改革等有關部門編制本行政區域民用建筑節能規劃和年度計劃。
第二章 一般規定
第七條 市、區(市)人民政府應當設立民用建筑節能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民用建筑節能技術與產品研發推廣、民用建筑節能示范工程推廣、可再生能源技術應用、既有民用建筑節能改造、民用建筑能耗監測系統的建設、農民自建住宅節能、民用建筑節能工作的宣傳和獎勵等。民用建筑節能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市、區(市)人民政府應當將民用建筑節能管理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第八條 建立民用建筑節能示范工程推廣制度。凡采用建筑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節能效果優于國家標準和地方規定的,可以申報市級民用建筑節能示范工程。經市建設主管部門評定為民用建筑節能示范工程的,享受財政補貼等優惠政策。
評定民用建筑節能示范工程應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第九條 鼓勵和扶持民用建筑節能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推廣民用建筑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
企業研究開發民用建筑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的,依法享受稅收優惠等扶持政策。
企業購置用于民用建筑節能專用設備的投資額,依法按照一定比例實行稅額抵免。
第十條 市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發展和改革部門,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適時發布民用建筑節能推廣使用的技術、工藝、材料和設備目錄。
第十一條 市建設主管部門應當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民用建筑節能的技術規定,編制相關圖集,并組織實施。
第十二條 對具備分戶計量條件的居住建筑推行分戶計量收費制度。新建民用建筑和對既有民用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具備集中供熱條件的,應當安裝供熱系統調控裝置、用熱計量裝置、室內溫度調控裝置。其中,居住建筑的室內供熱設施必須按照分戶計量的技術要求進行設計、施工。
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應當安裝用能分項計量裝置、節能監測系統。
計量裝置應當依法檢定合格。
第十三條 對在民用建筑節能管理、科學研究、標準制定和推廣應用等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三章 新建民用建筑節能
第十四條 實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具體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五條 民用建筑工程的建設、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應當遵守建筑節能標準。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機構對施工圖設計文件進行審查時,應當審查其是否符合建筑節能標準;未經審查或者經審查不符合建筑節能標準的,不得出具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合格書。
第十六條 使用中央空調系統的民用建筑,其中央空調系統應當與建筑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
第十七條 建筑節能各分項工程完工后,建設單位應當及時組織驗收;驗收不合格的,應當責成施工企業整改。
第十八條 建筑節能工程實行質量保修制度。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圍護結構保溫工程的保修期限為十年。保溫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
居住建筑共有部分保溫工程的保修期滿后,其維修、更新和改造費用依法從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中列支。
第四章 既有民用建筑節能改造
第十九條 市、區(市)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既有民用建筑用能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對改造的可行性、必要性進行分析評價,依據評價結果編制既有民用建筑節能改造年度計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
機關事務管理部門管理范圍內的既有民用建筑不符合節能要求的,由機關事務管理部門會同建設主管部門制定節能改造計劃,并組織實施。
第二十條 既有民用建筑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優先列入節能改造計劃:
(一)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申請的;
(二)業主所屬單位相對集中的。
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應當率先進行節能改造。
第二十一條 已列入房屋拆遷規劃和年度計劃的既有民用建筑以及屬于文物保護單位的既有民用建筑不得列入節能改造計劃。
對屬于歷史優秀建筑的民用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其建設單位應當組織論證,并經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
第二十二條 既有民用建筑節能改造應當與舊城區改造、城中村改造、建筑物修繕、熱源系統改造等結合進行。
第二十三條 住宅節能改造應當充分征求業主意見,經業主依法共同決定后,方可實施節能改造。業主應當配合節能改造工程的實施。
第二十四條 國家機關辦公建筑的節能改造費用,應當按照隸屬關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居住建筑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公益事業使用的公共建筑節能改造費用,由政府、建筑物所有權人承擔。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五條 市、區(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優惠和扶持政策,鼓勵社會資金采用多種模式投資既有民用建筑的節能改造,提供民用建筑節能服務。投資人有權按照約定分享既有民用建筑節能改造獲得的收益。
第五章 民用建筑用能系統運行節能
第二十六條 市發展和改革部門應當會同市建設主管部門確定本市公共建筑重點用能單位及其年度用能限額。
對節能管理制度不健全、節能措施不落實、能源利用效率低的公共建筑重點用能單位,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應當開展現場調查,組織實施用能設備能源效率檢測,責令實施能源審計,并提出書面整改要求,限期整改。
第二十七條 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應當制定相應的節能運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建立建筑運行能耗統計檔案,配合政府有關部門調查統計,如實提供建筑物能源消耗數據。
第二十八條 使用空調采暖、制冷的公共建筑,其室內空調的溫度設置,夏季不得低于二十六攝氏度,冬季不得高于二十攝氏度,但有特殊用途的除外。
第二十九條 建筑照明工程應當選用節能型產品,在保證照明質量的前提下,合理選擇照度標準、照明方式、控制方式,并充分利用自然光,降低照明電耗。
第三十條 供熱單位應當對熱源、熱網、換熱站及建筑物(熱力入口)供熱量進行計量和統計,并將數據如實報告城市供熱管理機構。
供熱單位應當按照供熱計量的要求,對供熱系統進行技術改造,并進行日常監測和維護,提高供熱系統的效率。
第六章 可再生能源利用
第三十一條 鼓勵和扶持民用建筑項目采用太陽能、地熱能、海洋能、淺層地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
民用建筑項目使用列入國家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指導目錄中的技術和產品的,依法享受稅收優惠。
第三十二條 對具備可再生能源利用條件的民用建筑工程,建設單位應當選擇合適的可再生能源,用于采暖、制冷、照明和熱水供應等。建設可再生能源利用設施,應當與建筑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
第三十三條 本市新建十二層以下的居住建筑和實行集中供應熱水的醫院、學校、賓館、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公共建筑,建設單位應當采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一體化技術設計,并按照相關規定和技術標準配置太陽能熱水系統。
對具備條件的民用建筑,鼓勵其建設單位使用太陽能光伏發電與建筑一體化技術。
第三十四條 既有民用建筑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在不影響建筑質量與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安裝使用可再生能源設施設備,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城市風貌保護區范圍內的既有民用建筑安裝可再生能源設施設備的,應當符合城市風貌保護的有關規定。
第三十五條 鼓勵對民用建筑的屋頂、墻面等部位實施綠化,降低建筑能耗。
第七章 監督檢查
第三十六條 市場監管、建設等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加強對民用建筑節能材料生產、銷售、使用等環節的監督管理。
第三十七條 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民用建筑工程用能評估、設計、施工、監理、竣工驗收、能效測評及商品房銷售等環節節能標準執行情況的監督。
第三十八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定期組織有關部門對區(市)人民政府民用建筑節能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情況、既有民用建筑節能改造年度計劃完成情況、集中供熱分戶計量推行情況、可再生能源在民用建筑中的應用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十九條 建設主管部門應當逐步建立民用建筑能耗監測系統,對民用建筑的用能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和評價分析,并定期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建設單位未按照規定安裝用能分項計量裝置、節能監測系統、用熱分戶計量裝置或者配置太陽能熱水系統的,由建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法律、法規有行政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二條 建設主管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章 附 則
第四十三條 本條例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