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江西省加強消費品標準化建設行動計劃(2024-2026 年)》的通知
關于印發《江西省加強消費品標準化建設行動計劃(2024-2026 年)》的通知
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西省商務廳
關于印發《江西省加強消費品標準化建設行動計劃(2024-2026 年)》的通知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省商務廳關于印發《江西省加強消費品標準化建設行動計劃(2024-2026 年)》的通知
贛市監標〔2024〕1號
各設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贛江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經濟發展局、開放發展局:
現將《江西省加強消費品標準化建設行動計劃(2024-2026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貫徹執行。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省商務廳
2024 年 2 月 5 日
江西省加強消費品標準化建設行動計劃(2024-2026 年)
消費品標準化建設是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工業和信息化部 商務部關于印發〈加強消費品標準化建設行動方案〉的通知》(國標委聯〔2023〕24 號)和《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贛府發〔2022〕14 號)等文件精神,積極推進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重要舉措。為加強消費品標準化建設,結合我省實際情況,現制定以下行動計劃。
一、重點領域
重點圍繞《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工業和信息化部 商務部關于印發〈加強消費品標準化建設行動方案〉的通知》(國標委聯〔2023〕24 號)中所提出的家用電器、消費類電子產品、家居裝飾裝修產品、紡織服裝與服飾產品、嬰童用品和老年用品、化妝品和日用化學品、文教體育休閑用品、傳統文化產品、食品及相關產品等九大領域開展標準化提升工程。
著力針對《江西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2023-2026 年)》(贛府字〔2023〕40 號)中所提出的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新能源、石化化工、建材、食品、紡織服裝、醫藥、現代家具等消費品相關重點產業鏈系統性實施標準化領航工程,同時加快構建贛菜、虛擬現實產品、陶瓷、物流、半導體發光材料等我省特色優勢產業的標準體系。支持重點領域中符合地方標準制定范圍的地方標準制定,鼓勵社會團體和企業結合所在重點領域的產業特點和需求制定高水平的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
二、主要任務
(一)提升消費品質量安全水平
1.強化消費品安全標準貫徹執行力度。切實執行家用電器、家具、照明電器、玩具及兒童用品、電動自行車等重點消費品領域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加大對跨行業跨領域的消費品化學安全、機械物理安全等通用消費品安全強制性國家標準以及配套通用檢測方法標準的宣貫執行力度。推進過度包裝治理,嚴格執行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通過延伸宣傳培訓廣度,強化執法檢查力度,守好我省消費品安全底線。
2.推動產品質量分級和優化升級。重點在家用電器、家具、服裝、箱包、鞋類產品、羽絨制品等大宗消費品領域引導企業依據質量分級標準明示質量等級、開展質量承諾,助力優標優質優價的市場競爭機制建設。按照重點領域主要消費品標準,在滿足可靠性基礎上,對易清洗、防霉抗菌、抗老化、耐黃變、耐特定溫度濕度、噪聲、振動等產品性能進行優化升級。
(二)強化消費品領域標準供給
3.加快綠色低碳標準研制。加快制修訂一批綠色產品評價標準,持續推進統一綠色產品評價標準、認證和標識工作。加快完善制止餐飲浪費相關標準要求,推動標準有效實施。進一步健全節能、節水、排放和資源循環利用等標準,推動研制輕工、紡織、電子等消費品重點行業碳排放核算、重點產品碳足跡以及碳核查等標準。
4.構建產業數字化標準體系。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 等信息技術與傳統消費品制造業融合發展標準體系建設。在家電、電子、紡織服裝、家裝建材等領域,構建產業數字化、網絡化與智能化標準體系,研制智能工廠領域標準,加快推進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行動。順應高效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加強無人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在消費品配送與管理中的應用與標準制定。
5.夯實產業標準化基礎。開展團體和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鼓勵企業標準通過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向社會公開。提高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等創新成果標準轉化力度,推動技術創新、標準研制和產業應用協調發展。鼓勵各類社會團體聚焦消費品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加大團體標準研制力度,重點圍繞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產業專精特新發展需求制定原創性、高質量標準。
6.健全消費品標準體系。鼓勵企業響應個性消費需求,開展定制產品和服務標準化研究。不斷健全適老宜小用品、殘疾人輔助器具標準體系,在保障特殊消費群體健康安全的基礎上,提高消費體驗。積極開展“產品+產品”“產品+服務”“互聯網+產品+服務”跨行業跨領域集成式標準體系建設。加強工業設計基礎研究和標準研制,提升產品功效性、舒適性、便捷性。開展消費品安裝、維修、維護(清洗)等售后服務相關標準制修訂,提升消費品售后服務水平。
(三)提升消費品產業標準化水平
7.大力培育標準創新型企業。全面推動標準創新型企業培育機制落地實施,開展標準創新型企業梯度培育、入庫、推薦、認定和監督管理工作,培育一批以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先導型、創新型行業標桿企業。鼓勵消費品行業龍頭企業加大標準研制投入,瞄準國際新技術和市場新需求,制定和實施先進標準,發揮標準創新對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
8.推進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建設。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及我省特色優勢產業,在醫藥、建材、食品和家具等消費品領域開展省級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建設工作。重點打造創新成果轉化為技術標準的服務平臺、知識產權創新轉化的信息平臺和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的應用平臺等三大功能型平臺,將基地建設成以標準化助推創新技術和產品市場化、產業化和國際化的孵化器。
9.打造消費品優勢品牌。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以制造業領航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業化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為重點,實施品牌培育工程。著力打造“贛出精品”“江西綠色生態”等一批優質省級區域公用品牌,完善認證技術標準體系,建立“企業申請+第三方評價+政府監管+社會認同”的品牌培育保護機制,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10.深入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根據我省產業鏈現代化“1269”行動計劃重大決策部署,結合行業重點工作和特色產業發展實際,在電子信息、專用設備制造、電氣機械和家具等領域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重點在強化宣傳、加強政策銜接、推動標準采信、拓寬推廣渠道、營造消費氛圍等方面,進一步推動“領跑者”制度在消費品領域拓展其深度和廣度。
11.開展消費品標準化試點建設。以消費品產業集聚區、行業領軍企業或標準化技術機構為創建主體,持續開展消費品標準化試點工作,到 2026 年,建設 10 個以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家級和省級消費品標準化試點。在試點一線,收集分析消費痛點、消費熱點、消費增長點,促進各領域消費品標準化工作與消費需求相向而行。激勵和推動企業自覺對標國際先進標準,釋放“標準化+”效能,助力一批先進企業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
12.加強標準化制度型開放與合作。支持我省標準化技術機構、企業等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助力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體系兼容,承擔國際標準組織技術機構,促進優勢技術和科技成果轉化成國際標準。推進標準制度型開放,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專家依法平等參與我省標準化工作。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深入對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發展,通過標準化渠道推動先進產品、技術和服務“引進來、走出去”。
三、保障措施
13.加強組織實施。省市場監管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等部門加強統籌協調,形成消費品標準化工作合力。各地方、各行業要根據本計劃,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行業協會和標準化技術組織要將本計劃與各行業發展政策有效銜接、同步推進,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14.加強標準宣傳。加強消費品標準和質量知識宣傳解讀,倡導優質優價、綠色環保和適度適宜的消費理念。圍繞重點時間節點,開展專題宣傳,提升全社會標準化意識和氛圍。充分發揮標準化技術組織作用,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標準化宣傳。
15.加強社會服務。支持標準化技術組織和專業技術機構,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標準化合作,面向廣大中小微企業開展消費品標準化服務。鼓勵地方結合當地產業發展特點和標準化需求,因地施策、行地結合開展消費品標準化專項服務。
16.加強人才培養。開展江西干部網絡學院線上專題培訓學習,探索建立標準化學歷教育、職業教育和網絡培訓等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加大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一線職工培訓力度。推動我省高校設立標準化專業和相關課程,開展“1+X”標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