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视频-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真不卡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南昌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南昌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

    1. 【頒布時間】2024-5-20
    2. 【標題】南昌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南昌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
    3. 【發文號】洪府發〔2024〕17號
    4. 【失效時間】
    5. 【頒布單位】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政府
    6. 【法規來源】http://www.nc.gov.cn/ncszf/qtygwj/202405/5f79ee0ef02046e8aae50ad649ba7d05.shtml

    7. 【法規全文】

     

    南昌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南昌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

    南昌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南昌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政府


    南昌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南昌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


    南昌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南昌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

    洪府發〔2024〕17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直各有關單位,昌北機場海關,青山湖海關,人行江西省分行,金融監管總局江西監管局:

    《南昌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已經2024年5月16日第13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2024年5月20日



    南昌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


    為貫徹落實《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國發〔2024〕7號)與《江西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贛府發〔2024〕9號),結合我市實際,制定行動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工作要求,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市場為主、政府引導,鼓勵先進、淘汰落后,標準引領、有序提升,扎實推進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進一步釋放投資和消費潛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

    二、重點任務

    (一)實施設備更新行動

    到2027年,全市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

    1.推進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以入選全國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為契機,以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重點,貫徹落實我省《關于支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若干措施》,抓好《南昌市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8810”行動計劃(2023—2026年)》落地,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全面提升電子信息、航空、汽車及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醫藥健康、綠色食品、輕工紡織等8條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廣應用智能制造裝備,加快智能工廠建設,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汽車、電線電纜、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應急設備等領域產品競爭力。力爭用2年左右時間,培育打造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200家,推進數字化改造企業1500家左右,打造一批省級特色優勢行業“產業大腦”,省級以上產業園區全面推進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全市制造業數字化水平明顯提升。到202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75%。[市工信局、市中小企業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落實,以下均需各縣區(開發區、灣里管理局)落實,不再列出]

    2.實施能效標準引領。加快生產設備綠色化改造,推動重點用能設備更新換代。開展中小企業節能診斷服務。嚴格落實能耗、排放、安全等強制性標準和設備淘汰目錄要求,推廣一批先進適用安全裝備,依法依規淘汰不達標設備。到2027年,重點行業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能水平。(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市應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快重點行業技術改造。開展技術改造攻堅行動,加快落后低效設備替代,更新升級高端先進設備和試驗檢測設備。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推動老舊裝置安全改造。到2027年,全市建成綠色園區7家以上、綠色工廠80家以上,力爭推進實施技改項目1000個左右,培育省級“數字領航”企業3-5家、優質“小燈塔”企業100家左右。(市工信局、市應急局、市中小企業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推動發輸配電設備更新。加快火電、水電等傳統電源智能化升級,持續推進燃煤機組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在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基礎上,鼓勵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水平為目標的設備更新。(市發改委、國網南昌供電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5.加快環保設備更新改造。分級分類補齊一批、更新一批、提升一批環境監測、輻射監管、督查執法、環境應急等設備,持續鞏固拓展提升生態環境監測及應急能力。嚴格落實污染物排放強制性標準,依法依規推動企業不達標環保設備的淘汰和更新替換。推動鋼鐵、焦化、水泥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推進方大特鋼完成有組織、無組織廢氣、清潔運輸改造項目。推動鍋爐等重點行業除塵、脫硫、脫硝、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改造更新和脫氮設備安裝。鼓勵企業自愿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推進安義化工聚集區工業廢水明管或專管建設。到2027年,重點行業環保績效達到A級水平的產能比例顯著提升。(市生態環境局、市工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6.推動市政基礎設施更新改造。按照有關標準規范,更新淘汰超過使用年限、高污染、能耗高、老化磨損嚴重、技術落后的建筑施工工程機械設備。鼓勵更新購置新能源、新技術工程機械設備和智能升降機、建筑機器人等智能建造設備。推動自來水廠內及居民小區二次供水(加壓調蓄)設施設備更新改造,推進城市燃氣管道和設施動態監管、互聯互通、數據共享,鼓勵存量污水處理廠老舊設施設備更新升級和環衛設施設備更新改造。加強地下管網、橋梁隧道、窨井蓋等城市生命線工程配套物聯智能感知設備建設。到2027年,更新改造居民小區二次供水(加壓調蓄)設備120座、城市垃圾轉運站38座、各類燃氣老化管道1018.4公里、供水管網24公里,涉及更新改造的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日處理總規模達20萬噸。(市城管執法局、市住建局、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7.加快建筑領域設備更新改造。加快更新或大修改造交付年限15年以上的老舊住宅電梯,支持引導有條件的樓棟加裝電梯。對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修理價值,或者達到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其他報廢條件的老舊電梯,督促電梯使用單位依法履行報廢義務。推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推進既有住宅、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更新改造超出使用壽命、能效低、存在安全隱患且無維修價值的熱泵機組、散熱器、冷水機組等供熱制冷裝置、外窗(幕墻)、外墻(屋頂)保溫、保溫門窗、照明設備等。開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完善小區配套設施。到2027年,既有住宅累計新加裝電梯300臺。(市住建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城管執法局、市機關事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8.推進城市公交車綠色更新。加快推進城市公交新能源車型替代,支持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和動力電池更新換代,鼓勵推廣應用電動公交車。持續推進我市國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設,鞏固我市綠色出行創建城市成果。到2027年,力爭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比例達到86%,新增及更新的出租車(含網約車)中新能源車輛占比力爭達到90%以上。(市交通運輸局)

    9.加快交通運輸設備和船舶更新。加快推動重點區域路網和千噸級內河航道網設施設備更新,支持新能源動力中重型貨車、船舶推廣應用。在車輛排放標準認定、營運管理、車輛拆解、注銷登記等環節協同發力,加快淘汰國三及以下營運柴油貨車、國二及以下非道路移動機械,逐步開展國四及以下營運柴油貨車淘汰工作。對達到規定使用年限且車輛狀況較差的老舊公務用車,分批次實施更新淘汰,新購置車輛嚴格執行公務用車配置標準和要求,積極推廣采購新能源汽車。到2027年,累計淘汰老舊內河運輸船舶6艘。(市交通運輸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公安局、市機關事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0.推動共享平臺交通設施更新。鼓勵更新改造使用年限長、用戶體驗差的共享單車、汽車,增加車輛方向姿態監控和管理、地面停車標志識別、環境溫度監測和自我保護、新一代智能頭盔、多人騎行及逆行檢測處置等智能化功能,提升舒適性和便利性。改善提升共享單車停車設施與管理措施,完善共享單車投放布局,填補公共交通空白區域,有效解決城市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最先一公里”的出行問題。(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城管執法局、市公安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1.加快農業機械裝備和設施更新。加快農業機械結構調整,淘汰能耗高、排放高、損失大、安全性能低的老舊農機。加快高效低耗智能農業機械推廣應用。推進農機裝備集成配套,提升作業效率。到2027年,主要農業縣區農機報廢更新實施覆蓋率達95%以上,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8%以上。(市農業農村局、市供銷聯社按職責分工負責)

    12.提升教育教學設施設備水平。嚴格落實學科教學裝備配置標準,推動符合條件的市管高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等加快淘汰落后教學設備、科研設備和信息化設施,配置感知交互、虛擬仿真等裝備部署學科專用教室、教學實驗室,提升通用教室多媒體教學裝備水平。推動基礎教育教學設備提質,嚴格落實職業教育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到2027年,逐步實施中小學“午休躺睡”工程。(市教育局)

    13.提升文旅體育設施設備水平。加大文旅基礎設施投入,以節能降耗、強化安全生產、增強游客體驗為主要方向,支持數字化、智慧化博物館建設,支持旅游觀光、大中型游樂、文化演藝等設備、廣電行業高清超高清設備、文物考古勘察科研設備、博物館高標準展示設備、演藝(劇場)設備、機房設備、廣電設施設備更新。加快數字賦能文旅場景建設,推動人工智能、增強現實、智能穿戴等技術的應用,構建智慧出游新體驗。支持體育健身設施設備更新,助力全民健身運動。(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體育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4.開展醫療裝備更新改造。加快醫療衛生機構醫療設備設施迭代升級,推動各級醫院X線計算機斷層掃描、磁共振成像系統等醫學影像設備和醫用直線加速器等放射治療設備的更新購置。到2027年,力爭縣級以下醫療衛生機構裝備配置達標率達到100%,力爭醫療裝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30%以上。(市衛健委)

    15.推進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動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江西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江西醫院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鼓勵醫療機構補齊病房環境與設施短板。實施公立醫院病房改造,著力優化病房結構,完善病房設施。到2027年,2~3人間病房占比超過80%,以婦產科、兒科、老年科等為重點適度擴大單人間比例,減少4人間及以上病房。(市衛健委)

    16.推動安防設備更新改造。開展前端物聯感知設備智能化升級,加快重點公共區域、重點行業領域等視頻監控和卡口類配套安防設備及視頻圖像平臺的更新改造。推進公安執法設(裝)備更新升級。到2027年,實現城市新建或改建的前端設備智能化比例達到100%,農村重點部位視頻監控無盲區。(市公安局)

    17.開展專業領域監管監測設備更新改造。及時更新、優化、升級交通裝備、通訊指揮裝備、取證裝備、快檢裝備、防護裝備和其他裝備,實現全警裝備北斗升級替代完成率于2024年達到70%,2025年達到100%。鼓勵使用新技術、新產品,保證裝備的有效性和先進性,保障執法能力。支持海關特殊監管區軟、硬件設施的優化創新,提升企業通關便利化水平。(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青山湖海關、昌北機場海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

    到2027年,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加約一倍,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全市年機動車報廢更新量達2.4萬輛,年銷售新能源汽車6萬輛以上,年回收廢舊家電340萬臺。

    18.加快汽車以舊換新。加大補貼力度,挖掘汽車消費潛力,激活汽車消費市場。組織開展汽車以舊換新促銷、巡展活動,在汽車展銷場地提供、活動組織、廣告位使用、秩序維護等方面給予支持。嚴格執行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和車輛安全環保檢驗標準,依法依規淘汰符合強制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加快更新達到報廢標準的執法執勤車輛。(市商務局、市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9.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引導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加大活動優惠力度。落實新能源汽車路權保障支持政策。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引導充電樁基礎設施運營企業適當下調充電服務費。(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發改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20.推動電動自行車淘汰更新。實施非標電動自行車清理整治,嚴厲打擊違法生產、銷售、改裝等行為。鼓勵電動自行車生產廠家、銷售商采取舊車折價回購并出售合規新車的方式,開展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到2025年,全面淘汰備案非標電動自行車。(市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市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1.支持家電產品以舊換新。支持家電銷售企業聯合生產和回收企業開展以舊換新促銷活動,開設線上線下家電以舊換新專區,對以舊家電換購節能新家電的消費者給予優惠。推行消費爭議先行賠付,引導商家積極開展無理由退換貨服務承諾,推動家電售后服務專業化、標準化、便利化。到2027年,全市家電以舊換新總量較2023年增長30%。(市商務局、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2.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加大對綠色智能家電促消費支持力度,鼓勵有條件的縣區出臺差異化支持政策,全面促進智能冰箱洗衣機空調、超高清電視以及智慧廚衛、智能安防、智能辦公、智慧康養等綠色智能家電消費。拓展綠色智能家電消費場景,提升消費體驗。(市商務局)

    23.推動舊房改造和家裝消費品換新。依托“消費促進年”活動平臺,通過政府支持、企業讓利等多方式協同支持居民開展舊房裝修、局部升級改造,推動家裝消費品換新升級。引導企業提高家裝消費供給質量和水平,培育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費。推動舊房裝修和門窗換新等局部改造樣板間進商場、進社區、進平臺,鼓勵企業充分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直播等方式,開展線上樣板間展示、宣傳等營銷活動,豐富居民消費選擇。(市住建局、市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4.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加強城市居家適老化改造指導,鼓勵引導適老化改造市場主體為有居家適老化改造需求的群體提供系統、簡單、可行的改造方案和技術路徑。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中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有條件的地方可適當擴大改造對象范圍,實現愿改盡改。支持老年人家庭安裝視頻照護系統,配置血氧儀、血壓計、血糖儀等家用健康監測設備。(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25.著力推介優勢產業產品。推動更多先進設備、優質產品、創新技術服務全國大市場。遴選一批符合國家標準的品牌產品,形成優勢產業、產品清單,向全國、全省宣傳推介。爭取更多符合條件的產品納入國家、省級相關產品目錄。(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實施回收循環利用行動

    到2027年,原則上每個縣區(開發區、灣里管理局)至少建成1個再生資源集中分揀處理中心,全市再生資源回收站點460個,二手車交易量增長至13萬輛,再生材料在資源供給中的占比持續提升。

    26.健全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完善廢舊物資三級回收體系,推進生活垃圾收運系統與再生資源回收系統“兩網融合”。加強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資質管理,優化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布局,支持廢舊產品設備交易平臺發展。完善和更新公共機構、國有企事業單位廢舊辦公設備與信息化設備的回收渠道,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報廢物資統一回收。持續推進我市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重點城市建設和省級“無廢城市”建設。到2027年,每個鄉鎮至少設立1個回收點、主城區回收網點基本覆蓋。(市商務局、市城管執法局、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國資委、市機關事務局、市供銷聯社按職責分工負責)

    27.創新廢舊產品設備回收模式。發展“換新+回收”物流體系,支持耐用消費品生產、銷售企業建設逆向物流體系。推廣“互聯網+回收”和“以車代庫”流動回收新模式,探索靈活便利、適應多樣化需求的回收模式。(市商務局)

    28.培育二手商品交易平臺。鼓勵電器電子產品、家電、服裝、家具等零售企業利用現有銷售網絡規范開展閑置物品交易。支持利用現有舊貨市場建設集中規范的“跳蚤市場”,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等電子產品銷售企業開展二手產品鑒定、翻新維修和銷售業務。(市商務局)

    29.規范二手商品交易發展。完善二手車交易查詢平臺,持續優化二手車交易登記管理,規范網絡交易行為,大力發展二手車出口業務。完善二手電子產品信息處置機制,加強二手電子產品信息安全監管,防范用戶信息泄露及惡意恢復。推動二手商品交易誠信體系建設,加強信用信息共享。(市商務局、市公安局、市發改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30.加快再制造產業培育和產品梯次利用。鼓勵對具備條件的廢舊生產設備實施再制造,再制造產品設備質量特性和安全環保性能應不低于原型新品。探索開展汽車零部件、航空等設備再制造業務。推廣應用無損檢測、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技術工藝,提升再制造加工水平。有序推進產品設備及關鍵部件梯次利用。支持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工業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31.引導行業規范發展。強化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信息化監管,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實施規范管理。推進危險廢物全過程監控和信息化追溯,參與建設再生塑料、再生金屬等再生材料使用情況信息化追溯系統。依法查處非法回收拆解報廢機動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等行為,依法打擊再生資源回收、二手商品交易中違法違規行為。(市生態環境局、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實施標準提升行動

    32.嚴格落實能耗、排放、技術標準。對標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嚴格落實能耗限額、產品設備能效和乘用車、重型商用車能量消耗量值等國家標準。優化提升大氣、水、土壤等污染排放控制水平。組織開展清潔生產審核,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和教育、科研機構等積極參與碳排放核算、清潔生產、設備更新等國家標準研制。(市市場監管局、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3.加強產品技術標準提升。貫徹落實國家對汽車、家電、家居產品、消費電子、民用無人機等大宗消費品質量標準水平,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和教育、科研機構等積極參與相關國家、省級標準、行業標準研制。建設標準創新型企業,打造一批重點消費品標準“領跑者”。落實碳標簽、碳標識等標準認證體系,鼓勵并引導企業參與“雙碳”認證。到2027年,培育企業標準“領跑者”產品7個以上、標準創新型企業50家以上。(市市場監管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4.強化資源循環利用標準落實。加強二手產品交易、廢舊產品回收利用、再生材料使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宣貫。參與制定一批涉及廢舊家電、電子產品等產品設備和材料零部件回收利用的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推進電子廢棄物整體資源化利用、電子元器件循環產業鏈等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市市場監管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5.推動標準有序銜接。聚焦高效節能設備、大宗消費品、廢棄物回收循環利用等重點領域,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家、省級標準制修訂。瞄準國際國內先進標準,建立重點領域對標達標提標機制,鼓勵企業構建技術、專利、標準聯動創新體系。到2027年,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1項以上,國家標準7項以上。(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36.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各職能部門牽頭負責謀劃儲備本領域設備更新、循環利用等重大項目,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省預算內投資等資金支持。切實做好上級相關試點申報工作,積極爭取試點支持資金。用足用好中央節能減排補助資金、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相關資金、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專項資金等,以及省級財政安排的相關專項資金。持續實施好老舊營運車船更新補貼、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等政策。統籌市級專項資金,支持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落實政府綠色采購政策,支持采購符合政策要求的高效節能產品設備、再生資源產品。強化財政資金全過程、全鏈條、全方位監管,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精準性。(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執法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健委、市教育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公安局、市國資委等相關職能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37.優化金融支持。積極爭取貨幣政策工具和中央財政貼息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支持,用好用足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效節能產品設備生產企業、資源回收利用企業發行綠色債券、上市融資和再融資。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綠色智能家電生產、服務和消費等環節的金融支持。鼓勵引導銀行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適當降低乘用車貸款首付比例,合理確定汽車貸款期限和信貸額度。(市金融辦、市財政局、人行江西省分行、金融監管總局江西監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8.落實稅收政策。落實好購置用于節能節水、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及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的稅收優惠政策。落實推廣資源回收企業向自然人報廢產品出售者“反向開票”做法,細化實施舉措。落實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增值稅簡易征收政策及所得稅征管配套措施,優化稅收征管標準和方式。創新宣傳輔導方式,對符合條件企業精細分類、貼標畫像,運用多種渠道精準推送政策,確保政策落實落地。(市稅務局、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市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9.夯實要素保障。對不新增土地、以設備更新為主的技術改造項目實行承諾備案制,簡化前期審批手續。加大再生資源回收和加工利用、二手交易市場的用地支持力度,統籌區域內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中轉貯存及再生資源回收設施建設,納入公共基礎設施用地范圍,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加強企業技術改造和回收循環利用項目用能、用地保障,對新建、改建、擴建企業技術改造和再生資源利用項目,加快能評、環評等前期審批手續辦理。優化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用于住宅電梯更新和加裝流程。(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城管執法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0.強化創新支撐。聚焦各領域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和生產的關鍵共性技術及核心問題,采用重大科技攻關、“揭榜掛帥”等方式實施一批市級科技重大項目。支持裝備制造生產企業、耐用消費品生產企業積極開展科技攻關,加快相關產品研發升級、擴大生產制造規模。建立產業合作對接機制,推動工業企業加強零部件和原材料就近配套,降低生產成本。加快建設成果轉移轉化服務網絡體系,推進先進技術成果轉化、產業化。(市科技局、市工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1.加強統籌協調。市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建立部門聯席會議機制,組建工作專班,實施清單化管理。各有關部門要加強與國家有關部委、省級有關部門匯報銜接,按照行動方案要求,圍繞目標加快制定具體落實舉措,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細落實。各縣區(開發區、灣里管理局)視情建立相應工作機制,因地制宜推出差異化、有含金量的配套政策。(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執法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衛健委、市教育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市金融辦、市稅務局、市科技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
    免責聲明:
    本站(law-lib.com)法規文件均轉載自:
    政府網、政報、媒體等公開出版物
    對本文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
    請核對正式出版物、原件和來源
    客服:0571-88312697更多聯系
    ====================================

    中央頒布單位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机看片日本 |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视频 | 在线视频欧美亚洲 | 国产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毛片成人 | 欧洲性大片xxxxx久久久 | 日本红怡院在线 |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 | 国产日产韩产麻豆1区 | 欧美成人ass | 波多野结衣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美女影院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性色 |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综合 | 69凹凸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 亚洲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美女扒开腿让男人桶尿口 | 久草视频在线资源 |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网址 |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a级午夜毛片免费一区二区 a级性生活视频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青草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 欧美成a人免费观看久久 | 亚洲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aaa一区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 m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久久入口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看 | 玖玖在线免费视频 | 欧美毛片一级的免费的 | 91久久国产露脸精品 | 九九九热在线精品免费全部 |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