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發展改革委、江西省財政廳關于印發《江西省2024年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發展改革委、江西省財政廳關于印發《江西省2024年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西省財政廳
江西省發展改革委、江西省財政廳關于印發《江西省2024年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發展改革委 江西省財政廳關于印發《江西省2024年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贛江新區管委會,省有關單位:
經省政府同意,現將《江西省2024年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江西省發展改革委 江西省財政廳
2024年9月6日
江西省2024年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
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國發〔2024〕7號)、《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江西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的通知》(贛府發〔2024〕9號)和《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印發〈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發改環資〔2024〕1104號)要求,按照“增規模、降門檻、擴范圍、減流程”的原則,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在設備更新方面,到2024年底,全省更新改造升級一批傳統產業項目和能源電力設施,淘汰一批落后低效、超期服役老舊設備,推動一批老舊營運船舶、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方面,到2024年底,力爭報廢老舊營運貨車8100輛、更新4000輛,報廢農業機械11000臺(套)以上;更新8年以上老舊城市公交車及更換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動力電池分別為1400輛以上、1100輛以上,力爭報廢更新汽車3萬輛左右、置換更新個人消費者乘用車4萬輛左右、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15萬輛左右;完成家電產品以舊換新135萬臺(套)以上、居家適老化改造3萬戶,推動家裝等產品改造換新。
二、重點任務
(一)全力爭取設備更新項目資金
1.優化設備更新項目支持方式。采取投資補助等方式,支持中小企業設備更新,降低申報門檻、簡化申報審批流程,重點支持工業重點領域設備更新改造、環境基礎設施提標改造、交通運輸設備設施更新改造、用能設備更新改造、能源電力設施設備更新、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回收循環利用等方向。
2.加快辦理項目前期要件。行業主管部門創新工作方式,指導地方對符合投向的項目,加快辦理審批(核準、備案)、國土空間規劃、用地審批、環評、節能審查、安評等前期手續。無需辦理前期手續的,由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按權限出具正式情況說明函。
3.全力組織項目申報。組織地方積極申報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項目。地方發展改革部門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作為項目組織的第一責任主體,要組織符合條件的項目“應報盡報”,各地報經本級人民政府審核后,按程序報送省發展改革委,各方向項目材料同步報送對口主管部門。
4.完善項目審核機制。嚴格落實審核要求,建立“第三方評審+部門聯審”項目審核機制,遴選出符合條件的項目,科學編制實施計劃,按程序報送國家有關部委。
(二)用足用好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
5.支持提升消費品以舊換新能力。合理確定各地、各領域資金支持規模,支持地方提升消費品以舊換新能力,重點支持汽車報廢更新和個人消費者乘用車置換更新,家電產品和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舊房裝修、廚衛等局部改造、居家適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購置,促進智能家居消費,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農業機械報廢更新提標、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提標等。
6.科學制定資金分配方案。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牽頭會同各領域行業主管部門做好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分配工作。按照“誰主管誰負責”“事項與額度匹配”的原則,由省級行業主管部門根據年度目標,會同各設區市合理測算資金需求,明確工作績效。
7.編制分領域資金補貼細則。交通運輸、農業農村、商務、民政等行業主管部門按職責分工牽頭細化相關領域補貼標準和實施細則,明確補貼范圍、補貼標準、實施方式、資金管理要求等。
(三)細化完善更新換新補貼標準
8.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標準。個人消費者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或2018年4月30日(含當日)前注冊登記的新能源乘用車,并購買納入《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新能源乘用車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補貼標準為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2萬元、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補1.5萬元,《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印發之日(2024年4月24日)起申請補貼的消費者執行本補貼標準。自本《方案》印發之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對個人消費者轉讓其本人名下個人乘用車舊車,并購買新能源乘用車新車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新車,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新車注冊登記且舊車于本《方案》印發之日前登記在其名下的,給予不超過1.2萬元的補貼。
9.家電和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補貼標準。對購買2級、1級及以上能效或水效的8類家電產品(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電腦、熱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煙機)分別給予銷售價格15%、20%的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2000元。對交回個人名下老舊電動自行車并換購符合要求的電動自行車新車的消費者,每輛新車給予不超過500元的補貼。
10.家居更新改造補貼標準。結合“家居下鄉”等活動,加力支持舊房裝修、廚衛等局部改造,對消費者購買家具、家裝建材、家電(列入家電以舊換新支持范圍的8類家電產品除外)、智能家居產品等給予補貼。按照民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制定的《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項目和老年用品配置推薦清單》,圍繞地面、門、臥室、如廁洗浴設備、廚房設備、物理環境、老年用品配置等項目,支持老年家庭開展適老化改造。
11.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補貼標準。支持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類柴油貨車,加快更新為低排放貨車。報廢并更新購置符合條件的貨車,平均每輛車補貼8萬元;無報廢只更新購置符合條件的貨車,平均每輛車補貼3.5萬元;只提前報廢老舊營運類柴油貨車,平均每輛車補貼3萬元。
12.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標準。支持老舊農機報廢補貼和報廢并購置同種類機具更新補貼兌付。在原有老舊農機類型基礎上,新增旋耕機(單軸分檔、履帶式自走分檔)、微耕機、植保無人機、拋秧機、烘干機、茶葉揉捻機等6個農機種類納入補貼范圍。
13.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支持8年以上老舊城市公交車報廢更新新能源公交車,以及8年以上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動力電池更換,平均每輛車補貼6萬元,老舊公交車報廢更新以及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動力電池更換應在限定期間進行。
14.鼓勵企業爭取再貸款。引導參與試點合作的銀行機構用好設備更新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創新金融產品,加大設備更新領域信貸支持力度。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落地見效,對符合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再貸款報銷條件的,要積極申報再貸款支持。同時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貼息支持,切實將1.5%貸款貼息補貼政策傳導至經營主體。
15.支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采取“以獎代補”方式繼續支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工作。截至2023年底前已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但按照《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財綜〔2012〕34號)等規定未補貼的,予以資金補貼。同時,自2024年1月1日起,新處理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后續按照國家發布的中央專項財政資金管理辦法申報資金支持。
(四)有序組織設備更新和以舊換新工作
16.出臺分類操作指引。圍繞落實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農業機械報廢更新提標、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汽車報廢更新、家電產品以舊換新、個人消費者乘用車置換更新、家裝等產品改造換新、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等9個方向補貼政策,盡快研究出臺操作指引,兼顧不同人群使用習慣,優化發放方式和流程,突出政策可得性和便利性。開設線上線下咨詢反饋渠道,及時收集公眾意見建議,提高廣大消費者和經營主體對政策的知曉度和參與度。
17.提高補貼資金發放效率。依托全國汽車流通信息管理平臺,提高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審核和資金撥付效率,探索建立家電產品以舊換新信息管理平臺,加快明確家居更新、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等補貼發放程序,優化農業機械、老舊營運貨車、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發放程序,盡早發揮補貼資金的刺激和放大作用。
18.強化資金支持。省財政通過統籌現有縣域商業行動等中央資金和省級農業、商務、工業等領域專項資金,適當新增安排資金等方式予以支持。已獲得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的設備更新項目,在中央補助基礎上,省級財政對政府投資類項目按應補助投資額的20%增加補助,對企業投資類項目按應補助投資額的5%增加補助。省級資金根據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資金下達情況、項目建設進度等測算下達。以舊換新政策涉及的支持資金按照總體9:1的原則實行央地共擔,省級財政根據中央資金分配情況按比例安排配套資金。省以上資金全省統籌、先用先得、多用多得。
19.嚴格資金管理。統籌開展線上監控預警和線下實地核查。交通運輸、農業農村、商務、民政等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資金兌付審核,堅決杜絕騙補、虛假冒領、擠占挪用等問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對項目和資金使用管理負主體責任,不得將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用于平衡地方預算、償還地方政府債務、地方“三保”,不得通過舉債籌集配套資金。財政部門要指導督促行業主管部門加強資金使用管理,對行業主管部門提出的資金兌付審核意見進行合規性審查,合理撥付資金,加強監控預警和監督核查,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發展改革部門要發揮綜合協調作用,牽頭做好項目組織和資金分配使用管理。
三、工作要求
各地各部門要嚴格執行各領域支持標準,確保資金投向符合政策要求,真金白銀優惠直達消費者,并定期對工作推進、項目實施、資金使用、績效目標實現等情況開展動態監管及自評自查。各省級行業主管部門按時匯總分領域、分設區市資金使用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根據資金使用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及時優化后續資金安排,對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用完的中央和省級下達資金額度按規定予以收回。